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1014节

“回陛下,尚有两月。”

赵桓沉默片刻道:“此事是绝密,谁若传出去,朕诛他九族!”

“是!”

入夜,赵桓在营帐中辗转反侧,直到很晚才睡着。

这一仗,必须尽快打完。

绝不能和耶律大石打成胶着战。

但也不能急功近利。

第二天,赵桓像往常一样检阅军队,和将军们一起讨论佯装渡河之策。

岳飞则在东线的渡河之战中,与耶律大石麾下的大将耶律德元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鏖战。

大宋在这里投入了三十二万大军,岳飞的军团全部推进到了这里。

连营绵延无尽,从远处看,像起伏的波浪。

士兵们每天操练,声音像是海啸一般。

短短的半个月,宋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河边已经修建出十几艘小型战船。

还有二十几艘的框架已经搭建出来。

随军出征的工部官员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睡好觉。

全军上下,就像钢铁铸造的铁人一样,在全力执行着岳飞布下的计划。

距离上一次的渡河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上一次渡河只是一次试探性佯装渡河。

但辽军却在狙击宋军渡河的小型战役中直接使用了令宋军震惊的火炮!

虽然事先情报司那边已经送来了消息:辽军已经拥有火炮,并且数量在两百左右。

但直到亲眼看见,宋军还是十分震惊。

这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是大宋科学院研制出来的,没想到辽军竟然有了火炮。

这无疑增大了渡河的难度。

不过宋军并不担心,毕竟这次的渡河战役统帅是大宋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帅岳飞。

岳飞麾下八大军团,各个都是精锐。

只是,现在需要修更多的船只,发起一次性大规模渡河进攻。

这一日,岳飞召集了麾下大将,在营帐中商议。

王贵道:“大帅,末将觉得,可以参考当年我军在交趾渡河的时候,李宝提出的轻、快战术,以数量众多的小木舟来密集型渡河,将攻击面铺设开,分散敌军的注意力,从而达成有效而快速的渡河局面。”

王贵说的得到了在座不少人的点头赞同。

辽军的人数少于宋军,将攻击面铺开,敌人的攻击自然是不可能全面覆盖到。

这样就可以很快渡过去了。

张宪道:“我不赞同,我们不能为了渡河而渡河,我们渡河是为了歼灭辽军,如果都分散了,等岸的时候,我军战斗力会大大减弱。那时候,敌人可是在岸边守株待兔,随时可能举兵进攻,届时我军军阵大乱,溃败弹指之间。”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点头。

其实早在抵达楚河之前,岳飞这一路的高层将领们就在争论一个问题。

到底是兵分多路渡河,还是兵分三路渡河?

现在就是兵分三路在渡河。

尽量分散敌人的军队。

但也有提出,三十二万大军,分出八支军团来渡河。

如果分出八支,辽军必然没有充足的人手来防御每一支,自然是有遗漏的。

但这个问题本身缺一个前提条件。

宋军没有船!

需要在工部的官员在场的情况下,指导建造船只。

很显然,要打楚河战役,是急不来的。

工部三个随行官员,已经各自都分派了一个。

现在三支大军,都在紧锣密鼓建造船只。

而问题的聚集点,现在已经不是分几支军队渡河了。

而是什么时候能迅速渡河,并且有效的渡河。

什么是有效渡河?

就是军队上岸后,立刻就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杀伤力。

像王贵说的分散式渡河,只适合打交趾那种弱兵。

首节 上一节 1014/1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厨无双

下一篇:权倾南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