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1063节

开山、修路,建码头。

为此做了多大的牺牲?

据后来政事堂统计,埋骨在西南的人有三万之多,工部死了三个郎中处长,五个主事科长,全部是在工地上遇难的。

为此,无数家庭失去支柱,无数孩子没了父亲。

为此,朝廷花了巨额的抚恤金。

后来有人诟病靖康新政西南拓荒,指责虞允当政,铁路、公路、水路都死了太多人,是政事堂不作为。

还有人感慨:华夏自古多艰,那些死在西南的工人,和战死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人一样,应该被我们永远记住。

而有人则嘲讽靖康新政,大宋盛世,是在皑皑白骨上堆积起来的,这样的盛世,沾满了鲜血。

因此,后来有不少对圣武皇帝的诸多政策质疑,指责过于粗暴,过于跋扈,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

青山之间,埋了太多冤魂。

但这一年大理的归附,无论出于什么心态,都让朝堂上的相公们看到了新政带来的改变。

靖康十六年正月,庙堂之上又有新声:税制的革新。

靖康新政已经推进了十五年。

前十年初步完成了粮食全国化,大宋的耕地从5亿亩,开拓到现在的10亿,增加了足足一倍。

主要的交州和辽东的收复,让大宋多了两个粮仓。

年产量是总额达到了5亿石,即600亿斤粮食。

人口从靖康元年的一亿,增加到现在的2亿。

粮食充足迎来的人口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靖康十五年,全国主干道路基本完成,东京连接四都的主干道已经全部竣工。

从广州到东京城的商贾,以前可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天气不好,可能要两个月时间。

但现在只需要十天就能抵达东京城,而且运输的货物是以前的十倍不止。

经济了快速发展,版图的空前扩大,再沿用以前中央朝廷管控全国的财税制度显然已经不合理了。

第七百零一章秦桧

靖康十六年如何做了财税制度的革新呢?

朝廷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做了分离管控,即后世的分税制。

一、朝廷收朝廷的,例如商税里的消费税、银行税、海关税、大宋国企商税、城市建筑维护税等等。

二、地方则可以开始收道路税、田地拓荒税、各地私人商社的商业税、资源税等等。

赵桓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把朝廷和地方的税收分开?

一是国土已经空前规模,这些年发展虽快,但也出现大量的政策漏洞,偷税漏税太多,仅仅是东京收税,户部的人要全国各地跑,无法辐射,所以许多地方的税都收不上来。

二是鼓励地方多样性发展,而不是被京师的一套标准给限制死。

等新的税政一出来后,各地官府立刻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终于拿到一部分财政大权了!

紧接着,朝廷便将公路和铁路设置成了未来十年考核的重点目标。

并且分门别类将南方诸多地方的水利修建也纳入进去。

靖康十五年的新政,给各地官府打下一个模板,大家也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走了。

此后的朝廷,明显变得更加轻松。

赵桓也从具体的事物中脱离出来。

他在做什么?

规划更大庞大的版图。

靖康十六年二月,赵桓开始了他空前绝后的移民政策。

从南方和中原,抽调百万人口西进。

去哪里?

伊犁!

伊犁在七河流域的腹地,在后世被称作塞外江南,那里有丰富的河流资源,土地肥沃,也是亚洲大陆的腹地。

用五年时间将伊犁发展起来,赵桓将消除西征战线过长的隐患。

并且在伊犁建立起连接河中地区的贸易线,为彻底击败突厥人做准备。

一旦伊犁发展起来,再往西推到碎叶,将这一带的经济打开,建立汉人的城市和军事重镇,大宋的骑兵完全可以纵横到地中海,甚至兵临耶路撒冷。

伊犁在行政区上面被划归到了高昌,由李光管辖。

赵桓大笔一挥,给河套路拨款2亿贯240亿元,沿着河套路的兴庆府到高昌,建立三条铁路线,5条公路线。

这些交通路线在不久的将来就是中原给西域输血的大动脉,只有这样,伊犁的城市群建设才能出现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节 上一节 1063/1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厨无双

下一篇:权倾南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