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391节

此刻,意气风发的皇帝,在神堂堡北望遥远空寂的荒原,寒风将他的斗篷吹得在空中飘舞。

前去百里就是宋夏之交的横山,在这百里之间,宋军还有几十座城寨、堡垒,它们密密麻麻分布,在横山以南和横山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呼应,构成一张结实的壁垒,将夏军的铁骑牢牢挡在了北边。

想当年,李元昊作乱,在这片地域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对宋军来回冲锋,打得宋军毫无还手之力。

直到神宗五路伐夏之后,城寨、堡垒在横山遍地开花。

向来嚣张不可一世的党项知道宋军在这荒无人烟的大漠之间和横山的绝岭峭壁上修建起了城寨,不仅震惊,而且惶恐。

无论是深谋远略的范仲淹、韩琦,还是一怒拓边两千里的王韶,或北宋后期惊才绝艳的名将章楶,都已经将对夏的战争推进到了尾声。

只需要一个人来终结了。

赵桓就是这个人。

靖康三年的腊月,从遥远的漠北刮来的寒风,肆掠着整个西北大地,整个天地一望无际的白色。

唯有在残忍的杀戮中,绽放出一朵朵鲜红。

无数生命在这个冬天逝去,常埋黄土。

这一年,党项就像疯了一样。

先是由宋将曹昇叛变,屠戮西北各城寨。

再由李察哥挥军三十万南下,深入了环庆路。

不久,夏王李乾顺再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横山,欲将横山地区的宋军一举歼灭,从宋夏之间,重新夺得主动权。

而大宋皇帝给出了雷霆一般的回应,五路将帅皆接到了皇帝圣旨,皇帝亲征,五路伐夏,毕其功于一役!

不仅如此,枢密院在这个冬天,还在不停动员更多的军队。

到决战来临之前,加上正在北上的路上的常规预备军,皇帝欲投入的总兵力已经到了八十万之众!

这一战,皇帝将这些年大宋朝廷所有的收入都投入了进来。

无论是赵构从海运赚回来的,还是朝廷卖地赚的钱,抑或从交趾收刮的。

发动战争的同时,为了遏制物价的暴涨,大宋皇家银行的赵鼎天天和李纲、徐处仁等人撕逼吵架,他将交子的印刷压得死死的。

一句话:不准超额发行交子!

有赵鼎整个油盐不进的坐镇皇家银行,倒是为前线的赵桓省了不少心。

在稳定的后方下,整个大宋的西北,就像一个巨人一样,在皇帝的绝对意志下,拔出了锋利的刀刃。

仿佛有惊天的寒芒掠过了西北大地,在几百年之后的人们来到西北,都能感受到当年皇帝对党项的怒意。

环庆路之战后,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正在前往横山的夏王李乾顺也展示出了空前的雄心,除了横山地区的四十万大军,党项国内还在继续动员,这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

坐在王驾上的李乾顺,撇过头望向南方。

他锋利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茫茫雪原,到达了神堂堡,看见赵桓笔直如枪的身影。

而赵桓也正皱起一对剑眉,目光如同苍穹的寒星,凝视着东北方向,横山以南的辽阔战争。

谁也无法阻拦皇帝的雄心,党项早该被灭,让它苟延残喘到现在,是大宋朝廷继雍熙北伐之后,最失败的一件事。

无数的探子在空无人烟的雪原中飞奔,为了让情报顺利抵达,每一组探子须有二十人以上。

以防止有人在路上冻死,导致情报的中断。

第三百零四章金国异动?赵桓的掣肘!

战火重燃的西北进入了空前紧张的阶段。

在这多事之秋,东京城的相公们因为后勤和内政的事情,天天撕逼。

河北与河东之地的叛乱在进入尾声之后,整个东京城没有半点新年即将来临的气氛,无数新的官员冒着严寒北上到任,收拾那里的烂摊子。

这一年的大宋,比前两年面临挑战还要严峻。

内忧和外患,在这个寒冬考验这个正试图涅槃重生的帝国。

不仅仅是前线的将士们正在忍受着寒苦的折磨,东京城的相公们也没有一天睡好的。

腊月二十日这一天的傍晚,相公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燕云战区北边境线,发生的这件事,令整个大宋雪上加霜。

一支五百人的金军骑兵打猎“误入”大宋境内,双方起了冲突,宋军杀死了近百名金军骑兵,将剩余的四百骑兵逼近燕山,围堵在里面。

消息传到幽州帅府,正在吃饭的种师中和姚古两个人连忙换上了战甲,带上自己的亲卫军,连夜奔赴北边的檀州。

眼看北境也要剑拔弩张,战云密布。

燕云战区三十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迎接战争的准备。

消息传回东京城,徐处仁大骂金国无耻,趁大宋与夏贼战乱之间,欲撕毁两国合约,挑起事端。

这一日,张叔夜作为使者,连夜向燕云赶去。

他要出使金国,以探虚实。

而在西北的皇帝也收到了燕云战区的消息,这样的局面已在赵桓的预料之中。

首节 上一节 391/1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厨无双

下一篇:权倾南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