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849节

接到命令的唐恪,却另怀心思。

在他看来,皇帝将自己调回来,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和崇国公的关系过界了。

皇帝将崇国公放到显州,是磨砺。

但自己却将大部分资源引到崇国公身上,让崇国公迅速在东北获得了名望。

很显然,这一步走到了皇帝控制的范围外。

靖康十二年,三月。

唐恪回到京师,官职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官职觉得是中枢宰相,但却并无具体职务。

唐恪只好闲于家中,吃吃火锅,烤烤肉,生活倒也自在。

一日,赵桓到了唐恪府中。

唐恪正和自己的儿子唐睿在讨论东坡肉的改进方法,见皇帝来了,连忙恭迎。

“陛下,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今日无君臣之别,都坐下来,我也想着吃点你烤的烤肉。”

三月,已是柳条抽芽的季节。

赵桓和唐恪父子坐在水塘边,专心烤着烤肉。

赵桓突然道:“唐卿,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

“能参与到官家的新政中,也是臣三生有幸呀。”

赵桓饮了一口酒,颇有些伤感:“朕想念徐相公了。”

唐恪沉默不言。

“唐卿,朕调你回来,并不是对你不满,朕是有另外一件要事让你去做。”

“愿听陛下吩咐。”

“河套路地处西北,是中原与西域之冲要,需要一位能臣来帮朕治理。”

唐恪心中叹了一口气,果然不出所料。

眼下来看,东北调了李纲。

西北又有战事,河套路位于前线,皇帝必然还会安插一个能镇住局面的人前往。

河套路是西北军区的延伸,瓜州一带驻扎着揽月军,兴庆府又有岳飞。

但是,这两人毕竟是军队出身,在辖制和经济方面差了很多。

唐恪早就猜到,自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他回京师,也不着急,就天天闲在家里。

这一日皇帝找上门,他就知道有事要办了。

“臣领命!”

唐恪二话不说,便接受了皇帝的任命。

唐恪脑子漫无目的发散了一下,听说河套路的羊肉非常好吃?

吃完烤肉,赵桓便离开。

唐睿不解问道:“朝中有不少能臣,陛下为何一定要安排父亲去河套?”

“交子印发过量,必须通过战争来解决这个问题。”

“交子印发过量,停了便是,打仗也是劳民伤财的。”

唐恪叹了口气道:“亏你还在翰林学院读了那么久的书,你认为,现在交子的印刷还能说停就停吗?”

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贵神速

经济停滞不前,有这样几种原因。

一是社会资源极端化,被垄断在少数当权者手中,形成寡头。

二是人的素质水平过低,无法形成良性的生产者。

三是当经济快速发展到一个阶段,生产技术遇到瓶颈,所以历史上就会不断有工业革命来突破经济发展的桎梏。

但往往这三点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糅杂在一起的。

或者说前两者是发展中国家才有的。

发展中国家要顺利度过,变成发达国家,就必须解决社会资源平衡和人口素质的问题。

这一点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未能有具象认知,即便是亚当斯密那样的经济学天才也只是提出来自由市场的规律。

直到凯恩斯这个人降生。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三大点:就业、利息和通货。

而基础理论则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扩大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

首节 上一节 849/1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大厨无双

下一篇:权倾南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