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第1372节
“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随某杀鲜卑蛮子!”王隆挥剑,大声喊道。
——————————
北周河北郡太守王隆战场起义,率部击破鲜卑骑兵——实际上是鲜卑骑兵在意识到他反水之后,根本就没有再纠缠,丢下十几具尸体就抓紧跳出了战场,与其在这里送死,还不如抓紧去把汉军上岸的消息告诉邵州的韩果。
不过他们还是没有能跑掉,当王隆率众拖住他们的时候,汉军火枪手已经从侧翼兜过来,他们接到了杨素的死命令,跑进来的鲜卑骑兵一个不能放走,因为他们是骑兵的缘故,一旦有人走脱,风陵渡失守的消息很有可能明天早上就传到韩果或者常善等人的耳朵中,这样汉军将会失去突袭蒲州乃至于趁势破局的最好机会。
打的,就是出其不意。
因此汉军火枪手都已经上了刺刀,哪怕是用最不占优势的白刃战,也要拦住北周骑兵。
不过他们倒是高估了对手,也低估了队友。
鲜卑骑兵并没有迎面突击汉军火枪手的阵线,刚才的火枪密集射击已经把他们打疼了,而此时汉军中军所属的骑兵也已经上岸,快速驰援,总算是拦住了鲜卑骑兵的退路,凭借着绝对的优势轻而易举的将敌人击破。
汉军步骑包圆了这自己送上门来的鲜卑骑兵,王隆当然也不傻,抓紧又去收拢各家部曲,竟然硬生生的让他又拉起来了两千人的残兵败将,跑过来投降。
这让已经走入原本北周军队中军营帐的杨素和黄玩很无奈。
这家伙还真的算解决了收拢溃兵的麻烦,再加上河东之战还需要依赖于河东世家的支持,所以杨素和黄玩不能无视他的存在。
当然凭借今天这一战,他们也得出一个结论,这帮河东世家的部曲,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什么好重视的,平时维持地方秩序乃至于鱼肉乡里或许还可以,但是对上汉军,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这数千河东世家部曲对汉军造成的伤亡还比不上刚才鲜卑骑兵抛出去的一轮箭矢。
要知道鲜卑骑兵满打满算也就两百人,同样也是仓促应战。
想到这里,杨素还是有些羡慕李靖的幸运。
他看过白狼堆的战报,要不是那里距离平城有些距离,再加上汉军骑兵诱敌在前,宇文纯本身完全没有警惕、估计脑子里光想着第二天去寻求汉军骑兵决战了,恐怕李靖也不是那么容易得手的。不过天时地利,本来就是兵家安排战事不可忽略的,因此李靖既是运气好,也是实力在,要是换做另外一个平庸之辈,就算是有这样的条件,估计也打不出来和李靖相同的战首发
此时王隆已经走了过来,见到杨素和黄玩的身影,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晨光熹微,撕破黑暗和阴云,晨光之中,营寨各处炊烟袅袅,汉军押送着垂头丧气的俘虏列队行过。
而杨素和黄玩一身银亮轻甲,各自捧着头盔,腰带将腰肢杀得细细的,另一只手握着佩剑,两个人正说着什么,脸上都带着笑容。阳光照在他们的身上,拖出影子,甚至就连影子都带着几分锐气。
这不是小人偷袭得手的得意笑容,而是自信的笑容。
似乎这胜利本来就是他们的,他们不过是随手拿起来罢了。
王隆郑重跪倒在地:“罪人太原王隆,参见两位将军。”
杨素急忙伸手虚扶:“王君当为河东首义,何罪之有?”
“王君请起,”黄玩也说道,“此为我大汉河东巡抚、领太尉府长史杨公。”
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
王隆打了一个哆嗦,他倒是没有听说过大汉还有河东巡抚,想来应该是为了河东战事新设立的,但是太尉府长史是谁,他还是很清楚的。
当年杨素在北周年轻人一辈之中就还是小有名气的。到了大汉,更是俨然成为了北方世家的发言人,身在太尉府长史的位置上,谁不知道这就是未来的大汉太尉?
只要是对大汉朝廷稍微有点儿了解的人,当然都知道太尉府长史有多大的权力,更知道现在太尉萧摩诃实际上已经是个吉祥物,真正的太尉府实权都在眼前这位太尉府长史手里。
这可是如先汉张良、季汉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啊。
“参见杨公。”
杨素微微一笑,也为黄玩介绍:“这位是大汉鹰扬军主将、镇东将军黄伯悦。”
王隆也急忙见礼,同时心里感慨一声。
镇东将军,镇的,怕不就是这河东。
不过现在对于他来说,镇东不管是镇的哪个东,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杨素如此和蔼的态度显然说明他已经代表着大汉接受了自己,河东首义,这名号按理说应该是闻喜裴氏的,现在竟然阴阳差错落在了他太原王氏的头上,怎能不让人欣喜?
想我太原王氏,在这南北倾覆的乱局之中,总算是保住了一命不说,甚至还有可能取代闻喜裴氏,在未来大汉的朝堂之上成为河东人的代言。
这是之前王隆惶恐徘徊之中根本不敢想象的。
捡便宜了,我还真的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至于大汉对于世家的打压以及新制度等等,王隆并不在意,甚至现在的他根本无心去考虑那些。就算是世家制度真的灰飞烟灭,大汉也不可能对世家赶尽杀绝,凭借着太原王氏的家传以及作为河东首义的名誉身份,王氏之后的路不管向哪边走,只要抱紧了大汉朝廷的大腿,那么肯定是越走越宽敞!
当即王隆将自己知道的河东北周军队布防情况等等和盘托出,杨素和黄玩自然是大喜过望,这家伙身为河北郡太守,又出身河东大世家,所知道的自然不在少数。
甚至有一些具体的兵力安排之类的,就是汉军白袍和斥候都没有探查到。
今天还真的是捡便宜了。
到最后,王隆再三恳求杨素等人不要先泄露自己已经投靠大汉的消息,以免晋阳那边的家人受到牵连,杨素自然是满口答应。为了让王隆彻底放心,他还当着王隆的面命令随军联络的白袍立刻联系河东人手,暗中保护太原王氏,一旦事发突然,也能利用本地早就已经建立起来的渠道将家族之中的嫡系人物先撤出来。
王隆这才放心,郑重行礼之后,满怀欢喜的告退。
而杨素和黄玩目送他的背影,又互相看了一眼。
两边都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是怎么回事?
黄玩不由得摩挲着下巴:“长史,某有一言还是想说,长史为何要以河东首义予太原王氏?此人看上去也是阿谀奉承之辈,似乎不足以帮助我们掌控河东啊。”
“阿谀奉承谈不上,不过是懂得见风使舵罢了。”杨素笑道,“河东世家本来就在骑墙观望风向,这家伙身在绝境之中,本来就没得选,只能咬牙站在我们这一边。家人都在敌境之中,若是不说些好话,我们又怎么会施以援手?”
顿了一下,杨素又解释黄玩另一个问题:“至于河东首义,之前闻喜裴氏观望不前的做法早就已经引起陛下的不满,这河东首义就算是落不到太原王氏的头上,也不会落到闻喜裴氏的手里。”
黄玩有些错愕,这才明白过来。
大汉的制度本来就是要把世家连根拔起,然后给天下士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才能够为朝廷所用,也让天下不再是各地世家的天下,而是朝廷的天下。
河东甚至可以说是世家制度的滥觞所在,东汉初年,刘秀借助河北世家的力量崛起,河东世家们作为河北世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从那之后,三河之中,河南为帝王脚下,河内为帝王手边,唯有河东,仗着自己距离京师还有些距离,成为世家崛起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