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522节

对于户部来说,自然没有什么比宇文宪投降、大汉和平接收北方更加合适的选择了。因为这样不会耽误大汉通过经济来影响北方,而且还会减少大量军事上的开支。

“陈尚书此言差矣,”张须陀径直反驳,“宇文宪不比宇文赟,乃是一代枭雄也,其必然不会甘心雌伏,不过是要等候时机以待变化罢了,一旦我们给予其机会,其自然会卷土重来。”

萧世廉位高权重,自然不好在这个时候直接就和陈叔慎辩论,因此张须陀自然就要代表军方。

陈叔慎还要说什么,看到许善心走进来,便不再说话。

许善心换掉了自己象征使臣身份的峨冠博带,只是用扎了头巾,换上一身便服,沐浴之后自然还是这样更加清爽。

“爱卿入座吧。”李荩忱指了指已经准备好的位置。

许善心行礼之后入座。

“爱卿也听到了,宇文宪意欲和谈,现在就要看我大汉是战是和了。”李荩忱也不耽搁,扫过张须陀和陈叔慎,“文武之中有欲和谈的,有欲继续征战的,朕不知北方确切情况,因此也不好下定论。”

许善心当然知道此事肯定会引起朝中文武之间的矛盾冲突,虽然身在北方,但是南方朝堂上的风声他还是能够通过白袍传递进来的消息知道一些的。

原来乱世之中,国家之间的征伐自然一向是不管百姓生死的,甚至汉人百姓都会被直接抓起来充当军粮,百姓的身份地位连畜生都不如,毕竟战争失败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即使是竭泽而渔也必须要先打赢了再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整个大江,不,淮水以南都已经完全结束了战争状态,百姓多年休养生息、国家元气正在恢复,北伐至此,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严重的阻碍了南方很多民政设施的建设。

比如从建康府直达岭南的驰道,就一直拖拖拉拉没有完工,现在从岭南到江南的大规模运输还要仰仗于内陆的灵渠和海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量的民夫被征调北上,国库之中的资金等等也必须要向北方倾斜,没钱,自然什么都白搭。

而这条南方商贾百姓们期盼很久的驰道迟迟不能完工,尤其是关键的横穿五岭的工程一直没有开始,已经引起了很大的非议。

朝廷不再把百姓视作草芥,自然就不能不顾及百姓的想法和声音。

所以文官们同意休战,并不是无理取闹。

这休战又不是两边罢兵不打了,而是宇文宪要俯首称臣,只需要给他保留一处封地,然后多加监视就是了,难道还真的以为宇文宪留下来那点儿兵马能够翻天不成?

但是武将们的说法也不是不无道理。

斩草除根,是最简单的办法。

不然的话这些鲜卑人,又有谁知道会不会和那草原上的野草一样,春风一吹就好一番疯长。

是战是和,文武之间既然争执不下,那宇文宪本身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第二零五六章 邺城?燕郡?都不可以

宇文宪如果是真的想要投降,那降了对大汉当然是好事。

可是宇文宪假如只是等待机会,那还是算了吧。

即使是文官们也不会介意多掏钱斩草除根。

尤其是陈叔慎等江南出身的文官,当年祸害整个江南的侯景之乱,他们就算没有亲自经历过,也没有少听祖父辈们说起。就是因为梁武帝接受了侯景的投降,才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动乱,好好地南梁说完蛋就完蛋了。

鬼知道宇文宪会不会也来上这么一下。

而最能体现宇文宪态度的,自然就是宇文宪关于和谈的条件。

这是信件上没有详细开列出来的,宇文宪也不可能列出来。

因此大家都在等待着许善心给出的准确答复。

许善心沉声说道:“宇文宪的想法是向陛下称臣,保留封地和封地护卫士卒至少万人,另外可以开牙建府,无论是在邺城还是燕郡都可以。”

“邺城当然是不能给他的。”陈叔慎径直说道。

邺城这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现在能够和长安、建康府相抗衡的重镇,从魏武帝营建邺城再到南北朝时期北朝众多朝代建都邺城,邺城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把邺城留给宇文宪,对于大汉来说甚至根本不能算取得了全胜,只能说是和宇文宪签订了城下之盟罢了。

萧世廉轻轻咳嗽一声,还没有说打算接受宇文宪的投降呢,陈叔慎这话说得好像就跟大家已经开始商量投降条款了一样。他看了一眼张须陀,张须陀会意,反驳道:

“陈尚书此言差矣。邺城不可以,难道燕郡就可以么?之后我大汉出兵塞外和高句丽,都需要以燕郡为跳板,因此燕郡亦是不行。晋阳同样连通平城和河东,自然也说不过去。”

陛下对高句丽有意思,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陛下可是派出了规模庞大的海军船队沿着辽东海岸线向北、向东搜索,所谓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之后进攻高句丽做准备?

而对于大汉军方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高句丽所占据的很大一部分土地,本来就是两汉时期安东四郡的土地,现在写作高句丽的这支辽东部族,原名叫做高句骊,而高句骊就是安东四郡之中玄菟郡的首府,高句丽立国之后也是占据了玄菟郡的土地,并且一路向南占据乐浪郡,使得安东四郡之中的玄菟郡和乐浪郡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辽东郡苦苦支撑,现在也已经在多年的战乱之中灰飞烟灭。

即使是幽州等地的百姓都已经寥寥无几,辽东更是可想而知,高句丽的崛起也在情理之中。

而没有了燕郡和幽州作为支撑,只凭借海军可是远远不够的。

陈叔慎一时无言,自从入大汉为官之中,他的眼界自然也不再拘泥于曾经的江南尺寸之地,根据白袍零零散散的情报,辽东沃野千里、矿产丰富,虽然现在天气寒冷可能并不适宜于居住,但是拥有大量丰厚的资源,一旦能够开采,将会极大的振兴国内的经济。

现在大汉内部的工业等等都在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制约工业发展的已经不再是技术,而是资源,缺少足够的铁矿石和煤炭,无疑导致大汉的冶炼工业就像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怎么吃都吃不够,而冶铁的发展无疑关乎着整个大汉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才能解决就业,带动经济发展。

自从尝过了工业带来的甜头,户部当然不再指望通过耕作来赚钱,更何况耕作已经不是户部的事了,那是农部的。

辽东应该是有铁矿和煤炭的,这从北周专门于幽州设立工坊并且海军能够抓住从碣石一带南下的辽东商队就可见一斑。

因此对辽东,武将们渴望开疆拓土,文官们渴望获得更多的资源之后振兴经济,燕郡,自然也不能给!

陈叔慎和萧世廉一时大眼瞪小眼。

邺城也不行,燕郡也不行,那就只能另外选择地方了?可是还有哪里能够容得下宇文宪,尤其是现在双方还没有完全分出来胜负,宇文宪手里依旧还有鱼死筹码,因此宇文宪提出的保留一部分兵马以及自己开府的权力,大汉不可能完全剥夺,因此又得把宇文宪安置在一个风吹草动都能被大汉尽收眼底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显然是没有的。放在大汉的腹心之地不安全,放在大汉的边塞之处不放心。

萧世廉已经想通了此间关节,所以神情骤然变得轻松,甚至这个家伙还挑衅式的朝着陈叔慎眨了眨眼,贱兮兮的惹得陈叔慎很想打他。不过大汉的国舅和驸马打架,应该是很丢脸的事,想想还是算了。

陈叔慎一时无言,从现在的钱财花费角度来讲,和谈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从长远来说,和谈对大汉并没有多少好处,尤其是在如何安置宇文宪上,除非宇文宪乖乖的成为一个手无实权的虚衔王爷,可是可能么?

就连陈叔慎自己都不相信。

李荩忱淡淡说道:“陈叔宝不死,朕能容之,宇文赟不死,朕亦能容之,盖因二者皆为昏君也,且二者登基日短,为祸皆在宫闱之内,其罪尚不至死。萧氏一族能活,因其本为周人之傀儡,且兰陵萧氏,文采之家,称皇称帝本非其长处,使其声主持书院、教书育人,便也无虞,但是宇文宪与前者各不相同,此人征伐出身,威名赫赫,即使是朕与其对阵,有火器、船只以及将士奋命之优势,犹然不敢轻敌,养狼以鞭策后代或是良策,但此狼当为塞外之狼,不可为心腹之狼。”

首节 上一节 1522/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