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第1571节
当然他这样做显然也是变相的表明了对乐昌的支持。
李荩忱入内见乐昌等人,只是因为外面的群臣此时忙着交接资料以及各自先回家安顿,因此一时半会儿反倒是没有李荩忱什么事罢了,不然的话他这个大忙人是肯定没有这么悠闲的时间的。
毕竟群臣随驾北上,也不能刚刚回到都城,就让人家上朝议事。
不过即使是这样,萧世廉和陈叔慎等重臣都已经递过名牌了,现在正在外求见。
“诸位爱卿不急着回家和妻儿团圆,这么着急过来,莫非是不想妻儿,反倒想朕了么?”李荩忱大步走入御书房。召见几个股肱重臣当然没有必要再跑到大殿上。
萧世廉和陈叔慎都是笑了笑,而裴子烈一脸无辜的说道:“陛下也不能以偏概全,臣可不是那等不顾家业之人。”
裴子烈一直留守洛阳,当然不能说他不去和妻儿团聚。
“大军出征在外,多赖子烈之功了。”李荩忱颔首称赞。
裴子烈摇头说道:“陛下,臣守洛阳,不过分内之事,未有寸功。之后征战塞外,还请陛下勿忘犹有臣下。”
李荩忱和萧世廉等人忍不住对视一眼,旋即李荩忱大笑道:“这天下当真是要太平了啊,就连一向不争不抢的裴大士,现在都开始和朕说战功的事了。”
裴子烈并没有羞愧,反而拱了拱手:“大丈夫立于世,自当为国建功立业,因此臣之所请,乃是人之常情。”
李荩忱点头:“此言不虚。此次战事虽告一段落,天下随之太平,但是诸位爱卿且看这门外,风犹未定啊。”
第二一二零章 边关战事
风犹未定,陛下的意思当然指的是西北战事。
李荩忱渡过大河的时候就收到了西北的战报,吐谷浑尽起大军,进攻西北,汉军各处城池都已被分割包围,求援信一封接着一封,现在关中、巴蜀各地后备乡兵都已经开始整顿,向前线开拔。
不过地方乡兵到底没有办法和大汉主力战军相比,因此解救西北战局,到底还需要大汉主力战军介入。
军方不得不承认,吐谷浑的确抓住了一个不错的时机,现在大汉的主力战军刚刚结束北伐战事,多数都疲惫不堪、亟待休整。还好汉军一直奉行的是精兵政策,至少军队撤下来之后休整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且大多数军队都已经完全和地方生产脱节——当然也是有少部分军队所驻扎的地方,农耕人手不足,因此还需要军队帮忙,最典型的自然就是奋武军驻扎的平城。
现在河套的农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不少从关中前去的移民和奋武军在草原上收拢的汉人流民以及曾经突厥人掠夺的奴隶之类的构成了河套农耕的主力军。但是平城一带到底过于偏远,在晋阳和雁门关打通之前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百姓前去,因此平城外的农耕,几乎都是奋武军负责的。
这也是为什么奋武军在此次北伐之中充当的角色一直都是偏师,但是军方建议把奋武军大小将官列在论功行赏的排头位置上。孤军转战,不仅仅要能够和敌人战斗,还要能够自食其力以求填饱自己的肚子,奋武军能够坚持到现在,纵然没有攻克雁门关和晋阳的功劳,也配的上大功一件。
不过诸如奋武军这样的到底是少数,大多数的军队专为作战而存在,可是即使是这样,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拉到西北战场上的。
“陛下,按照太尉府的计划,当先调动已经折返的禁卫军,即刻启程前往西北,同时已经在晋阳的巩汉军和镇林军,整编之后会同部分奋武军,直接向西渡过大河前往西北,如果一切顺利,则禁卫军将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抵达战场,而巩汉军和镇林军也应该能够在差不多的时间内抵达。”张须陀急忙说道。
李荩忱叹息一声:“西北道路不便,不然的话,援军何必迟迟?此朕之过也。”
西北之战开始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吐谷浑的进攻愈发猛烈——身为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王国,吐谷浑的兵马也散落在河西还有青藏高原各处,因此兵马集结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然而吐谷浑这一次很明显并没有集结兵马之后再向大汉的西北诸郡发动进攻,而是几支精锐部队率先攻来,显然也说明吐谷浑人同样着急。
虽然吐谷浑和北周相隔甚远,但是北周的灭亡也让他们有一种唇亡齿寒的紧迫感,意图先发制人也在情理之中。他们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大汉在西北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
此时的大汉西北战场,就是温水中的青蛙,固然一时半会儿还不至于到完全崩溃的地步,但是任何人都不知道兵马越来越多的吐谷浑,什么时候就能击破汉军的防线。尤其是西北战场上,汉军并没有多少险要可以依凭,只能扼守武威、金城等祁连山下、长城左近的几座城池,利用山势至少可以把敌人的进攻限制在一个方向上,不过城池直面敌人兵锋,真正依靠得住的,还是那一道单薄的城墙。
对于西北,大汉长期以来都缺少重视,因此此时战局一下子陷入被动,李荩忱自然也很是自责,不管怎么说,当初自己也是拿下西北之后以此为凭借夹击关中,最终底定今朝霸业,可是在此之后,大汉的关注点就逐渐转移到了中原和冀州上,西北除了为汉军提供马匹之外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大汉的战略目标是一统天下,因此一时半会儿顾不上西北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李荩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些年的确不怎么重视西北的发展了。要是大汉能够及时在西北修建驰道,至少现在大军折返之后能够凭借驰道快速抵达战场。
可是而今,汉军只能凭借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驰道抵达关中之后,再沿着那些只是经过初步整修的官道向西北推进,时间自然大打折扣。要是全程驰道的话,哪里用得了一个月的时间?尤其是汉军的轻骑,应该能在十天左右的时间内就能抵达。步卒携带的各种辎重、火炮之类的也能够因为驰道的原因,前进速度提升很多。
萧世廉急忙说道:“陛下之心,天下之心,俱在一统。西北是边缘之地,有所忽略也在情理之中,天下征战,总也讲究一个有前有后,大汉财赋,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陛下无须自责,纵然陛下有过错,那也是臣等未能及时提醒之过。”
旁边的陈叔慎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天下财赋是有限的,这句话谁都有资格说,但是好像你们军方没资格吧?天下财赋之中倒是有一半都被你们给消耗掉了。
“启禀陛下,”裴子烈此时站了出来,相比于之前一直在前线的萧世廉,在洛阳居中统筹全局的他显然对西北战局有更多的话语权,“陛下之前在西北云集名将,纵然兵马有所不足,但是西北民风彪悍,加上本地丁壮配合,再坚守城池月余固然艰难,但是并非不可能,此亦是陛下先见之明也。”
两个人一个站出来揽责任,一个还不忘再补充一下李荩忱作对了的事,一唱一和,倒是让李荩忱一时间有些不好意思了。
很明显大家都害怕陛下自己先没了斗志。
裴子烈有一点说的不错,现在西北战局之所以还没有到糜烂的地步,就是因为李荩忱在西北安排的也都是当代名将。一个宇文忻带着史万岁和贺若弼,放在历史上的隋初,这也是梦幻阵容。而历史上也正是这个阵容,打的吐谷浑叫苦不迭,一直到唐代都没有多少力气再跳出来捣乱,最后被如日中天的大唐一口吞没。
因此虽然西北守军不占地势优势,又没有足够的兵马,但是至少不会因为将领平庸而导致战局骤然之间分崩离析。
:。:
第二一二一章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啊
坚守一个月,假如有当地丁壮的支持,又有足够的粮食,那还真的并不是不可能。
毕竟在西北的并不只有这几个名将,背后还有徐德言和长孙晟坐镇。此时的徐德言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吟诗作赋的世家公子了,多年在外主持地方军民政务的他,能战能守,当然论战场经验可能比不上早就已经闯出名堂来的宇文忻,但是至少处理后勤事务上没有任何问题。再加上长孙晟这个也算名臣的年轻人,两人相互配合,自然能够保证西北守军的补给源源不断。
早在晋阳战事尚未结束的时候,徐德言就果断的调动河套的粮食支援西北,便可见西北虽然多少被吐谷浑吓了一跳,但是并非一点儿准备或者应变能力都没有。
事已至此,身在洛阳的人,空为西北战事感到着急也没有用,更主要的是稳住自己的心神以做好分内的事。
“陛下,臣以为陛下与其为西北忧愁,不如先稳定国内民心。”陈叔慎此时也站出来说道。
萧世廉和裴子烈同时看向他。
这位国舅爷在发现迟迟没有人谈及外廷已经议论很久的事,所以多少有些坐不住了。
大汉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明皇后都已经带着皇长子监国过一次了,可是皇长子并没有被册立为太子。虽说皇长子现在年龄还小,但是一国储君也不是等到人长大了之后再做培养的,现在就应该为以后接班做准备了才对,历史上的太子可也不是到了成年之后才会册立,生下来就直接册立为太子的也不在少数。
太子越是册立的晚,似乎越是表现出来陛下对现在皇长子的不满,就越是会引起一些人有异样之心,尤其是现在陛下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
皇上不急,国舅很急啊,或者说皇后也很急。
不过这话最终不能由陈叔慎说出来,不然的话他这个国舅爷想要凭借太子再让自己的身份尊贵一下的意图也就显露的太明显了,大家会说他自私也就算了,要是陛下也觉得他自私自利,那就搬起来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陈叔慎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便看向站在自己身侧一动不动的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