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第1710节
因此李荩忱借助地图,想要影响的就是大汉百姓的思想、开拓的是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知道神州之广袤,远超乎想象,让他们知道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上的纠纷争执,对于偌大的天下来说不过只是九牛一毛,甚至连九牛都有少说了。
视野开阔了,大家就不会局限在自家的一村一寨之中,开始有走出去之心。
这便是李荩忱意图达到的第二个目的。
他终究还是要进一步推动地理上的大发现。
舆图上有的,可不只有九州之地,周围一圈,还有很多留白,只是简单地标注了国家的名字。
如此,自然和标注详细的神州大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们看到舆图的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原来我们华夏物产比想象之中的还要富饶,而第二时间想到的,恐怕就是周围这些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的地方,是不是也同样有这么富饶的物产?
大汉这些年在南洋收获不少,各种矿石再加上热带的物产,让整个南方耳目一新,北方也是馋的流口水,而且辽东之前发现铁矿和煤矿等等的消息已经不是一次出现在报纸上了,更是让很多有心人心驰神往。
九州之外的土地,充满了未知,但是也充满了机遇。
在九州之内,发现的各种矿产之类的当然都是属于大汉的,而九州之外呢?我要是雇佣人手去开采,那不就是我的了么?
这是有钱人的想法。
而家境不好的,注意力倒是没有集中在那些留白上,他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本钱和底气。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关注点,比如南洋。
朝廷现在本来就有鼓励前往南洋等地移民的政策,似乎朝廷现在也已经在那边建立起来了不少城镇,看舆图上,城镇密集之程度已经不亚于岭南等华夏传统地盘了,并且还有一条条驰道、一条条航线标注出来,勾连东西南北。
原本在这些人的心中,岭南都已经是天涯海角所在地了,而南洋更是天涯海角以南,那是真的荒芜所在,可是大汉竟然真的把南洋建设起来了,那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去打拼一下?
说到底,那也是有更多机遇、更多财富的土地啊,安全又有朝廷的保证,怎么可能不诱人?
借助于舆图,李荩忱还意图对周围的王国形成威慑,这是第三个目的。
大汉之大,你们之小,看看舆图就知道了。
夜郎自大、螳臂当车的事还是不要做了,等我们大军一到,你们就乖乖开城门投降,又不会把你们怎么样。
当然了,李荩忱也知道,像是高句丽这种已经盘踞东北多年的“大”国,或许会对此不屑一顾,毕竟他们自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种就是典型的欠揍。
因此李荩忱主要还是给西域那些蕞尔小国看的。
另外李荩忱还有一点儿恶趣味,不知道远在东洋上的东瀛人会不会看到这样的舆图之后打算派遣大量的遣汉使前来?
东瀛人和单纯喜欢找茬、自大又欠揍的高句丽人不同,他们是典型的弱肉强食之思想,愿意为强者之马前卒,而对弱者只会一刀砍死。
现在的大汉很强。
李荩忱不介意借助这些遣汉使之手,一点点渗透东瀛,并且以他们为马前卒,最后彻底把东瀛化为大汉的一部分。
残忍好杀的东瀛小鬼子,丢到西方去虐待欧洲人,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汉军的伤亡。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规划了。
恐怕就连对于朝廷印刷第一版舆图表示大力支持的通事馆都不知道,当他们还在为自己多年搜集列国之资料也能够在舆图绘制过程中起到作用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把周围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和部落算计了一遍。
当然了,李荩忱无从否认的是,在封建王朝公开一份天下舆图,不见得就全是好事。
第二二八九章 先汉因何亡?
封建王朝赖以生身立命的,在于“君权神授”,宣扬皇帝是上天之子,所以大家都要有忠君体国之思想。
君主,就是上天在这个世间的代言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是舆图的公布,就等于在告诉天下百姓,你们且看看,天下就这么大,陛下能够管控的就是这么多,而外面的世界是未知并且辽阔的,那些都是大汉陛下管不到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天下还有陛下管不到的地方,如何能称之为上天的代言?
而且等着大家拿着舆图一点点的向外探索,最后发现世界之辽阔超出想象,最后发现整个世界都不是想象中的地方天圆,那个时候恐怕大家都得怀疑皇帝作为至尊的权威性。
这是要动摇一个封建王朝之根本啊。
所以历朝历代,都是尽可能地约束百姓的思想、约束百姓的眼界,让百姓知道有圣贤之说,而不知道外面的广阔。
可是事实呢?
摇头晃脑的书生,真的就能够对这个国家产生多少归属感么,就能够愿意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么?
李荩忱不相信,历史也告诉他这不对。
明清两朝,国家养士三百载,最后呢?水太凉的水太凉,剪辫子的剪辫子,大家可都机灵得很,最后有几个愚忠的,又起到什么作用了么,不过是喊喊口号罢了。
可是思想更为开放,甚至和列国有长期贸易通道的宋朝,虽然是众所周知的弱,虽然到了南宋后期就真的只剩下山河半壁,可是面对鞭笞了整个世界的上帝之鞭,就是这么一个弱宋,竟然硬生生的支撑了五十多年,最后十万军民崖山蹈海,从皇帝到臣民,浮尸千里。
这是何等的刚强,这是何等的忠诚。
中华民族的气节和忠心赤胆,在这惨烈的战败中却展现的分外清晰。相比之下,乌烟瘴气的南明还有烂的扶都扶不起来的晚清,连提鞋都不配,因为在这一股精气神上,就已经输的什么都不剩了。
因此李荩忱不介意大汉的子民们走出去,哪怕是之后会出现一些影响到皇权稳固的思想。
这总比整个王朝闭关锁国,然后烂在这华夏九州之地来得好。
更何况李荩忱相信,越是走出去,反而越是容易给大汉的百姓们带来归属感。
九州就这么大,大家互相介绍的时候,必然不会说我是汉人,而会说我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我是建康人、我是洛阳人,久而久之,地域观念就会根深蒂固,南北、东西之间,争夺资源、争夺人才、争夺朝廷的政策
就算是没有外力,内部激化的矛盾也会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长期以来,身为新一代大汉之主的李荩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