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728节

尤其是傅縡,平日里手里就拿着佛珠,总是念念叨叨着佛经,佛教会找到他门上去是很正常的,而他到时候出面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内府必须要早做准备,甚至可以直接提醒一下傅縡不要强出头。

毕竟傅縡本身也是个直肠子。

李荩忱不能保证这位老哥会不会一时上头。

“另外让地方州府和刑部盯紧一点儿,搜集一些两教把柄,让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李荩忱这一次却是跟尉迟贞说道,内府可没有掌控地方州府和刑部的能力,这需要秘书监转达。

尉迟贞急忙拿出小本本记下来。

乐昌则缓缓说道:“朝廷若是只是如此打压两教,似乎也不是好事,毕竟两教在民间还是有不少信徒的,到时候难免可能逼迫两教携手”

“一来道教和佛教携手的可能有多大,乐儿你应该清楚。原则问题,只要触碰了,就会直接失去很多信徒的信任,这个他们不会做的。”李荩忱果断的说道。

乐昌怔了一下,这倒是。

佛教和道教本来就水火不能相容,甚至双方都没少从对方教义上找漏洞百般攻讦,这不是近几年才做的事,而是数百年来一直在做的,所以大汉只是他们一时间的敌人,而相互之间才是代代死敌。

所以当两边联手的时候,就相当于在“哐哐”的打自己的脸。

这实际上和当时北周内乱一样,大汉只是外人,而一山不容二虎,宇宪和杨坚不可能同时打起北周的旗号,不然的话双方的正统性都将会受到直接的质疑。

所以明知道外面有一个渔翁在等着,双方也得先打一场,万一就能够一战定胜负呢?

现在道教和佛教亦是如此,和大汉单打独斗是斗不过的,联起手来又不可能,所以只能先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甚至他们还要努力来寻求大汉的支持。

乐昌一时间也觉得刚才这个让内府也都有些头疼的问题变得索然无味,打量着李荩忱,轻轻叹了一口气:“非佛非道,那陛下信的又是什么呢?”

长期以来,李荩忱在努力推动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让大家都有些疑惑,大汉陛下心中的信仰,又是什么?

李荩忱微微一笑:“你猜?”

“不错。”乐昌果断的说道。

一说这话就知道肯定没好事。

“只要猜就有奖励。”

乐昌这才犹豫说道:“好吧,那是三皇五帝,列祖列宗?”

李荩忱一时默然,缓缓摇头:“先烈在上,佑我华夏,他们给了朕信心,但是并不是朕的信仰。征战之中,治国理政之中,朕总觉得冥冥里他们在看着,也在支持着,他们相信朕能做到,朕也相信他们在保佑这个国家越来越好。”

乐昌沉吟良久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李荩忱喃喃说道:“实际上朕的信仰和他们一样,就是为了这天下太平,是为了这国家安稳,是为了这民族血脉流传、万古不息。”

乐昌和尉迟贞忍不住交换了一个眼神。

李荩忱的声音很低沉,但是却带着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让她们有一种衷心想要追随、助他一臂之力的愿望。而实际上,她们也是在这么做。

“当年一篇爱莲说,妾身就知道陛下和常人皆不同。”乐昌低声说道,遥想起当年的种种,心中亦是一阵暖意。

那一篇爱莲说,把李荩忱的傲气和胆气展露的淋漓尽致,至今乐昌的书房之中都挂着一副她亲自誊抄的。

说来也有些好笑,这篇章也是李荩忱送给乐昌的第一个礼物了,字里行间没有什么情和爱,只是表达了一个乱世之中艰难求生之人的顽强和清正,可正是这样,方才抓住了乐昌的心。

第二三零八章 大汉的江南

乐昌所爱慕的人,从来不是那种花前月下、用暧昧词汇勾人心脾的人骚客,而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是不屈不挠的好男儿。

只可惜这样的好男儿,在当时的南陈,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上天不薄,让乐昌等到了李荩忱。

一时间,大汉皇后的目光之中流淌着的都是情思。

李荩忱并没有注意到自家老婆的目光流转,他实际上也有些恍惚。

似乎一下之间回到了十多年前,石头山上的挥毫泼墨、意气风发。

这一路走来,自己的想法也从一开始的乱世之中求活路变成了为天下之清平而努力。

而或许不能说是不忘初心,只能说自己也在成长。

“很久没有去曾经走过的这些地方看一看了,”李荩忱忍不住叹息一声,“也不知道今日之建康,是否又多了些人间烟火?”

乐昌不由得一笑,握住李荩忱的手:“只要陛下愿意,随时都可以回去。而今之江南,也已经不是昨日废墟之上的江南了,通衢天下、沟通四海,岂是等闲?”

李荩忱颔首,随着大汉对南洋的开拓以及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江南已经不仅仅是工商业集中发展之地,也不仅仅是粮食产区,又变成了海外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实际上大汉和南洋贸易的最主要窗口还是番禺,不过有南岭横亘,一条灵渠再加上山间道路显然不足以替代海运的方便快捷。所以从北方南下的货物,一般都会集中在建康府或者通过运河抵达吴郡、钱塘郡、会稽郡,然后在这些地方的码头转运出海,就算是先用小型海船转运到番禺再装上大船下南洋,也是方便快捷又便宜的。

而且从江南到外海,进行的也不只是和南洋甚至于更遥远之西洋的贸易,还有和东瀛、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的贸易,在青州刚刚归入大汉,依旧还是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距离同样不是很远的江南自然就要扮演这样的角色。

所以江南的富足,必然更胜于李荩忱当初离开的时候,同时这也给李荩忱提了一个醒,江南的繁荣,自然也就意味着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会被拉开。

若是换在后世,国家的观念已经定型,不管怎么说,富裕地区都不会因为自己有钱而想要甩掉贫困地区闹独立,这对于那些自由散漫的西方各国来说或许是有可能的,但是在向心力实际上很强的华夏,基本不可能,甚至他们还会努力的带动其余地区也同样变得富足。

没有办法,不管这地方上生活的是怎么样的穷亲戚,这片土地终归是我们的列祖列宗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说什么也不能丢了。

不过现在的大汉,刚刚从南北朝乱世之中走出来,百姓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甚至就连李荩忱自己心里都没数,保不齐这些家伙手上掌握的资金多了,就开始有了别样的心思。

历史上江南之地的富足强盛一直要到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直接带动了江南工商业的发展。明清两代,虽然开海禁,直接限制了海上贸易,但是当年打下的底子总归是在这里的,而且江南地区的气候本来又适合农耕,如此一来,工商业,也就是织造业,再配合上大量的粮食产出,不变成天下之粮仓都难。

而在那个时候,实际上华夏民族的概念已经有了萌芽,国家的概念也开始被越来越的人接受,江南和外界的沟通联系已经很多,自然也不太可能脱离于朝廷自成一体,然而饶是如此,明清两代帝王也多有下江南之举。

尤其是康乾两代,多次巡视江南,为的什么?

难道真以为乾隆这个十全老人是完全吹出来的功绩,下江南单纯的只是为了吃喝玩乐?

首节 上一节 1728/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