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731节

乐昌探过手,便要去捏他的腰间软肉,不过旋即发现李荩忱叉腰时候,手早就已经放在那里了,盖住了关键的部位,不由得会心一笑,心中暖洋洋的。

未战先怂,陛下的这番模样,也就只有在自己面前了。

“陛下是天。”乐昌径直说道,认怂都已经认怂了,面子还是要给他几分的,“快到了,准备下车吧。”

第二三一一章 “老农”李渊

农部左侍郎李渊已经在府衙外等候。

农部的府衙坐落在洛阳新城的最外围,因为府衙的后方就有好大一片试验田,放在城中的话属实是浪费土地。

自从农部设立以来,实际上一直没有一个合格的尚书能够担任此职。农部毕竟是从户部中分出去的,所以一开始只是让户部尚书陈叔慎挂个名兼任,甚至李荩忱还专门把户部侍郎于德调了过来临时担任农部左侍郎,作为农部实际上的主持者。

而在李荩忱设想中应该承担起来农部重担的李渊,到底只是初出茅庐,没有经验,因此李荩忱只是让他担任农部主簿,是农部真正跑腿和干活的。

随着农部一点点步入正轨,再加上户部一直缺人,所以于德调回户部继续担任户部侍郎,而李渊因农耕顺利之功进位农部左侍郎,也在情理之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农部再有点儿成绩,那么李渊进位农部尚书也是必然的,谁都挡不住。

作为当年金陵书院第一届学生中成绩最优秀的一个,又是李荩忱亲自关照的天子门生,李渊本来就有根正苗红的背景。

之所以没有直接委以重任,而是一步一步往上走,在大家看来也应该是陛下为了防止年轻人过于骄傲而迷失了本心真正的原因,就算是李荩忱说出来大家也不可能相信的。

李渊应该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管在哪个位置上,他都斗志昂扬。未来可期,还有什么能够拦得住自己努力上进?

这个年纪坐在侍郎的位置上,放眼满朝武,也就只有得天独厚的陈叔慎了,那是皇上的小舅子,也是内府和外廷联络的关键人物,别说是一部尚书了,就算是都官尚书,他也做得了。

没法比。

因此对于陛下的垂青,李渊有的,只是浓浓的感激。

见到李荩忱前来,李渊当即大步向前,郑重的躬身九十度行礼:“弟子拜见陛下。”

行弟子拜见恩师之礼,自然是因为金陵书院的第一届学生都算作天子门生,如此,李渊便是李荩忱的记名弟子,所以自称“弟子”绝对不是失礼,而是表示自己和李荩忱之间亲密的关系。

就跟李荩忱在朝堂上往往直呼萧世廉和裴子烈之表字一样,关系、出身,也是维系君臣关系的一种手段。

这就是元从派系的第二代啊。

李荩忱心中忍不住感慨。

朝中南北派系分明,武又相互对立,现在内府和外廷表面上合作的很快乐,但是背地里要是能够下绊子,一个两个绝对都不会心慈手软。

想要从中维持和平,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光凭李荩忱一人显然还远远不够,维持元从派系的力量便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元从派系实际上人数并不多,以萧世廉和裴子烈为核心把持军队,而像是萧摩诃这样还在外征战的老一辈,以及萧世略等兄弟子侄辈,其实都是元从派系。

他们的生死荣辱都已经和大汉捆绑在一起。

当然了,还有杨素这个表面上的关中世家代言人,因为弘农杨氏和皇室之间已经得到双方默认的血脉关系,所以真正有什么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杨素以及弘农杨氏肯定是要站在皇室这一边的。

就跟曹魏时期的夏侯氏和曹氏一样。

正是因此,李荩忱才把杨素放在太尉这个位置上,出身官却管理武事,实际上也是借助杨素八面玲珑之性格,调和各方矛盾,并且还能保证在矛盾难以调和的时候,这个关键位置依旧为皇室所掌控。

不过只是凭借这些人,显然是很难支撑起来元从派系下一代的。

南北官员只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而元从派系都是因为有从龙征战之功而能够跻身朝堂甚至掌握大权。等到他们的下一代,可不见得就有这样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会被排挤出去,等到再下一代,十有八九就只剩下祖辈传下来的爵位了。

大汉之爵,并非世袭罔替,而是代代降级,因此不好好努力,连爵位可能都没了。

李荩忱不能依靠硬是提拔这些勋贵的无能之后辈来维持元从派系的规模,所以他只能选择在书院上下手。

把一部分学生变成天子门生,这就是最简单的办法。

天子门生,会变成这些还没有步入社会、本身没有什么官衔和名号的学生最深厚的背景,大家都会把他们当做天子门生、当做陛下的人来对待,自然不可能亏待。而他们也会从中收到好处,从而更加愿意坐实自己这天子门生之名。

如此一来,他们的效忠对象,自然而然的就不是朝中某一个团体,而是皇室。

不管从什么角度上来讲,他们都已经和元从系臣子没有区别。

不过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天子门生的。

各个顶级书院的第一届学生,作为大汉新的教育体制成功建立起来的象征,自然都是天子门生,他们都是受到过李荩忱亲自接见,甚至聆听过陛下教诲的。

尤其是李渊等人,那是真的曾经追随陛下平定江南世家叛乱的。

有从龙之功。

在此之后,每个书院之中都只有学习最优秀或者在某些方面最为突出的,才能获得如此殊荣,而且每个人也都需要经过李荩忱的亲自考核。

毕竟李荩忱需要的,是精兵强将,是能够服众并且可以维持秩序的人。元从系起的就是朝中定海神针的作用,人多了不见得就有用。

李渊,显然就是李荩忱选定的元从系重要接班人之一。

这家伙虽然不是个老实人,但是李荩忱不能白白丢下如此人才不管不问,更何况历史上李渊应该还是属于比较稳重的那种。

隋朝都已经乱七八糟了,结果他作为一方重臣,造个反还得属下设套、半推半就。

因此李荩忱相信,只要大汉国祚稳定,那么李渊永远都只会甘心为大汉效劳。

尤其是现在站在李荩忱面前的李渊,虽然身着官府,但是人甚是瘦削精干,皮肤晒得黝黑,风吹日晒的,脸上都有了些褶皱。

这活脱脱一个勤劳朴实的老农啊。

经历不同,心境不同,人生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

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杂交的初步成功

首节 上一节 173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