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第492节
一边说着,乐昌一边将手背在后面,眨了眨眼:“可以么?”
李荩忱只觉得血一下子涌上了头,不过他旋即镇定下来,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孩,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个女孩依旧如同历史上那样倔强,她的笑容之中带着多少挣扎之后的妥协,又带着多少新的期望和坚持?
继续上前一步,李荩忱搂住乐昌,而乐昌也顺从的靠在他的肩膀上。感受着近在咫尺的呼吸,李荩忱微微咬牙。
此生,总有人,不可辜负。
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
乐昌殿下的车驾宫门口是没有人有胆量拦截的,谁都知道这是陛下最疼爱的公主,甚至更胜于每一个皇子,而且自从陈顼决定把她许配给李荩忱之后,赏赐更是一直没有断过,显然对于这个女儿,陈顼有的只有愧疚。
李荩忱就站在宫门外一棵大树下,看着乐昌的车驾消失。
天蒙蒙亮,已经到了上朝的时候。古代没有电,睡得早自然也就起得早,因此上朝的时候,大臣都得三更起床、五更到宫门外。甚至到了清代,因为汉家官员不允许住在内城,所以都得刚刚过了子时就起床,也就是凌晨一点爬起来。
这让李荩忱想想就觉得害怕。
“走吧。”李荩忱低声说道,翻身上马,李平带着两名亲卫策马跟上,而徐德言和顾野王已经在通往大司马门的路口等候。
乐昌回宫当然走的是侧门,现在上朝自然要经过大司马门这皇城的正门。
见到李荩忱走过来,两人急忙迎上。
上一次封赏,李荩忱是镇西将军、汉中侯,而裴子烈也加安西将军,萧世廉加武毅将军,等于萧世廉上升到了他的父亲曾经在的位置上,顶替了裴子烈。
而自然而然的徐德言也变成了安西将军主簿,除此之外还领梓潼太守、员外侍郎,至于顾野王更不用说,原本的光禄卿已经拿掉,转而加左光禄大夫、封关内侯、领合州刺史,左光禄大夫显然只是一个名誉头衔,封侯和李荩忱一样也只是一个虚衔,主要是后面的合州刺史,实际上等于已经划归到了李荩忱的体系之中。
而程峰和唐齐虽然也有官职在身,却只是普通的地方官,这一次还没有资格跟着李荩忱一起上朝。所以现在是徐德言和顾野王一左一右分别代表李荩忱麾下的文官和武将陪同李荩忱上朝。
“将军。”徐德言一拱手,而顾野王也随之行礼。
两个人当然清楚李荩忱去做什么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打算在这件事上面和李荩忱纠结,一个团体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延续下去,当然要依靠其核心人物的子嗣能够连绵,而现在李荩忱的后院之中只有一个人,在这些下属心中,不督促着李荩忱娶妻纳妾就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不会插手李荩忱感情上的事。
更何况乐昌殿下本来就是陈顼的弱点,所以李荩忱这个时候和乐昌殿下先保持良好的关系并没有什么坏处。
李荩忱微微颔首,低声说道:“巴蜀那边有消息传过来么?”
本来徐德言和顾野王就因为等着老大泡妞而有些尴尬,此时听到李荩忱询问,急忙点头,徐德言沉声说道:“汉中的周人似乎有动作,韦孝宽回到了汉中,旋即引兵北上,显然关中的局势已经进一步恶化。而现在萧将军已经领兵北上进驻梓潼,不过害怕打草惊蛇,所以并没有继续北上。”
萧世廉这小子这个时候倒是能够保持镇定,过了梓潼就是朝天门,按照李荩忱之前和韦孝宽的约定,朝天门和北侧的葭萌关是不能驻扎兵马的,现在萧世廉如此调动兵马,显然已经是最大可能不刺激到韦孝宽了,不过估计知道萧世廉没有继续北上的意思,韦孝宽也不会再多犹豫。
关中的局势能够让他着急从房陵马不停蹄的赶往阳平关,说明已经快到糜烂的地步了,当然没有心情再去管李荩忱这边有什么调动。
而徐德言紧接着说道:“南中那边已经和几个部落联系上了,有杜齐在前面开路,他们对于和我们合作非常感兴趣,之后估计南中的局面很快就可以打开,裴将军送来书信要求抽调人才配合。”
“这个让裴大士和骆牙、唐亦舜商量去。”李荩忱摆了摆手,他知道骆牙和唐亦舜肯定很肉痛——毕竟每一个人现在都恨不得拆成两个来用,再抽调出去,真的可以说分身乏术了,但是李荩忱相信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所以现在就算是说他这个大老板榨压劳动力,李荩忱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只要先把局面打开就好。
“除此之外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徐德言斟酌说道,“夏收已经逐步开始了,想必过不了多久新的一批粮食就可以收上来,另外巴人最后几个部落也已经陆续下山,计划是将他们安置在梓潼一带,而泸州一带准备留出来给南中的部落。”
李荩忱此时看向顾野王:“之后教化这些部落,让他们能够了解甚至通晓我华夏礼仪的事,恐怕还要有劳顾公。”
顾野王当即冲着李荩忱郑重一拱手:“这个将军尽管放心,传圣人之学术本来就是我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时追随老臣前往巴蜀的太学生也都是如此想法,若是能够在礼仪教化上尽一份力,我等也算对得起圣人教化了。”
李荩忱对此倒是很放心,当时顾野王带着前往巴蜀的人他都见过,这些人之所以碌碌无为、一直在社会的底层打转,大多数就是因为他们读书读死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一群“书呆子”、“老夫子”,但是让这些目空一切但是肚子里确确实实有不少墨水的人来教导那些蛮族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传达圣人诗书本来就是士子不容推辞的责任,所以他们很多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得知还有这样的途径,当然是相当欣喜。要知道能够教化蛮夷,那都是可以名垂青史的。
李荩忱不指望这些家伙能够教导出来什么实用的知识,但是物尽其用、人尽其力,至少他们可以培养这些蛮夷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于圣人、对于李荩忱的忠诚。这不是一种宗教,但是李荩忱依然希望能够建立他们的信仰。
想要让一个民族彻底的服从,除了基本的物质好处之外,当然还要从精神上让他们体会到成为李荩忱麾下子民的好处,让他们意识到李荩忱才是他们的大恩人和救世主。
而那些嘴动的比手脚多太多的太学生们显然就是完成这一项任务的不二人选。
李荩忱正想自己要不要把《三字经》之类的直接写出来,毕竟现在的启蒙读物就只有一个《千字文》,还是薄弱了些。
第六百八十九章 宫门外
李荩忱承认《千字文》确实是令人惊艳的启蒙读物,全篇上下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更重要的是传闻当年编写《千字文》的周兴嗣一夜之间编成,而编成之后也是一夜白头,可以说毕生心血尽在其中。只不过《千字文》讲述了大道,却终究只是一部书。
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当然不可能只依靠一部书,尤其是在对儿童的启蒙上甚至对于一些年轻蛮人的思想重塑上,李荩忱尚且需要帮助。而这个时代显然已经没有其他更为合适的启蒙读物,毕竟学习读书在此时依旧是大多数贵族方且有权力享受的,而世家读书一般不同的私塾先生有不同的教导办法,因此根本没有统一的教材。
所以李荩忱想要扩大教学范围,其余启蒙读物的出现是必然的。
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响起,打断了李荩忱的思路。吴明彻大步走过来,虽然起得很早,老爷子看上起精神头却不错,见到李荩忱微微一笑,而李荩忱不敢怠慢,急忙上前两步:“司空。”
“嗯,第一次上朝吧,感觉如何?”吴明彻笑眯眯的说道,给人一种长辈和疼爱的晚辈说话的感觉。
周围已经不知不觉有很多官员在等候,此时看到李荩忱和吴明彻如此,不少人都提起精神。司空这是在时刻不停的和李荩忱拉拢关系,难道司空不知道陛下的态度依旧模棱两可甚至对李荩忱尚且保持敌意么?还是说······
一些本来就只是听到些许风声的官员心中已经有些惶然,后悔自己昨天怎么没有前去拜访李荩忱。哪怕是李荩忱闭门谢客,至少将自己的名剌递上去,也能表明曾经来过,表明自己是有结交李荩忱的意愿的,总比现在想要上去搭话又害怕吴明彻来得好。
李荩忱知道吴明彻这只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寒暄,但是这对于她已经足够了,因为吴明彻往这里一站,已经在告诉周围的官员,他吴明彻是支持李荩忱的,甚至一些吴明彻麾下的将领已经站在吴明彻身后周围,这些人李荩忱多数都只是见过一面两面,甚至还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不过他们此时都含笑和李荩忱打招呼,似乎一副和李荩忱很熟稔的样子。
“承蒙司空挂念,尚好,在前线打仗的时候早就习惯了,这倒头就睡、说起就起的本事还是有的,”李荩忱笑着说道,“若是换作原来,说不定就直接睡过了。”
李荩忱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吴明彻闲扯,而目光不断地在吴明彻左右挪动,记住那些和自己打招呼的官员,很多人他根本叫不上名字,但是知道等会儿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十有章,将分管的事情汇总上报罢了,实际上是一个清闲的官职,主要的政务处理还是落在左右仆射身上。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各部尚书有些类似于高级参谋。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而且位置比较靠前的官职,谁都不能小觑。而宗元饶能够以吏部尚书的身份担任秣陵令,朝廷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可见一斑。
至于宗元饶旁边的袁宪更不用说,四十余岁便成为右仆射,虽然更多的时候看上去是徐陵的副手,但是谁敢小看?按照官位来排,这右仆射就是右丞相,可也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此时徐陵将这两个人引荐给李荩忱,分明就是在把自己的左臂右膀介绍给李荩忱。甚至一直到此时,一些官员都不知道,袁宪和宗元饶竟然同徐陵走得这么近,这个老狐狸对于自己的实力也算是深藏不露了。
再加上站在吴明彻身后的几名将领,李荩忱到底能够动用多少力量为他站台,甚至一时间一些擅长于观望风色的官员们都不敢轻易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