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1077节

  特别是衙兵和守城的兵马。

  拿的是朝廷的军饷,却不归枢密院和三衙管辖,而是有地方衙门在管。

  比如县一级衙门,管束衙兵和守城兵马的官员就是县尉。

  朝廷对于衙兵的配合是五百人一县。

  大宋朝有多少个县?

  数以百计。

  依照这个配额,算下来,衙兵数目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地方衙门要剿匪,缉盗的时候,一般调动的都是衙兵。

  除非是匪徒实力过大,才会请调附近的驻军。

  有些地方,甚至将守城的兵马跟衙兵,混为一谈的用。

  但却领着朝廷双份的军饷。

  守关兵马就更尴尬。

  拿着朝廷的俸禄,归三衙和枢密院掌管,却不隶属于其他有番号的军队。

  偶尔调动,那也是关城跟关城之间互相调遣。

  守关将士的数量不多,往往以一营为单位。

  重要的关城,自然有重兵坐镇。

  守关将士几乎都是打杂的。

  不重要的关城,就只有守关将士在。

  坐镇在他们附近的兵马,没有一个承认他们是自己人,也不将其纳入自己的番号。

  所以守关的将士在大宋十分尴尬。

  他们有时候归当地衙门管,有时候归关城附近的驻军管,也有时候归各地安抚司衙门管。

  总之,谁都能管他们,谁都不愿意管他们。

  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就是因为大宋兵制的问题。

  大宋兵制将他们单独提溜了出来,坐镇各地的兵马自然不可能将他们提溜进去。

  因为将他们纳入到自己军中以后,会占据军中的兵额,影响人家吃空饷。

  总而言之,大宋的官制乱,兵制也乱。

  从而也导致了,大宋明明每年花费着高额的军饷养兵,关键时候却没有多少人可用的场面。

  王曾的话,算是切中的大宋兵制的一大要害。

  他的话说完,赵祯等人皆赞同的点点头。

  王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以后,其他人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才轮到了寇季。

  赵祯在曹、吕二人争吵过后,挨个点名询问,留下了寇季压轴,也有他的深意。

  寇季一旦开口,那就不是一两条建议,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

  更重要的是,寇季一旦开口,其他人几乎就没有发表见解的必要了。

  因为寇季手里握着他们君臣二人,以及枢密院大小官员,研究了近一个多月的研究成果。

  在轮到了寇季发言的时候,赵祯并没有开口点名。

  而是看向了寇季。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了寇季。

  寇季在所有人注视下,笑着道:“我的话可能有点多,诸位若是想记的话,可以记一下。”

  吕夷简等人闻言,不以为然。

  大宋朝不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所以在议论政事的时候,没有人做会议记录。

  朝堂上倒是有专门的会议记录官。

  不过人家主要记录的是赵祯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对于朝堂上发生的政务,不会用太多笔墨。

  比如今天的兵制革新的讨论大会,在记录官的起居注上,很有可能就是简单的几句话。

  某年某月某日,帝于北宸宫宴请朝臣简、曾、季、玮等八人,帝言兵制有缺,八人皆附之,帝随议之……

  如此会议记录,那是会议记录吗?

  寇季见吕夷简等人不以为然,没有再提醒,开口道:“官家要革新兵制,不是说要革新兵制中的某一条,而是全部。

  只要是不利于我大宋的,都在革新之列。

  我跟枢密院的同僚,商议了数日,最终将要改的兵制,以及如何改,商讨了一个大概。

  我现在说出来,诸位一起参详一下。”

  寇季此话一出。

  吕夷简等人一脸愕然。

  他们总算是明白了寇季为何会在开口前,提醒他们记一下。

  寇季明显有很多话要说,多到他们的脑袋不一定记得住。

第0719章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吕夷简和王曾二人虽然心中愕然,但却坐得住。

  他们在宦海沉浮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

  他们自信寇季说多少,他们都记得住。

  曹玮等人心里有不好的预感,但是碍于脸面,没有去讨要纸张记录。

  寇季将所有人的神情收入眼底以后,笑眯眯的道:“我大宋兵制过于繁杂,所以才会出现诸多问题。所以我跟枢密院的诸多同僚,以及官家商议过后,决定去繁存简。

  首先是各部番号。

  我大宋兵马番号过于繁杂,导致许多人记都记不全,从而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所以我跟官家商议以后,觉得,可以将大宋兵马的番号精简一番。

  经过精简以后,大宋禁军,不再用之前的番号,改用新的番号。

  分别是四镇、四永、两虎、两塞。

  四镇,分别是镇东、镇南、镇北、镇西。

  四永,分别是永安、永平、永定、永兴。

  两虎,分别为虎贲、虎威。

  两塞,分别是静塞、保塞。

  以上番号,皆属禁军番号。

  兵额皆是五万之数。

  总计六十万兵马。

  分别镇守在我大宋的东南西北四方边陲。

  其中镇东、镇南,皆为水军。

  镇北、虎贲,坐镇北方。

  镇西、虎威,坐镇西方。

  静塞、保塞,坐镇宋辽边陲。

  安、平、定、兴四军,分别镇守西宁、太原、博州、邕州四地。

  除了以上六十万禁军外,另有三支禁军坐镇汴京城。

  分别是御龙卫、天武、捧日。

  其中御龙卫,兵额满额为一万人。

  天武、捧日,兵额满额各五万。

  为防止御龙卫、天武、捧日长期居于汴京城,属于训练,难以拱卫皇城。

  每三年,从各禁军中抽调一万精兵,补入御龙卫,原御龙卫一万兵马,分派往诸军,补足空额。

  每十年,从各禁军中抽调十万精兵,补入天武、捧日两军,原天武、捧日两军的兵马,分别派往诸军,补足空额。

  此举,就是为了确保,无论何时,汴京城的驻军,还有各地的镇军,都保有过硬的战力。”

  说到此处,寇季顿了一下。

  种世衡已经不顾及颜面,吩咐着站在身边的宦官,去帮自己拿纸笔。

  寇季简单的一席话,给出的信息量,却已经超过了此前所有说的话。

  种世衡的脑袋倒是能记住,但寇季所说的兵制,已经完全打破了大宋固有的兵制,他脑子里固有的知识,以及不足以让他去分辨其中的合理性。

  他必须写下来,逐条逐句的去仔细分析。

  然后之后讨论的时候,才有话讲。

  有人或许觉得,寇季明明讲的很简单,为何种世衡会觉得信息量大呢?

  那是因为寇季所说出的一切,是建立在已有的大宋兵马制度之上的。

  新番号,新的兵马配备,其中牵扯到的武将调遣、兵马调遣,以及兵马部署,都需要考虑进去。

  更重要的是,在寇季提出的新兵制,只整合了七十一万禁军,还有更多的禁军没有整合进去,这些禁军将士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问题。

  吕夷简、王曾等人,一个个皱着眉头在暗自思量。

  他们在逐条逐句的分析寇季的话,脑子在快速的转动着,但他们没有插嘴的意思。

首节 上一节 1077/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