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1104节

  包拯上京的时候,家中父母倒是给了一些钱财。

  当地的县衙们给他封了一些钱财做盘缠。

  只是那些盘缠并不够他在汴京城生活。

  汴京城的物价,远比庐州贵。

  他带着的那些盘缠,不够他从现在,生活到明年开春。

  写信让父母捎一些钱财过来的话,怕父母胡思乱想。

  所以他才到坊间悄悄的摆摊赚钱,借此赚取一点生活费。

  他就是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人。

  在汴京城的诸多士子之中,属于十分平凡的那种。

  如果非要说一个特点的话,那就是他稍微有些黑,但并不算太黑。

  依照朝廷的选官标准,他的肤色在合格之列,并没有因为太黑,被排除在选官之外。

  所以他从没想过,在开科之前,能见到寇、范两位考官。

  但造化弄人,他今天第一天出摊,就撞上了寇、范两位考官,还将两位考官当成了骗子。

  此事也怨不得他。

  他此前也没见过寇、范两位考官。

  民间倒是有寇枢密的画像流传,只是那画像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加工,跟寇枢密一点儿也不像。

  眼前的寇枢密,柔柔弱弱的像是个读书人。

  可民间流传的画像上,寇枢密绝对属于那种膀大腰圆类型的。

  百姓们在为寇枢密画像的时候,大概也是觉得,唯有膀大腰圆类型的寇枢密,才能战河西、战西夏,为大宋开疆拓土,震慑天下间的宵小。

  汴京城里倒是有几幅寇枢密的正经画像。

  只不过,寇枢密如今正当红,他的正经画像早就被炒成了一个天价。

  如今仅剩下的几幅正经的画像,存在汴京城最大的扑卖场,万象楼内,据说一副要一万贯钱。

  如此高昂的价格,包拯也只能望洋兴叹。

  在包拯跟寇枢密和范仲淹初次接触的时候,二人流露出的一些话语,倒是透露出了他们的身份。

  但是包拯不敢信,也不敢往那方面想。

  我,包拯,在汴京城随随便便碰见了两个人,一个看着像是富家公子,但是连个随从也没有,一个看着像是田间的老农,牵着一头驴车。

  你告诉我,他们两个是今科主副考,你让我怎么信?

  就在包拯一脸惊容,胡思乱想的时候。

  范仲淹已经跟寇府的管事见过了礼,并且将自己的驴车交给了寇府管事。

  寇季交代了管事几句,带着范仲淹往门内走去,走了几步,见包拯没跟上,回过头就看到包拯一脸惊容的站在原地。

  范仲淹好笑的对寇季道:“您吓到他了……”

  寇季哈哈一笑,对包拯道:“小子,还愣着敢什么,还不跟着我进府。你别忘了,你可是收了我的钱的。”

  包拯在寇季呼喝下回过神,突然觉得手里的金子十分的烫手,他强忍着当场将金子送回去的念头,略显慌张的对寇季和范仲淹躬身施礼。

  “学生庐州士子包拯,见过……”

  包拯话才说了一半,就被寇季打断,“在府外,你是庐州士子,进了府,你就是我府上的抄录,一切都需要听我的命令行事。”

  “喏……”

  包拯不敢再多言,拱手应答了一声。

  范仲淹在一旁笑道:“他就算在寇府外,也得听你的。”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失笑道:“那倒也是……”

  “入府吧……”

  寇季没有继续跟包拯多说什么,笑着说了一句,带着范仲淹进了府。

  包拯略微有些拘谨的跟在后面。

  入了府。

  寇季让人带着包拯先去书房外候着,他带着范仲淹去洗漱。

  包拯在寇府的仆人引领下,到了寇府的书房门外。

  仆人吩咐了包拯一声。

  包拯就规规矩矩的站在了书房外。

  包拯站了没多久,就听到一声娇喝声响起。

  “喂,那个呆头呆脑的黑炭头……”

  包拯听到了娇喝声,没有言语,依旧规规矩矩的站着。

  “好你个黑炭头,竟敢不回我的话。”

  赵絮气哼哼的从书房里走了出来,凶神恶煞的瞪着包拯。

  包拯瞧着赵絮,略微有些失神。

  毫无疑问,赵絮绝对是他见到过的姑娘里,最貌美的那个。

  赵絮被包拯直勾勾的盯着,略微有些不自在,哼了一声,道:“你不许盯着我……”

  包拯回神,赶忙拱手道:“在下庐州士子包拯,见过姑娘……”

  “士子?”

  赵絮略微有些惊讶的轻呼了一声。

  包拯不明赵絮心中所想,但还是点了点头。

  赵絮眼前略微一亮,上下打量着包拯,道:“那就是读书人咯……”

  包拯拱手道:“正是……”

  “可读过《女诫》?”

  “啊?”

  “没读过不要紧,会写字就行。先生罚我抄写《女诫》中的《敬慎》篇,足足五十多遍,明日就要交付,眼看着太阳已经西斜了,我才写了不到十遍。

  到了明日,先生恐怕又要打我板子……”

  赵絮说到了此处,做出了楚楚可怜状,盯着包拯一脸恳求的神色。

  包拯一脸懵,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眼看着赵絮流露出了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包拯也不知怎么了,鬼使神差的就说了一句,“我帮你……”

  赵絮脸上立马浮现出了雀跃的表情。

  “太好了……”

  赵絮开心的叫喊了一声,拉着包拯就往书房里走。

  包拯很想跟赵絮说一声男女授受不亲,可不知怎么了,就是没有说出口。

  直到赵絮将他丢到了书房,欢呼雀跃的跑出去以后,他才略微回过了神。

  包拯愣愣的站在书房里,低声嘀咕,“我这是怎么了……”

  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有些应接不暇,也没时间去细思。

  等他有时间细思的时候,已经被人推到了桌前,桌上摆着一堆写的十分混乱的《敬慎》篇。

  包拯站在书桌前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握起笔,努力的模仿着赵絮的笔迹,开始写起了《敬慎》。

  赵絮的笔迹对包拯而言,并不难模仿。

  因为赵絮写的是飞白体。

  包拯为了应试,写的也是飞白体。

  大宋立国以后,太宗皇帝擅飞白、真宗皇帝擅飞白、当今官家也写的是一手漂亮的飞白。

  为了投其所好,读书人们也写飞白。

  飞白体几乎成了大宋必修的书法。

  所以同修飞白体,包拯模仿起赵絮的笔迹,就容易了许多。

  包拯糊里糊涂的被赵絮拉到了书房里抄书。

  寇季则在府上的偏厅里为范仲淹接风洗尘。

  偏厅内。

  范仲淹洗漱过后,换上了一身蜀锦长衫,身上的老农气息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的富贵气。

  只不过手上的裂纹,脸上风沙吹出来两团紫印,难以掩饰。

  范仲淹在河西担任的是一州主官,但并没有坐在衙门里享富贵,反而时常奔波在田间、牧场内,帮着百姓劳作,了结河西的变化。

  时间长了,手上自然有了裂纹,脸上自然多出了一些被风沙吹出的紫印。

  寇季请范仲淹坐下以后,感慨道:“希文,我将你放在河西受苦,你可怨我?”

  范仲淹在去河西之前,已经在汴京城的朝堂上混出了名声,他若是留在汴京城,自然能轻轻松松的享着富贵,轻轻松松的升官。

  寇季将他留在了河西吃沙子,自然比不上在汴京城做官舒服。

  范仲淹听到了寇家的话,失笑道:“先生说笑了,学生此前在汴京城,虽然有一些小名声,但都是先生提携之功。

  以后如何做官,学生心里只有一些模糊的想法。

  此去河西,学生虽然受了一些苦,但心里模糊的想法却逐渐的清晰了起来。

  如今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为官。

  若是没有去过河西,学生恐怕还不知道如何当百姓的父母官。

  如今学生已然明朗,心中的疑惑去了大半。

首节 上一节 1104/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