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1140节

  因为以前武人若不是以儒将的名声出仕,就会被文臣压的抬不起头。

  如今我们武人已经拜托了文臣的压制,又何须再看文臣的脸色行事?

  又何须再顺着文臣们的心思,做一个不是自己的自己?

  此次我出面帮您张目,一方面是范讽那厮说话太难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

  “哦?”

  “我也有脾气!一帮子文官此前在三衙门口堵了我大半个月,害得我在下属面前丢尽了颜面。

  如今有机会落一落他们的颜面,我自然不会错过。

  我们又不是牲口,总不能一直挨打不还手吧?”

  寇季听到此话,哭笑不得的道:“你倒是洒脱。”

  种世衡撇撇嘴道:“他们打不过我,也骂不过我,也没办法为难我,我为什么要怕他们?

  该是他们怕我才对。”

  寇季苦笑着摇摇头。

  如今枢密院的权力得到了加强,三衙马上要并入到枢密院。

  枢密院已经有足够的力量跟内廷抗衡了。

  种世衡马上要入枢密院当三把手。

  还真不需要畏惧内廷三宰相。

  内廷三宰想在政事上给他使绊子也不太可能。

  因为如今的枢密院只掌禁军,禁军的兵事,内廷不能插手。

  种世衡又能打,又能骂的,文官们确实该头疼。

  寇季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文官中确实有一些跟该骂。

  但是吕公三人轻易不要招惹,容易掀起朝堂上的文武之争。

  吕公三人,如今也算是心向官家,我们也是。

  所以没必要针锋相对。”

  寇季叮嘱种世衡,就是怕种世衡跟吕夷简三个人产生冲突。

  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产生了冲突,就不是小冲突。

  背后的属官、门人、故旧、亲信,都会参与到其中。

  一大帮子文武官员斗起来,斗出火气以后,很容易引起朝野上下得文武大战。

  文武大战,对大宋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他们无论那一方受损,对大宋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

  若是两败俱伤的话,大宋也会因此患上沉重的内伤。

  如今的大宋正是奋发图强,努力往前冲的时候,可不敢内耗。

  种世衡听到了寇季的话,道:“我知道分寸……”

  顿了顿,种世衡道:“您、朱能、我,三人如今是一体的。

  朱能虽然聪明,但是嘴笨,说不过那些文臣。

  你身为枢密使,一院之长,不可能事事都赤膊上阵。

  如此,会让人看轻我枢密院。

  所以只能我出头去跟文臣们打嘴仗。”

  寇季闻言,深深的看了种世衡一眼。

  果然,能进入到决策层的人,没一个是蠢货。

  朱能此前在寇季面前称,种世衡不懂得装笨,天天被人弹劾。

  觉得种世衡看不穿朝廷的局势。

  寇季在朱能的误导下,也以为种世衡看不穿局势。

  可通过种世衡今日的话,寇季可以判断出,种世衡比朱能看到的还要多。

  他站在人前被人弹劾,目的是为了吸引火力。

  也是为了帮助枢密院树立威信。

  若是朱能和种世衡二人都在朝堂上装聋作哑。

  大小事务都是寇季自己在赤膊上阵,那久而久之,谁还会畏惧寇季,谁还会畏惧枢密院。

  种世衡如今向寇季坦白,是想告诉寇季,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我出去跟人打嘴仗,也是为了我们三个人,真要出了事情,你们两个得保护我。

  寇季明白了种世衡的心思,说道:“你只管放心的去应对那些文臣就是。

  真要到了紧要关头,我和朱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说到此处,寇季一脸疑惑的道:“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

  种世衡略微一愣,似乎猜到了寇季想问什么,苦笑了一声道:“你是不是想问,为何在兴庆府,我会那么蠢?”

  寇季缓缓点头。

  种世衡苦笑道:“我那不是蠢,是真的舍不得。

  你自己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积攒的家业,要全部交出去给别人,你舍得吗?”

  寇季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类似的事情真要落到了他头上,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拼命。

  二人在酒馆里沉默着坐了一会儿,互相拱了拱手,各自回府。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就没必要在一起继续闲聊。

  寇季回到府上没多久,赵祯的旨意送到了寇府。

  修书的事情,最终还是落在了寇季的头上。

  为了方便寇季修书,赵祯除了给予了寇季一个僻静的地方在,还提供了大量的钱财支持。

  赵祯派人将钱送到了瑞圣园,寇季派遣范仲淹去查收。

  寇季在担任了修书的主官以后,点了范仲淹从旁协助。

  赵祯大笔一挥,范仲淹就成了修书的辅官之一。

第0746章 重启贾昌朝

  范仲淹奉命到瑞圣园内去收纳朝廷赐给他们修书的钱财,寇季则在府上招待自己的学生们。

  新科进士们在授官以后,有近两个月的假期。

  他们需要回乡去祭祖、立碑,顺便在乡间显摆一下自己新科进士的身份。

  大宋官员在授官以后,祖先会得到追赠,所以大部分贫寒学子取中以后,都会回到乡间,将朝廷追赠其先祖的身份铭刻在墓碑上,彰显荣耀。家中的家眷也有相应的虚衔授予,类似的虚衔一般是没有待遇的,除非到一定的品级。

  新科进士们家眷授予的,大多都是没有什么待遇的,所以朝廷十分大方。

  反正是个虚名而已,只是在圣旨上添一句话,给一个荣耀而已,又不需要朝廷四时供养,朝廷自然大方。

  新科进士们除了回乡祭祖显摆外,还有一部分要回乡去成亲。

  他们取中进士以后,不少人被榜下捉婿,自然需要尽快挑一个吉日成婚。

  所以,朝廷给他们批的假期很长,足足有两个月时间。

  新科进士们都是寇季的学生,入朝以后又要在寇季手下做事。

  他们返乡,自然要到寇府别院里跟寇季饮宴一二。

  他们有一些私话需要跟寇季私底下说,寇季也需要私底下跟他们接触一下,显示一下亲近。

  寇季每日招待七八个新科进士,足足耗费了十余日,才将所有的新科进士们招待完。

  寇季最后招待的是苏洵和包拯。

  苏洵是所有新科进士中,最年幼的。

  他性子如今还没有稳定,寇季对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只是叮嘱他,回乡跟程家姑娘成亲以后,尽快回汴京城,他有特别的事情要安排苏洵做。

  包拯此一去,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到汴京城。

  包拯在垂拱殿上没有找到机会向赵祯当殿表明自己的心思,事后只能通过向吏部向赵祯传达了他的意图。

  赵祯意思性的挽留了一下,包拯执意求去,赵祯也就没有强留,答应了包拯辞官回去守孝。

  包拯现在还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名臣,他在赵祯眼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进士而已。

  赵祯还不需要对他另眼相看。

  包拯回乡以后,恐怕要等到双亲故去,为双亲守孝三年以后,才会出仕。

  中间要耗费的时间很长,所以寇季有心好好的叮嘱包拯一番。

  小竹园内。

  寇季斜坐在座椅上,包拯恭恭敬敬的坐在他面前。

  二人面前有一个矮几,几上有红泥小火炉在烹茶。

  包拯静静的等着,等红泥小火炉上的水煮沸了,小心翼翼的为寇季烹了一杯茶,放在了寇季面前。

  寇季端起了茶杯浅尝了一口,盯着包拯道:“此次修书,可不仅仅是修订史书那么简单。里面蕴含的功劳,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错过了此次修书,就等于放弃了一大功劳。

  你的同年们,一旦修书完成,必然有大功劳傍身,以后在仕途上,肯定要比你走的顺利。

  你还是质疑要回去?”

首节 上一节 1140/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