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1194节

  是因为赵祯给了他们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

  大宋的读书人不多。

  此次大兴教化需要的先生又多。

  一网捞下去,一大半读书人,都会被朝廷收编成蒙学先生。

  一个个吃上赵祯赏赐的俸禄,又怎么可能说赵祯坏话。

  最终的结果就是,最先被赵祯下狠手收拾的读书人,以及一部分存心不良的读书人,成为牺牲品。

  没人去可怜他们,也没人会为他们奔走伸冤。

  寇季为何清楚这全盘计划?

  因为这全盘计划是寇季一手谋划的。

  赵祯要刷名声,寇季就顺手帮了他一把。

  只不过,一切的计划都怕意外发生。

  寇季此次制定的计划,也发生了意外。

  依照寇季给赵祯制定的计划,在读书人们闹的差不多的时候,赵祯站出来澄清此事,将一切的骂名揽过去,然后找机会下狠手清理。

  一开始,一切都在按照寇季的计划发展。

  到了赵祯站出来澄清此事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赵祯在寇府别院门口的读书人超过了一千之数的时候,下达了旨意,明确的告诉了全天下人。

  推行简字是他一个人的主意。

  他推行简字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化。

  然而。

  没有人信。

  不仅没有人信,声讨寇季的队伍变得更壮大了。

  ……

  资事堂内。

  赵祯难以置信的站在龙案前,“王爱卿,你是说,全天下人都不相信朕?”

  王曾站在下首,苦笑着点点头。

  赵祯质问道:“为何?”

  站在王曾身旁的吕夷简幽幽的道:“读书人们觉得,官家是为了包庇和庇佑寇季,才揽下的此事。”

  张知白补充道:“不仅如此,还有人称,是寇季蛊惑了官家,让官家出面,帮他顶替骂名。读书人们现在都认为,寇季蛊惑官家,陷官家于不义,乃是谗臣、奸臣。

  一些自诩正义之士的人,如今跟着读书人们一起,声讨起了寇季。”

  赵祯无力的坐在了座椅上,叹了一口气道:“这算怎么回事啊?”

  王曾三人对视了一眼,苦笑了一声。

  吕夷简拱手道:“官家也不必为此烦忧,虽说官家不能借此积攒名声,但官家却借此看出了人心。

  百姓们和读书人,情愿将一切的过错算到寇季身上,也不愿意让官家背上半点污名。

  足可见官家深得民心。”

第0770章 刘亨显踪……

  赵祯听到了吕夷简的话以后,心里好受了许多。

  “爱卿言之有理……”

  吕夷简淡然一笑,又道:“官家,如今读书人们和一些自诩为正义之士的人堵在寇府门口,寇季出不了门,办不了差,还请官家早作定夺?”

  此事早有定计,现在是坐看着事情发展下去,还是抛出推行蒙学的事情平息此事,全凭赵祯的心思。

  赵祯思量了许久,道:“我们君臣谋划了这么久,现在就将此事平息下去不划算。虽然朕无法揽名声,但读书人目无法纪,肆意闹事的举动,还是得惩戒一二。

  王爱卿,你去一趟寇府,向朕的四哥讲明此事。

  让他暂且忍耐一番,待到读书人们做出了伤人的举动,朕会立马平息此事。”

  王曾躬身一礼,应了这个差事。

  忙完了公务以后,王曾出了宫,坐着马车到了寇府别院。

  一到寇府别院门前,就看到了读书人和一些正义之士,正群情激扬的在寇府别院门口喝骂。

  有人为此写了几篇声讨文章,在寇府别院门口大声诵读。

  王曾皱了皱眉头,并没有理会他们,吩咐车夫赶着马车,到了寇府别院的侧门处,敲门入户。

  入了寇府别院,就被寇季派人请到了书房。

  王曾一入书房,就看到了寇季手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在逗弄。

  婴儿很小,不过月余大。

  不会言语,只会哭闹嬉笑。

  婴儿似乎跟寇季很投缘,在寇季怀里笑了个不停。

  寇季一手抱着她,一手点着她的鼻尖笑道:“你比你那个没良心的兄长强多了,知道亲近为父。”

  王曾瞧着寇季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喜笑颜开的说话,略微撇了撇嘴,道:“外面都快闹翻天了,你还有心情在这里逗闺女。”

  寇季淡然一笑,随手将闺女交给了向家小妹,对王曾笑道:“外面闹翻天了,与我何干?”

  说到此处,寇季对王曾一礼,“王公有礼,请上座,陆铭奉茶。”

  寇季吩咐向家小妹将闺女抱到了后院去,他请王曾坐下,一边品茶,一边聊事。

  “外面的事情可是你一手掀起的,你敢说跟你没有关系?”

  王曾坐定以后,沉声道。

  寇季笑着道:“事虽然是我一手掀起的,可主意确是官家定的。”

  王曾翻了个白眼道:“老夫懒得跟斗嘴。老夫前来,是向你传达官家的旨意。官家让老夫告诉你,让你暂且忍耐几日,等读书人们闹出了伤人的事情,他再出手。”

  寇季听到这话,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盯着王曾道:“等读书人们闹出了伤人的事情?他们如今在我寇府门前,真要伤人,肯定伤的是我寇府之人。

  寻常的寇府之人被伤了,官家还没办法大动干戈。

  唯有伤到了寇府的主人,官家才能借题发挥。

  我祖父年事已高,受不了惊吓。

  我妻乃是女流,不适合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

  我一双儿女可还小。

  唯独剩下了我,可以但此重任。

  问题是,我一个枢密使,若是被人伤了,朝廷的脸面何存?”

  王曾淡淡的道:“唯有你受了伤,官家才能借题发挥。”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你想看到那些读书人被剁成肉泥吗?”

  王曾一愣,瞪起眼道:“官家可没有允许你私自动手。”

  寇季撇撇嘴道:“我是不会私自动手,可我受伤的消息一旦传出去,你觉得瑞安镇上的人,会眼睁睁的看着?

  你可别忘了,当年黄河泛滥,十数万百姓流离失所。

  是我临危受命,安置的他们。

  不仅给了他们一口饭,救了他们的命,顺便帮他们找到了谋生的差事。

  如今他们的富足生活,全都是我一手赐予的。

  他们欠我的不仅仅是一条命。

  真要有人在瑞安镇上伤了我,上至七八旬的老翁,下至三四岁的顽童,都会拎着刀,跟他们拼命的。

  近十万人一起动手,群情激扬。

  那几个读书人都不够砍的。”

  王曾一脸惊愕的盯着寇季。

  寇季瞥着他道:“王公以为我在跟你讲笑话?”

  王曾郑重的摇头,“瑞安镇上的人,受你恩惠良多。你若受欺,他们一定会为你拼命。”

  古人很信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那一套。

  受人恩惠,若不报答,会被人指责没良心。

  寇季对瑞安镇上百姓们恩重如山。

  寇季若是在瑞安镇上被人给伤到了,他们中间一定会有不少人抄起刀子为寇季拼命。

  王曾说完这话,不等寇季再次开口,一脸感慨的道:“难怪你这些年一直住在瑞安镇上……”

  寇季摊开手,淡然笑道:“还有比瑞安镇更安全的地方吗?”

  王曾感叹道:“近十万死士护持,对你而言,自然安全无比。”

  寇季笑道:“没你说的那么夸张。”

  王曾摇摇头道:“只要受过你恩惠的人一直活着,就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也许三四代以后,此类的恩情才会慢慢被人遗忘。”

  寇季失笑道:“我也没想着让他们一直急着我的恩情。”

  王曾再次摇摇头,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言。

  百姓们重德行,重恩情。

  几代人偿还一段恩情事情,在民间也经常有发生。

  寇季救下的可不是三两个人,而是十数万人。

首节 上一节 1194/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