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第1437节
刘亨将信将疑的道:“有这么严重?”
杨文广苦笑道:“还有更严重的。那些刚脱籍的人,已经尝到了军功的甜头,我怕他们到时候会逼反俘虏,然后再反过来杀了俘虏换军功。”
刘亨不可置信的道:“这么野?”
杨文广苦着脸。
兴庆府等地的情况,如今十分特殊。
非宋人,目前根本就没办法进入到兴庆府等地。
一旦让当地百姓发现你是非宋人,没有大宋的户籍,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让你犯错,然后再摘下你的脑袋去换军功。
此前辽国凶徒肆虐的最凶恶的时候,一些辽国百姓们为了避祸,就拖家带口的逃往大宋。
从最开始的几十帐,到最后的上千帐。
前前后后有一万多人逃到了大宋。
然后他们进了午腊山府不会超过半个月,脑袋就会被人砍下来,拿到衙门里换军功。
由于他们逃到了大宋,没有身份,所以也不受大宋律法保护。
被人砍了脑袋,也就白砍了。
当地的罪囚只需要给他们随便按一个土匪流寇之类的罪名,衙门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所以杨文广所说事情很有可能发生。
刘亨见杨文广苦着脸,就知道杨文广没有骗他。
寇季既然没有下令让他们将俘虏诛绝,那他们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俘虏去送死,所以绝对不能送俘虏们去兴庆府等地。
刘亨略微思量了一下,道:“那就暂时将他们安置在外云州吧。此处虽然临近新契丹九族的阿颜部,但阿颜部的大部分兵马如今在上京城鏖战,留守的那些兵马远不是我们对手,应该没办法影响到我们。
不过供养俘虏的粮食,你最好能派人回去运送一些过来。”
杨文广迟疑了一下道:“我最多只能拿出六十万担粮食出来。超过了这个数目,需要请示知府衙门户曹的人,户曹的人要请示王随,王随要请示朝廷。”
刘亨皱起了眉头道:“就不能特事特办?需要如此麻烦?”
依照正规流程,一套请示下来,恐怕都到一个月以后了。
一个月时间,足够刘亨带着他的兵马出去抢一票粮食了。
杨文广坦言道:“我们倒是有资格奏请朝廷特事特办,问题是寇枢密人不在汴京城,朱能未必能从三位宰相手里要到粮食。”
刘亨叹了一口气,“武臣还是有些势弱,仅仅只有四哥一个人能和三位宰相正面抗衡,其他人……哎……”
刘亨一声长叹,包含了太多东西。
唯有大宋的武臣能够理解。
“先将那六十万担粮食调遣过来吧。后面的后面再说。反正四哥已经决定了随后攻打关外的辽土,到时候我们缺什么,直接从辽人手里抢就是了。”
“好……”
“……”
就在刘亨和杨文广二人议论着朱能的时候,朱能率领着三百部曲,已经进入到了古北口。
当朱能那硕壮的身躯出现在了寇季坐镇的古北口镇守衙门的时候,寇季一脸意外。
“你怎么来了?”
朱能站在门口,瞪着眼道:“许你们吃肉,就不许我喝汤了?”
寇季上下撇了朱能一眼,不轻不重的道:“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朱能入了门,自顾自的找了个地方坐下,抱起了水壶闷了一口气,长舒了一口气道:“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来了。
前些日子,朝廷得知了你要率领着所有禁军反攻辽国的时候,朝臣们就闹起来了。
许多人奏请官家换了你们。
为此还跟官家大闹了一场。
官家在他们闹的最凶的时候,避而不出,还顺手将我派遣了过来。”
说到此处,朱能有些哭笑不得的道:“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没弄清楚官家此举到底是什么用意。
按理说,官家若是听进去了朝臣们的劝解的话,应该将你们换回去。
官家若是没有听进去朝臣们的劝解的话,应该什么也不做才对的。”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官家既然没说,我们也不用瞎猜。眼下最要紧的是战事。你既然到了,就去高处恭身边,给他当一个帮手。”
朱能一愣,高声喝道:“让我去给那个老家伙当帮手,他想得美。”
显然,朱能是看不起高处恭,也不愿意去给高处恭援手。
寇季翻了个白眼,让人取出了地图。
在地图上划出了三处地方,分别是辽国的西北路东端、京南道、京东道。
寇季指着地图道:“杨文广和刘亨随后会率领镇北军和倭军,总计十万兵马,沿着外云州北上,攻打辽国的西北路东端。
狄青率领的永兴军和李四率领的交趾军,回头会兵出山海关,去攻打辽国的京东道。
高处恭率领着静塞军、保塞军,目标是辽国的京南道。
我的要求是以最快速度拿下这三道。
高处恭年事已高,指挥起兵马难免没有以前那么顺手,很多时候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而且他若是在行军途中出一些以外,那他率领的两支禁军,就会止步不前。
所以我派你去高处恭军中,弥补这一个缺陷。”
朱能愣愣的盯着寇季,问道:“你是怕高处恭突然死了,所以派我去给他擦屁股?”
寇季感慨道:“你要是非要这么认为,那就这么认为吧。”
朱能听到此话,心里的抵触之意瞬间消失的干干净净,“那我去。”
寇季点头道:“那就好……一会儿我吩咐人准备一桌酒菜,你吃过以后,就尽快去高处恭军中。”
“别急……”
朱能抬手阻止了寇季,他伸出手指向了地图上辽国京南道和西北路中间一块夹角的位置,问道:“辽国京南路和西北路中间夹着半个上京道,若是我们占了京南道和西北路,那这一块地方,就像是一块锥子一样刺在我们身上。
你不会打算留着它吧?”
寇季摇头道:“自然不会……等你们兵出长城的时候,种世衡也会率兵兵出长城,奔袭千里,赶到上京道和上京城的必经之路上,切断上京道和上京城的联系。
你们拿下了辽国西北路和京南道的时候,可以合兵一处,一起吞下上京道。”
朱能沉声道:“如此一来,种世衡的压力可就大了。”
奔袭千里,深入到辽国腹地,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举动。
不仅周遭都是敌人,同样还要面临漫长的补给线被骚扰的危险。
一个弄不好,很容易被切断补给线,然后给困死。
杨文广的祖父杨业,就是死在如此困局之中。
曹玮的父亲曹彬,也差点死在了如此困局当中。
寇季也知道其中的危险。
“此事是种世衡主动请缨的。依照我最初的计划,是吞下了辽国三道以后,趁着大雪封路,慢慢的收拾上京道。
但种世衡觉得我的计划有些保守。
他觉得我们有能力有实力一举吞并辽国四道的疆土,那就没必要再花费时间去慢慢收拾。”
寇季对朱能坦言道。
朱能听完了这话以后,沉吟道:“我跟种世衡共事多年,他要是没把握,绝对不会提出这个建议。
你既然答应了,那就说明你也觉得种世衡此举的可行性很高。
即使如此,那我就没什么疑问了。”
寇季叮嘱道:“你们手里有充足的火器,所以多用火器作战,不要过于依赖个人勇武。”
朱能听到此话,苦笑着道:“你这是完全不给我们这些凭借着武艺吃饭的老家伙活路。”
寇季直言道:“武艺在战场上还是有些用处的,只是没有以前用处大而已。而且你身为大将军,应该用脑子打仗,而不是自己去冲锋陷阵。”
在寇季看来,身为一军主帅,一军主将,带头冲锋绝对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不到万不得已,不应该这么做。
将士们冲锋战死了,再征调一批,立马能填补军中的空缺。
可是主帅、主将冲锋战死了,那一时半会儿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替。
倒不是说谁的命比谁的命值钱。
而是就兵事上论,主帅、主将身上的责任更重,他们自然不能轻易的死去。
当然了,寇季也存着一点私心。
如今大宋将帅之才太少了,任何一个战死,对大宋而言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寇季觉得,似曹玮、狄青、种世衡等一类的名将,是可遇不可求的。
特别是狄青这种草根出身的名将,就更可遇不可求。
这一类的名将是天生的,没办法培养。
所以一旦折损,那就再也找不到接替的人了。
朱能不懂寇季的心思,他觉得为将领,不在战场上厮杀,那还算什么将领。
虽然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他还是牢牢的记住了寇季的话。
朱能深刻的明白,自己的见解归自己的见解,关键的时候还得听寇季的。
因为寇季不仅能让他保住命,还能让他打胜仗,立大功。
虽说寇季不会带兵,也不怎么懂得指挥打仗。
但是寇季这些年参与的战事很多,他提出的战术战略,几乎都是稳赢的。
反正直到目前为止,寇季参与的战事,貌似就没怎么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