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1443节

  苏洵翻了个白眼道:“那可是八十万人,不是八个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数以万计。现在已经入了深秋,此地又严寒,根本没办法耕种。

  要养他们的话,至少要养到明年夏收的时候。

  所消耗的粮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学生可没那个能耐。”

  寇季质问道:“我要是强加给你呢?”

  苏洵无奈的道:“那学生就只能辞官了。反正我现在也不像是个官,自己治下的地方恐怕早已乱成了一团,朝廷问责的时候,我肯定是跑不了,还不如尽早辞了。”

  寇季瞥了苏洵一眼,“一个儒州知州而已,能有跟在我身边有前途?”

  苏洵没好气的道:“儒州如今有民六万八千四百三十二人,俘虏二十三万零五千。学生以民御俘,省去了很多麻烦。

  只要学生照着韩琦等人在河西的做法,帮助百姓耕种、发家。

  只要那些俘虏不闹事,任期一满,学生铁定能捞足功劳升官。

  您把学生从儒州拽出来,也没给学生一个身份,就让学生跟在您身边瞎混。

  学生要是混不出个什么,再丢了儒州知州,那学生就亏大了。”

  苏洵以前就是一头倔驴,而且锋芒毕露。

  在跟韩琦等人相处了许多时间,又经历了官场磨砺以后,多多少少少了一些棱角。

  只是骨子里的一些东西依旧难以抹灭。

  比如他的性格。

  旁人见到了寇季,那都是毕恭毕敬的。

  也只有他敢在寇季面前如此大大咧咧的说话。

  寇季瞥了苏洵一眼,道:“我既然敢把你从儒州拽出来,自然就能保证你的仕途。”

  苏洵听到了此话,笑着道:“那先生准备给学生谋一个几品官?太小了可对不起您的身份?”

  寇季笑眯眯的道:“一个知府,对不对得起我的身份?”

  “知府?!”

  苏洵一惊,“学生何德何能?能担当得起知府的重任?”

  在大宋推行了路改府制以后,知府品阶是从三品和正四品。

  具体是从三品还是正四品,主要看资历,看治下的府的大小和繁华程度。

  苏洵现在只是一个知州。

  别看知州和知府是上下级,就以为中间没有差距。

  事实上知府和知州中间的差距十分大。

  知州分别是从五品到从六品。

  具体看辖下的州大小、民多寡,以及附属程度。

  苏洵这个儒州知州,只是其中最小的从六品。

  寇季一下子要将苏洵擢升到知府的地步中间的跨度不是一般的大。

  由不得苏洵不吃惊。

  寇季见苏洵一脸惊愕,笑着问道:“怎么?不敢?”

  苏洵哭笑不得的道:“学生今岁才十九,出任一府知府,学生怕被朝堂上的文武给弹劾死。

  先生您也会跟着挨骂。”

  寇季笑着道:“如今辽地百废待兴,破例擢升你为一府知府,就算朝堂上的人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你大可放心,不会有人弹劾你。”

  苏洵舔了舔嘴角,有点心动,但还是摇了摇头,“学生才疏学浅,难堪大任。”

  辽地如今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寇季敢破格提拔他,就说明要将重担交给他。

  他资历有限,可担当不起大任。

  寇季似乎没听到苏洵的话,自顾自的道:“回头我会奏请朝廷,将辽国京东道改为渤海府。

  你就暂时去渤海府,出任两任知府。

  两任知府过后,你的资历什么的都有了,也就对得起正四品的职位了。

  到时候你再调动,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苏洵听到此话,脸色一变,苦凄凄的道:“先生,您这不是乱来吗?”

  寇季继续道:“分派到渤海府的俘虏有七十万左右。你去了渤海府以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养活那七十万人。”

  苏洵脸色更苦,“先生,您还是宰了我吧。”

  寇季瞥了苏洵一眼,道:“渤海府临海,只要你动点头脑,从海里弄一些海产上来,养那些俘虏一辈子也不成问题。

  此外,我将地方兵发会了原籍以后,还余下了不少粮食,到时候可以分派一部分给你。

  确保你渤海府的人整个冬日都有粮食吃。

  狄青在渤海府征战缴获到了粮食,也可以分你一部分。

  马匹可以全部归你。

  这下你放心了吧?”

  苏洵吞吞吐吐的道:“我……我能不去吗?”

  寇季果断的道:“不能!”

  苏洵脸上一暗,摆出了一副上杀场的神情,“我能提一个条件吗?”

  寇季沉吟了一下,“不太过分的话,我可以考虑。”

  苏洵赶忙道:“能不能将包拯派遣给我当副手?”

  “包拯?!”

  寇季一愣,疑问道:“他孝期过了?”

  苏洵答道:“还有半个月。”

  寇季点了点头道:“我会派人去庐州召他过来。”

  苏洵长出了一口气道:“有包拯帮忙,还不算太坏。”

第0878章 大宋虽然变强了,但是问题依然很多

  有包拯为苏洵抗压,当然不坏。

  包拯仁厚,做事踏实,抗压能力强。

  寇季此前带着人翻译巴格达智慧馆的书籍的时候,也曾派人给包拯送了一些书籍过去,让包拯学习大食文,参与翻译大食书籍。

  如今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如今第一批翻译巴格达智慧馆里的书籍的进士中,只有包拯和欧阳修两个人坚持着翻译工作。

  包拯人在庐州,为自己的父母守墓,闲暇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他翻译的相对快一些,几乎一个月能出一本。

  欧阳修在登州担任知州,公务略微有些繁忙,两个半月勉强能翻译出一本。

  寇季就是通过这一件简单的事情,判断出了他诸多门生当中,包拯和欧阳修最踏实。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苏洵提出了让包拯担任他的副手的时候,寇季就明白了苏洵的目的。

  苏洵就是想找一个踏实肯干的老大哥在一边帮他干脏活累活,他好在一边偷懒。

  由于苏洵年龄幼小,寇季将一个重担压在他肩膀上,确实有些过了,所以寇季就没有戳破苏洵的真正目的。

  寇季在苏洵答应下此事以后,提醒道:“渤海府临海,除了海产以外,还有许多过往的商船。你也可以通过商人,弄一些粮食进渤海府。

  此外,交趾兵马所用的海船,随后恐怕也会停泊在渤海府外,到时候你可以借此从交趾购粮。

  别觉得交趾人少,就以为人家没粮。

  事实上交趾是目前我大宋所有的邦国之中,唯一一个能给我大宋提供大批粮食的邦国。”

  苏洵听到了寇季此话,略微翻了一下白眼,“先生,学生祖祖辈辈虽然世居眉山,可并不代表学生孤陋寡闻。

  学生的老泰山就是做生意的。

  内兄更是长年在川府和福州等地奔波。

  通过他们的口,学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交趾。

  学生知道交趾有粮。

  学生还知道我大宋许多商户,今岁都囤了不少粮。

  他们就等着您这边缺粮,然后好高价将手里的粮食出售给朝廷。

  他们如今等着奇货可居呢。

  所以学生这边要是拿不出真金白银的话,人家可不会把粮食卖给学生。”

  寇季瞥了苏洵一眼,直言道:“钱一分也没有。不过渤海府的商税,可以商量,必要的时候免税都行。”

  苏洵听到没有钱,顿时黑着脸道:“那学生只能带着那些俘虏去海里摸鱼了。”

  寇季没好气的道:“看来你对生意一窍不通。你岳父和内兄不是做生意的吗?你回头去信将免税的事情告诉他们,你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苏洵又不是什么蠢人,他听到了此话,急忙道:“听先生的意思,这里面大有门道?可渤海府内的俘虏,手里一分钱也没有,商人们总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将粮食运送过来送给他们吧?”

  寇季瞪了苏旭一眼,没有多做解释,只是一边摆手驱赶苏洵离开,一边道:“自己回去慢慢想,想通了,你之后的差事就会轻松无比,想不通,那你就等着受苦吧。”

  苏洵见寇季要赶他走,快速的开口道:“先生,学生觉得,文彦博比学生更合适出任渤海府知府,他爹以前是河东转运使,认识的客商多不胜数,结交大户更是多如牛毛。

  文彦博若是出任渤海府知府的话,也许只需要一句话,就有无数的客商运送着粮食赶到渤海府。”

  “滚蛋!”

  寇季喝骂了一句。

首节 上一节 144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