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第1482节
狄青虽然忠勇,但却不是那种死板的人。
于公于私,狄青都不会派遣赵润和寇天赐去涉险。
于私,他是赵润的姨夫、寇天赐的叔父,两个小家伙的长辈,两个小家伙在他手底下,他护着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让两个小家伙去送死。
要是他儿子出现在军中,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他儿子扔到军中最危险的地方去。
可兄长的儿子和妹妹的儿子,他却不愿意扔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甚至两个小家伙遇到危险的时候,他还会为两个小家伙拼命。
在古人的思想里,亲朋好友将子嗣托付给你,那就是信任你,自己全家都可以死,但是亲朋好友托付的子嗣,绝对不能有事。
狄青是一个纯正的古人,还是古人当中十分守规矩的那种,所以这种思想他一直遵循着。
于公,赵润和寇天赐没有到入伍的年龄。
大宋兵制革新以后,对新卒入伍的年龄要求十分严格,最小不能低于十六岁,最大不得超过四十五岁。
文臣们如今唯一能插手的兵事,就是朝廷募兵的时候兵卒的年龄。
为了证明他们对兵事还有所影响,他们在朝廷募兵的时候,盯的很紧。
一个低龄兵,或者超龄兵出现,文臣们很有可能将此事闹到垂拱殿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兵部在主持募兵的时候,对年龄卡的很严。
别说是年龄不过关的他们不收,就算是年龄相对有些模糊,或者是存疑的,他们都不会收。
赵润和寇天赐的年龄,可没有达到标准。
若不是寇季将他们扔到狄青手里,狄青都不一定会让他们进军营。
他们没有达到入伍的年龄,所以狄青不可能派遣他们上阵。
除非寇季亲自下发文书,要求狄青将两个人弄到战场上去。
不然,狄青会遵循军中的那一套规矩行事。
狄青在依照规矩做事,赵润和寇天赐两个小家伙却有点懵,两个小家伙互相打气,鼓励着对方,抱着必死的决心入了军营。
然后狄青让他们去劈柴、烧水?
劈柴和烧水也就算了,还要给那些辽人那些臭的能熏死人的衣服。
两个小家伙只干了半日,就吐的直不起腰。
惹得军中那些老卒们哈哈大笑。
两个小家伙恼羞成怒,去找狄青,要求狄青将他们放在最危险的地方去。
然后狄青向他们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军令如山。
一人十军棍打下去,屁股都烂了。
两个小家伙入军营第一日,还没适应军中的生活,就爬到了床上。
寇季的亲从官和亲随赶到了军中以后,得知了此事以后,没少冲狄青翻白眼。
但他们却没有埋怨狄青。
狄青是依照军规打的赵润和寇天赐,别说是他们了,就是赵祯和寇季到了,也只能说一句打得好。
其他的什么也说不了。
两个小家伙就这么在军中住下了。
寇季也没太去关注。
他没时间去关注。
大宋兵马兵进上京城以后,前前后后俘虏的百姓不足一百万。
而大宋占据的疆土却足足有三府之地。
一百万俘虏,分配到三府,每个府也就三十多万。
再分配到各州各县各镇,几乎就分空了。
乡村没办法设。
因为再分下去,一村一乡可能就一两户人。
辽地近八成的土地处在荒芜状态。
眼看着春耕快过去了,大地上无人耕种,也无人牧马放羊。
寇季就派人往朝廷去送了一封文书,让朝廷派遣一些官员过来,再迁移一大批百姓过来。
文书送到了汴京城以后。
赵祯、吕夷简、王曾、张知白四个人瞅的直揪头发。
“虽说辽地归入到军管以后,对官员的需求变少了,可三府之地,少说也得两千多官员。
两千多官员,我们上哪儿去找?”
资事堂内。
张知白苦着脸看着赵祯、吕夷简、王曾,低声说着。
吕夷简和王曾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赵祯瞥了三人一眼,不轻不重的道:“现在你们不埋怨朕列土封王了吧?照这个趋势下去,朝廷选官的速度,都赶不上疆土扩张的速度。
朕要是不列土封王,他们就得自立。
他们要是不自立,那些蛮夷就会重新崛起。”
吕夷简和王曾闻言,眉头皱的更紧。
张知白苦笑道:“也不用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了。现在朝廷选官的速度,已经赶不上疆土扩张的速度了。
就算朝廷现在停下脚步不扩张。
朝廷选官的速度也赶不上。
随着我们新增的疆土不断的汉化,府、州、县等各级衙门也在逐渐的完善。
需要的官员数量也在不断的增添。
月前坐镇河西的李迪来信,奏请朝廷给河西派遣三百官员,完善河西的府制。
李迪称,河西的西凉、肃州等地,在经过了数年的教化以后,当地百姓已经彻底习惯了我大宋律法的管束。
新生的那些孩童,在蒙学的教导下,已经习惯了写汉字,说汉话。
河西一些地方,如今已经跟我大宋其他地方无异了。
必须要完善各地衙门。
王随坐镇的兴庆府那边,东平府和西平府,还有银州、夏州等地,情况跟李迪河西的西凉和肃州差不多。
王随很早以前就奏请朝廷结束当地的军管,恢复民政。
所以兴庆府那边还需要大批官员。”
王曾听完了张知白的话,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我若是所料不差的话,赶到年底,东海女直和韦室所占据的疆土,也会成为我大宋的疆土。
到时候需要的官员更多。”
东海女直和韦室所占据的地方,细分的话,大致相当于大宋四府之地。
大宋最初并没有将东海女直和韦室占据的地方,定为必征之地。
可打的太快了,一不小心就杀过去了。
既然打了,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依照如今进入到东海女直和韦室的大宋兵马的数量和强横程度。
东海女直和韦室占据的地方,最后必然会落入到大宋手里。
所以大宋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吕夷简在听到了王曾的话以后,终于开口了,“我们早就在做准备,可是没想到辽人那么不经打。
我们选拔官员的速度,完全赶不上辽人败退的速度。”
赵祯无奈的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现在先将寇季所需的三府的官员配备齐全再说。
其他的地方等打下来再说。
至于河西和兴庆府等地奏请增添官员的事情,让他们再等等。”
吕夷简皱着眉头,沉吟道:“我大宋倒也不是凑不出官员,关键是新征之地归于军管以后,对底层官员需求锐减,可对中层和上层官员的需求并没有减少。
底层官员还要,可以破例从民间的一些读书人中间选用。
再不济从小吏中再抽调一批人也行。
可中上层的官员,就没办法破格选用。
只能从朝廷现有的中上层的官员中抽调。”
最难的就是从中上层的官员中抽调的问题。
大宋目前的官员,已经经过了好几次抽调了。
如今各级衙门已经精简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再抽调,会出事。
王曾沉声道:“我们不从朝廷抽调官员,难道让寇季自己想办法给新得的三府之地配备官员吗?”
“不行!”
吕夷简果断开口。
真要让寇季给新得的三府之地配备官员,那新得的三府之地,以后恐怕就会成为寇家的自留地。
寇季如今权势已经大的惊人了。
再给寇季增砖添瓦,寇季自己不反,他手底下的人也得反。
王曾沉声道:“我自然知道不行,所以我们即便是咬紧牙关,也得想办法把寇季要的官员给凑齐。”
吕夷简沉默了一会儿,道:“太学和国子监的一些博士,可以适当的抽调一些。六部和其他衙门里的副官,也可以抽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