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1562节

  范仲淹重重的点头道:“苏洵说,秋粮入仓的时候,每日往返渤海府的商船,有数百条大船。

  能征收到的商税多达数万贯。

  朝廷若是在渤海府港口设立税所的话,每年少说能收三百多万贯的商税。”

  辽地的百姓如今都是一个个小地主,他们在辽地罪籍百姓的帮助下,每年能耕种数量庞大的土地。

  他们土地上产出的,他们根本用不了多少。

  大部分都换成了钱和物。

  所以无论是粮食出售,还是购买货物,数量都极大。

  而渤海府的港口,是目前为止,辽地唯一一处可以减免赋税的地方,也是辽地唯一一处港口,自然吸引商人们。

  毕竟,走水路虽然慢,但是成本极低。

  同样一批粮食,走陆路的话,需要大量的骡马、木车、人手,以及人吃马嚼的花费,一路上过关过卡也需要花费。

  走水路的话,一条船,一批划船的人就够了,所需要花费的也只是人吃的一些粮食,其他的什么花费也没有。

  要知道,在赶路的时候,骡马吃的比人多,有时候吃的还比人金贵。

  碰到难行的道路,还容易出现极大的损伤。

  行船同样有损伤,但机率却远远比行路小。

  所以,苏洵在渤海府设立的港口,绝对是商人们最喜欢,也是商人们最愿意去的地方。

  一个涉及到上千万人生意的港口枢纽,每一岁的商税税收,自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苏洵预估了三百万贯,都是保守估计。

  毕竟,辽地可是有许多让人眼馋的奢侈品存在,奢侈品往往重量轻,价值大,能收到的税,自然也就多。

  比如辽地的人参、东珠、奇珍异兽的皮毛、珍贵的木料等等。

  有人或许会质疑,说辽地拥有财产的百姓只有大宋百姓,罪籍没有财产,所以不参与买卖,拉动不了消费。

  那只能说你小看了大宋百姓对劳动力的重视。

  在大宋,特别是农忙的时候,牛、马、骡子等,吃的都比人好。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农忙的时候要是吃的多了,其他人很有可能就得饿肚子。

  大宋百姓要用那些罪籍耕种,就一定会让他们吃饱穿暖。

  一些百姓说不定还会给他们提供生儿育女的机会,让他们为家里增添劳动力。

  甚至,有心善的百姓,会把那些为自己家出死力的罪籍当成自己人看。

  所以他们中间肯定有不少人会花费钱财,为那些罪籍购买很多日用的东西。

  在他们彻底成为地主老财之前,他们会对自己手底下首批的功臣们保持相当大的善意。

  唯有在他们成为了地主老财,享受到了剥削的利益以后,他们才会进入到剥削的层面上。

  所以苏洵预估的三百多万贯的税收,只会多,不会少。

  就是如此巨大的一批财富,朝廷居然视而不见?

  是朝廷飘了?

  还是户部的人飘了?

  寇季长吁了一口气道:“此事确实是朝廷不对……”

  范仲淹见寇季认可了朝廷不对,就继续道:“学生为了让陕西府的百姓富起来,在陕西府设立了许多作坊。

  为了避免陕西府的豪门大户借着商税收税权,打压百姓们赖以生存的作坊,学生奏请在陕西府设立税务衙门,收回豪门手里的商税收税权。

  可朝廷居然以无此先例,将学生给回绝了。

  甚至下发文书给下官,让下官别带着百姓们操持贱业,让百姓们回去安心务农。

  他们要是有田耕种,更从田里得到一切,能借着田里出产的粮食吃饱穿暖,学生又干嘛费心思让他们去操持贱业?

  难道学生不知道在我大宋,商籍远远低于农籍吗?

  他们都吃不饱了,要占山为王了,要聚众造反了?

  还提什么商农的,有意义吗?

  难道他们沦为了土匪,朝廷才会意识到他们吃不饱?”

  寇季叹了一口气,幽幽的道:“此事也是朝廷不对……”

  范仲淹又道:“古蒙府那边,张方平奏请朝廷从河西府调拨一批树种过去,想效仿李公,带着古蒙府的百姓们一边种树、一边耕种。

  可朝廷居然让张方平自己和李公协商。

  李公告诉张方平,河西此前经历大战,许多树木被毁坏一空。

  无偿给张方平提供树种的话,百姓们恐怕不乐意。

  所以让张方平多多少少拿一些东西给他,他也好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可张方平所在的古蒙府穷的叮当响,他出身又不好,自己垫钱都做不到。

  张方平是在为朝廷做事,不是在为自己做事。

  如此小钱,朝廷都不愿意出,让张方平自己去想办法。

  若不是文彦博出面借给了张方平一些钱财,张方平恐怕要带着古蒙府的百姓出去抢了。

  他要是真这么干了,朝廷得了利,古蒙府的百姓也得了利,可他自己就要被斩首示众。

  因为他未经朝廷许可,率领百姓外出为匪,当斩首。”

  寇季缓缓闭上了眼,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睁开眼,开口道:“朝廷需要忠臣良将,也希望治下全是忠臣良将,但遇事都往下面推,忠臣良将们恐怕都被逼成逆臣了。

  此事是朝廷不对。”

  寇季说完这话,看向了范仲淹,道:“还有要说的吗?”

  范仲淹长叹了一声,道:“要说的太多了,能举的例子也多不胜数。学生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学生等人现在就等着先生您振臂一呼,也好跟随在您麾下,干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

  寇季张了张嘴,刚要开口,就听范仲淹又道:“您要是迟迟不振臂一呼,那学生们当中,会有好几个辞官……也有人会自己上!”

  寇季瞬间把到了嘴边的话吞回了肚子,然后瞪了范仲淹一眼,没好气的道:“你先生我才而立之年,距离入墓,还有数十年。

  我还没死,你们就想代替我做棋手,你们是不是想的有点多?”

  范仲淹低声一笑,“先生若是不出头,学生们只能冒犯了。当年先生在河西教导学生等人的时候,可是说了。

  先生您最奉行的就是庸者下能者上的信条。

  学生们比先生不如,但是比其他人可强不少。”

  寇季挑眉道:“这么自信?”

  范仲淹缓缓挺直腰板,毫不客气的道:“学生等人不敢说比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厉害,但学生等人敢断言,学生等人比现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更了解大宋。”

  寇季笑眯眯的道:“比我也了解?”

  范仲淹迟疑了一下,低声笑道:“学生等人比先生更擅长治理地方。”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们啊,就是欺负我没有外任的经历。但是真要比起治理地方,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范仲淹笑了一下,没有说哈。

  寇季唏嘘道:“虽然朝堂上衮衮诸公不如你们了解地方,但朝堂上衮衮诸公还是存在优点的。

  遇到大事,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会稳如泰山,而你们却未必。

  就像是苏洵,当初我擢升他为渤海府知府,他居然不敢要。

  最后还是跟我索要了一个包拯,才勉勉强强赶去赴任。

  文彦博、张方平、韩琦等人资历都太浅。

  即便是如今进入到了汴京城为官,也很难镇得住手下一帮子官员。

  你们所有人当中,也就是你资历够格。

  朝堂上为官,不光看本事,也得看资历,看功劳。

  若是你们一个个寸功未立,也没多少资历,只是凭着本事入朝,上面的人或许不会说什么。

  可下面的人肯定不服。

  你觉得你本事不低,下面的人也觉得自己本事不低。

  难道朝廷要在下面人不服你的时候,给你们摆一张擂台,让你们撕杀一场?”

  范仲淹听到此话,没有言语。

  若是以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一句‘有何不可’,可现在他不会这么说。

  因为朝堂上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关系到千千万万黎民的生计。

  朝廷摆一张擂台,让两个官员撕杀,一教高下,看似能为朝廷选出贤才。

  可底下的百姓呢?

  他们是儿戏吗?

  他们是一条条性命,不是谁赌桌上的筹码。

  亦不是可以拿来供人较量的。

  但凡是能把百姓摆在赌桌上的人,心里大多都没有百姓。

  心里没有百姓的人,凭什么当百姓的父母官?

  寇季见范仲淹不言语,就知道了范仲淹已经理解了他的话,他感慨着道:“人心里一定要有敬畏,官员们心里更应该有。

  官员们心里的敬畏不是官家,而是百姓。

  所以你们自信一点,我很欣赏,但一定不要拿百姓的性命当作儿戏。

  你入朝为官可以,但是他们还欠缺一些。

  还得历练。

  像是苏洵,少说也得给我任职两任知府再说。”

首节 上一节 1562/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