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1637节

  寇季看着两个一脸懵逼的小家伙,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他大笑着起身离开了院子,留下了苏氏两兄弟大眼瞪小眼。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虽然时间长了些,可报仇的感觉真爽……遥想当年,一片《水调歌头》差点要了老夫半条命……如今总算是报复回来了……我大概是深受此害的所有人当中,唯一一个报复回来的吧?

  哈哈哈……”

  寇季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心情愉悦的顺着廊道入了后院。

  苏家兄弟一蒙蔽就是三日。

  苏家兄弟到了竹院里以后就住下了,当天傍晚苏洵就让人将两兄弟所需的一切送到了竹院。

  为了方便照顾两兄弟,苏洵还送了一个奶娘和一个丫鬟入了竹院。

  苏家兄弟足足用了三日,抄写好了寇季要的十遍《蜀道难》。

  苏景先还好,早早的就完成了。

  苏轼年幼,写字像是狗爬的,歪歪扭扭,写起来还十分费劲,所以耗费了三日。

  眼看着苏轼憋着小嘴,小脸通红的捧着抄写的《蜀道难》送到了自己面前。

  寇季就忍不住想笑。

  寇季大马金刀的坐在书房内的座椅上,随手从苏轼手里拿过了苏轼抄写的《蜀道难》,翻看了一遍,绕有深意的瞥了苏景先一眼。

  苏景先脸色一白。

  苏轼毫不畏惧。

  寇季幽幽的道:“照顾幼弟是好事,但是用错了地方……”

  苏轼抄写的几篇《蜀道难》当中,有几篇是苏景先写的。

  虽然苏景先已经极力的在模仿苏轼狗爬的字了,可仿的就是仿的。

  能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寇季。

  苏景先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寇季自顾自的继续道:“你苏家家学也算是严谨,无论是你爹,还是你娘,都是饱学之士。你爹和你娘应该教导过你仁、义、礼、智、信。

  你年纪虽小,悟不到里面的深意,但是其中一些浅显的东西,你应该能稍微知道那么一些。

  所以,不守信的东西你应该不会做。

  除非你觉得此事不公。

  你是觉得我罚苏轼抄写十遍《蜀道难》,过于苛刻,才出手帮忙的对不对?”

  苏景先迟疑了一下,依旧没有言语。

  寇季笑着道:“但你有一点没考虑进去,那就是我并没有限制时间。也就是说,他三天写完也罢,十天写完也罢,只要是他自己写完的,就算过关。”

  苏景先惭愧的垂下头,低声道:“翁翁,我知错了……”

  寇季满意的点头,“知道错了就是好孩子,不过犯了错,就得受罚。杜牧的《阿房宫赋》抄写十遍。”

  苏景先仰起头,愕然的盯着寇季。

  寇季眉头一挑,笑眯眯的问道:“觉得我的惩罚重了?”

  苏景先一脸犹豫。

  寇季笑着道:“有什么话就痛痛快快的说,在我这里,没有什么忌讳。”

  苏景先闻言,咬着牙,像是下了什么大决心似的,对寇季道:“家母说了,读书写字,当观其形,会其意。囫囵吞枣,没有半点用处。”

  寇季哈哈大笑,“是个有胆子的小家伙。但是我并没有教授你们读书写字。我只是在惩罚你们。

  你身子骨弱,苏轼又年幼无知。

  我打你们,你们未必守得住,骂你们,你们也未必听得懂。

  所以只能让你们抄书,以示惩戒。”

  苏景先见寇季是一个愿意跟人讲道理的人,也就放开了一些,盯着寇季道:“翁翁,我和舍弟初次见您的时候,犯了什么错?”

  寇季伸手在苏轼拿嘟着嘴的小脸上捏了一下,笑着道:“不尊长辈,够吗?”

  苏景先对寇季一礼,没敢再多言。

  寇季在苏轼快要哭了的神情中,放开了苏轼的小脸,看向了苏景先笑道:“我其实犯不着跟一个无知小儿计较。但你们的父亲既然将你们送到了我门下,那我就得教一教你们规矩。

  大道理,我现在告诉你,你也未必听得懂。

  但是你只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在大宋,规矩很重要。”

  说话就,寇季招了招手,身边的丫鬟捧着一个盘子到了寇季面前。

  盘子里有一块通体雪白,四四方方的润玉,还有一块翠玉雕琢的乌龟。

  寇季拿起了四四方方,通体上什么也没有雕刻润玉送到了苏轼手里,拍着苏轼的小脑袋笑道:“你这个小家伙,入我门下,就要做到克己复礼,最重要的是交友要交良友,对女子要爱护。

  以后别学汴京城里的那些无耻老贼,开什么无遮大会,将姬妾送人。

  不然,我这个当翁翁的就让你入宫去陪陈琳。”

  苏轼如今还是一个四岁的无知小儿,哪里懂得这些。

  见寇季给他一块润玉,想都没想就拿到了手里。

  苏景先站在一旁,狐疑的看着寇季和自己的弟弟,不明白寇季为何要让他弟弟爱护女人。

  更不明白寇季为何会吓唬他弟弟。

  寇季感受到了苏景先的目光,笑眯眯的看向了他,“世人皆赞我有相认之能,却不知道我也懂相面。

  你弟弟满脸桃花,以后恐怕要欠下不少风流债。

  为了我门下不露出什么丑闻,我只能先警告他一番。

  他现在还不懂,所以你得帮他记着,等大了再告诉他。

  你也得盯着他,十八岁以前,不许他胡来。

  不然我真的会送他入宫去陪陈琳。

  相信你爹还不敢为了此事跟我翻脸。”

  苏景先神情僵硬的点点头。

  某两个正在书房一角读书的人,听到了寇季一席话,心里拔凉拔凉的。

  寇季伸手从丫鬟拖着的盘子里取过了玉龟,递给了苏景先,在苏景先恭恭敬敬的拿过了玉龟以后,寇季一脸慈爱的道:“我对你没什么约束,只希望你可以活的长长久久。”

  苏景先赶忙低下头,道:“多谢翁翁……”

  寇季感慨道:“昨日大医官已经给你看过了,说是在娘胎了伤了根本,四岁的时候又得了急症。虽然被治愈,但是却落下了病根。

  你得服药一年,才能治愈病根。

  服药四载,才能补回元气。

  但你即便是补回了元气,也会比别人羸弱,难以长寿。

  所以你要照料好自己。

  我也会想办法再帮你觅得神医,看看能不能根治你。”

  苏景先能感受到寇季是真的在为自己的身子骨操心,所以再次恭恭敬敬的向寇季施礼。

  寇季在他们离开的时候,叮嘱道:“你们记住,你们虽然入了我门中,我也会教你们,但你们并不是我的学生。”

  父子同科、父子同师,在民间其实不算什么,有可能还会被传为家话。

  往往,父读书离开了学堂以后,子入学堂,面对教育过他父亲的先生,也会以先生相称。

  但是寇季身份不同,所以要注重一下辈分。

  除此之外,寇季还有别的用意。

  那就是不让苏氏打上太多自己的烙印。

  他一家收一个学生没什么,可是一次性在一家收两三个。

  那这一家以后就只能跟着他搬去韩地,不可能再留在汴京城。

  纵然死皮赖脸的留下,朝廷也不会重用。

  虽然没有人规定寇季得收几个弟子,收的弟子得是什么成分。

  但为了苏氏的人着想,有些东西寇季还是得守一下的。

  别看现在满朝文武对寇季尊敬有加,寇季的那些门生们对寇季也十分遵从。

  但寇季一旦离开了汴京城,去了韩地。

  身份立马就转变了。

  他们对待寇季的态度也会跟着转变。

  若是有人想要消除寇季在大宋的痕迹,那么寇季一些亲近的人就很容易被人针对。

  如果寇季让苏景先和苏轼称呼他为先生的话,那他们父子三人一旦出现在了朝堂上,立马就会成为别人的靶子。

  别人家里,寇季只收一个。

  你家,寇季一共收了三个。

  你是不是寇季最忠实的门徒?

  只要被定性为寇季最忠实的门徒,寇季离了朝,他们还能好?

  比如薛居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薛居正离开了中枢以后,门生故旧立马被人针对。

  从而导致了薛居正死后,儿孙被人欺辱,都没人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朝堂,就是一个厮杀场。

  里面的情谊少的可怜。

  寇季在正式的收了苏景先和苏轼入门以后,就打发他们出去玩了,他自己坐在书房的座椅上,随手拿了一本书观看了起来。

  期间,王安石为他添了四次茶水,赵润到了以后,跟王安石和曾巩低声嘀咕了一会儿,也殷勤的为寇季添起了茶水。

  眼看着刚放下还没有放稳的茶水要被端走,寇季忍不住放下了手里的书,叹了一口气道:“你们三个小家伙,半个时辰,轮番给我换了十次茶水,一口也没让我喝,几个意思?”

首节 上一节 1637/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