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222节

  再加上刘娥自己,三个人一起对付寇准的话,寇准会很吃亏。

  然而,寇季还没有开口,李迪率先出班奏请道:“臣以为,刑部尚书王曾,当晋为参知政事。论资历、论功绩,王曾都不弱于吕夷简。而王曾此前又出任过参知政事。眼下官家年幼,应当需要王曾这样的老臣辅佐。”

  李迪话音落地。

  王曙等人纷纷出班表示赞同。

  随后,满朝文武先后出班奏请,又推举出了王钦若、李迪、王曙等人,参与角逐。

  满朝文武就参知政事人选,展开了一场讨论,从早上一直讨论到了中午,也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寇季站在原地权衡了许久,最终站出来,奏请道:“臣以为,参知政事人选,非左仆射向敏中莫属。”

  寇季之所以推荐向敏中,也是权衡再三以后的结果。

  官员们推举出来的人有王钦若、李迪、王曙、王曾、吕夷简五人。

  王钦若此人是个老狐狸,虽说他没有投靠刘娥,可他上位以后,难保不会在赵元俨支持下,成为朝廷里的另外一个山头。

  王钦若本就跟寇准不对付。

  若是让他在朝堂上立了山头,注定会成为寇准的对手。

  寇准若是年轻,那倒也不用担心他坐大。

  可寇准如今年事已高,处理政务已经开始力不从心,背地里还要跟刘娥勾心斗角,每天都身心俱疲的。

  再加上一个王钦若的话,寇准很容易在双方夹击中倒下。

  所以王钦若不能入内庭任职参知政事。

  李迪刚被罢黜了参知政事,很难立马再出任参知政事,就算要出任参知政事,也得等个三五年。

  况且李迪如今掌握着户部,户部又刚从提刑司手里夺下了一些权力,如今正需要李迪这样的人坐镇,李迪还离不开户部。

  王曾如今任职刑部尚书,一个刚夺到权力的实权衙门,如果他离开了刑部的话,别人很有可能会趁机摘桃子,所以王曾也不能动。

  王曙纯粹是被提出来凑数的。

  他资历不够,而且寇准如今身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位,翁婿二人一起当宰相的话,必然会被人诟病。

  吕夷简是刘娥的人,寇季自然不会看着他坐在参知政事的位置上,给寇准去造成麻烦。

  算来算去,有资格出任参知政事,又不会有太大阻力的人选,唯有向敏中。

  向敏中虽然跟寇准交好,可他并非是寇准的人。

  以他的身份、地位、资历,除了官家以外,没人能让他俯首。

  他既不是寇准的人,也不是刘娥的人,反而更容易在这种斗争中取胜,坐上参知政事的位置。

  所以寇季才会出声,奏请向敏中担任参知政事。

  寇季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看向了他。

  林特当堂嚷道:“向敏中已经老了,纵然出任参知政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寇季淡然笑道:“据我所知,你的身体状况,跟向公的身体状况不相上下。向公出任参知政事,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你担任工部尚书,就有心有力了?

  向公曾经三番五次上书乞骸骨,皆被先帝婉拒。

  你却连一道乞骸骨的奏疏也没有上过。

  似你这般尸位素餐,贪恋权位之人,有何颜面去批判向公?”

  “你!”

  林特指着寇季直瞪眼。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我若是你,就应该辞官回乡去养老,免得被人说我占着茅坑不拉屎。”

  “够了!”

  刘娥见林特说不过寇季,出声道:“朝堂之上,岂能说污言秽语。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寇季拱了拱手,不咸不淡的道:“臣寇季,领罚。”

  寇季话音刚落,就听赵祯认真的道:“大娘娘,寇季大病初愈,正需要钱财购买东西滋补身体,您是不是罚的重了?”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瞬间有点不想当官了。

  旁人被罚了俸禄,只能暗自垂泪,回到府上以后,还得写一封奏疏仍进宫,夸赞朝廷罚的好。

  寇季被罚了俸禄,还没落实呢,赵祯就开始回护了。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换做是别人,要是说出这番话,恐怕能被满朝文武喷到自闭。

  偏偏赵祯年龄小,任何话都可以当成是童言。

  童言无忌。

  任何话都不能当真,当真了你就输了。

  纵然你在朝堂上把赵祯喷的哑口无言,传到了民间,也不会落下什么好名声。

  闲着没事,去跟一个孩子较劲,你还真是出息了。

  当然了,你也可以拿赵祯官家的身份辩解。

  但同样苍白无力。

  赵祯这个官家真要是有决断力,那还要寇准、刘娥这两位摄政干什么?

  刘娥听着赵祯为寇季说话,银牙咬的咯嘣响。

  从赵祯维护寇季的话里不难感觉出,赵祯已经逐渐的在脱离她的掌控。

  但她却没办法去制止这件事。

  宫里有李太妃,宫外有寇准。

  有这两个人撑着,她做不到完全掌控赵祯。

  虽说李太妃手里没有一点儿权力,但她是赵祯生母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

  她好不容易跟赵祯凑在一起,自然事事向着赵祯,经常帮赵祯说话,刘娥有心为难她,都做不到。

  李太妃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甭管是谁做的,朝野上下都会觉得是刘娥干的。

第0196章 张华入京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娥不仅不能伤到李太妃,还得小心翼翼的供着。

  偏偏李太妃这女人,是个宠儿子的狂魔。

  事事顺着赵祯,向着赵祯。

  赵祯一旦做错了什么,刘娥刚一训斥赵祯,李太妃就找上刘娥一个劲的认错。

  弄得刘娥现在都不敢大声训斥赵祯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平日里只敢在背地里跟寇季传信的赵祯,越发放肆了,居然会在垂拱殿上,一味的回护寇季。

  刘娥有心训斥赵祯,可一想到出了垂拱殿,李太妃就会找上自己,可怜巴巴的在她面前一边讨饶,一边垂泪,她就放弃了训斥赵祯的想法。

  刘娥咬着牙,沉声道:“哀家会从宫里挑一些补品,给小寇爱卿送过去。”

  赵祯闻言,满意的笑了,还冲寇季眨了眨眼。

  寇季见此,哭笑不得。

  满朝文武瞧着寇季得了便宜,还苦着脸装乖巧,心里恨的牙痒痒。

  寇准见此,也有些看不下去了,他咳嗽了一声,淡然道:“参知政事人选,尚有争执,诸位回去以后,再议一议,老夫也会跟娘娘议一议。等到议出了合适的人选,再做定夺。”

  寇准下了定论,此事在朝堂上也就不需要再议论了,等到各方角逐,最终角逐出两个候选人以后,再议论也不迟。

  参知政事的人选问题揭过以后。

  又有朝臣先后奏事,多是六部和提刑司争权的遗留问题,以及各番邦属国的回礼问题。

  到最后的时候,王曾上书,奏称,淮南、江浙一带,出现了饥荒,希望朝廷早作定夺。

  只是此事在满朝文武眼里,似乎都没有争权和给番邦属国回礼更重要,所以最后只得到了一个着淮南、江浙一带各地衙门密切关注灾情的定语。

  下了朝以后,在刘娥黑着脸的情况下,赵祯强留下了寇季,带着他到了宫里,一起去品尝李太妃做的糕点。

  自从李太妃出现以后,赵祯身上少了不少刻板,多了一些孩童该有的欢乐。

  赵祯带着寇季在宫里盘桓了一圈,细细的数了一遍李太妃在刘娥面前回护他的事情。

  听得出,李太妃跟赵祯的感情不错。

  最后,赵祯带着寇季到了自己的宫里,把李太妃做的糕点拿出来给寇季吃。

  李太妃在赵祯回宫以后,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赵祯身边。

  屏退了那些伺候赵祯的宦官、宫娥,她亲自动手,伺候赵祯。

  赵祯一手搂着李太妃,一手捏着糕点,再看着寇季陪在自己身边,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他小嘴吧嗒吧嗒的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说着话,就没停过。

  寇季陪着赵祯说了会话,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武艺上。

  赵祯叼着糕点说:“娘娘说,朕年纪还小,不适合习武,容易伤到自己,所以让朕别习武了。”

  寇季瞥了一眼在一边一脸宠溺的看着赵祯的李太妃,沉吟道:“李太妃怕官家习武,伤着自己?”

  李太妃听到这话,埋怨道:“官家每次习练完了武艺,总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他本就是大宋最尊贵的人,犯不着为了习武去吃苦。

  他要是想要,天下习武之人皆可为他所用。”

  寇季皱着眉头,低声道:“所以……官家因此,荒废了武艺。”

  李太妃闻言,瞥向寇季,皱眉道:“本宫怎么从你的话里听出了不悦。”

  寇季拱手道:“不敢……臣只是觉得,习武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臣也没想着官家能练习一身高超的武艺,臣只是想让官家在习武的路途中,学会坚持,学会持之以恒。”

  李太妃眉头一挑,沉声道:“这么说,官家之所以习武,还是你窜所的?难怪姐姐屡劝不止,原来是你在背后捣鬼。”

  李太妃冷哼道:“你们这帮子当臣子的,没有一个好东西。你们总想着让官家按照你们的想法活,想方设法的教唆他。

首节 上一节 222/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