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 第361节
寇季无语的道:“下官是来找官家的。”
向敏中不耐烦的道:“那就跟官家一起……”
话说了一半,向敏中立马意识到了不对,果断闭上嘴。
他瞪了寇季一眼,冷哼道:“那就带着官家一起离开。”
寇季翻了个白眼。
向敏中自己差点说秃噜嘴了,居然还好意思责怪他。
寇季也懒得搭理向敏中,对赵祯眨了眨眼。
赵祯会意,起身对寇准三人一礼,“太师,两位先生,朕先离开了。”
寇准起身还礼。
赵祯小跑着到了寇季身边,带着寇季离开了资事堂。
他二人一走。
王曾脸色难看的道:“真有那小子说的那么严重?我大宋有一半的良田不需要缴纳税赋?”
向敏中叹了一口气,道:“那小子虽然不喜欢守规矩,做事也跳脱,可是在这种国家大事上,从不说谎。”
寇准眯着眼,深沉的道:“是不是真的,派人查探一番就知道了。”
向敏中道:“李迪是户部尚书,户部应该有此前清查天下田亩的存档,让李迪取出来一审阅一番。那小子在吏部用的那一套,李迪也可以用在户部。
彻底把天下田亩清查出来,然后对比每年的农税税入,差不多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王曾重重的点头。
“哎……积重难返啊。”
寇准长叹了一口气,幽幽的道:“老夫就说嘛,当初老夫想要改制的时候,季儿一个劲的劝诫老夫,让老夫不要大刀阔斧的改制。
如今看来,季儿说的对。
这朝廷的弊政,越挖越多,越挖越可怕。
一个比一个可怕,每一个都是亡国的祸种。
若是被老夫一起掀开,只怕大宋会沦为一片焦土,狼烟四起。”
向敏中点着头,感慨道:“历来改制最彻底的,就是改朝换代……”
“……”
寇准三人在资事堂里说着大逆不道的话。
寇季在资事堂外同样说着大逆不道的话。
他跟赵祯出了资事堂以后,二人在宫里找了一座小花园,并排坐在了花园的台阶上,寇季张嘴就忽悠道:“官家,我帮你建了一支亲军。”
赵祯瞪直了眼睛,盯着寇季,显然是被寇季的话给吓到了。
建立亲军?
那是随便能建的吗?
那是赵祯亲政以后才能独享的权力。
如今他没有亲政,想要建立亲军,不仅要征得寇准的同意,还得征得满朝文武的同意。
这话要是传到了朝堂上,满朝文武的唾沫星子能把他们两个人淹死。
寇季在赵祯直愣愣的眼神中,又道:“人数不多,只有两千人……”
赵祯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他瞥了寇季一眼,埋怨道:“差点被你吓死……”
只有两千人的亲军,那倒不是什么大事。
大宋别的不多,就是兵马多,凡事兵事调动,抬抬手、跺跺脚,那都是上万人。
两千人的兵马,没有几个人会当回事。
真要是传到了朝堂上,满朝文武也只会认为这是寇季在跟赵祯胡闹,顶多喷他们二人几句,但不会揪着不放。
了解的事情的轻重以后,赵祯追问道:“人在哪儿?”
寇季立马道:“人在保州!”
“保州?”
赵祯先是一愣,随后拉下脸,目光幽幽的盯着寇季,埋怨道:“寇季,朕是不是很好骗?”
寇季暗自思量着赵祯为何会有这个想法,嘴上却说道:“没有啊……”
赵祯瞪着眼道:“你当朕什么都不知道?你关注着保州,朕也关注着保州。保塞军里退出来的两千青壮,分明是给你养马去了,跟朕有什么关系。
你还好意思说他们是朕的亲军。
他们要真是亲军,也是你的亲军,不是朕的亲军。
朕要是信了你的话,帮他们谋一个亲军的名头,那朕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子。”
寇季闻言,有些愕然,他没料到赵祯对保州的保塞军如此关注,居然知道保塞军的一切变动。
这下不好忽悠……不好劝说了。
寇季换上了一张苦瓜脸,道:“那官家你可就冤枉我了。我一介文臣,要亲军做什么?况且,他们帮我养马,还不是在帮你养马。
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那些马还不是你我二人共有的。”
赵祯愣愣的道:“那些马里还有朕的马?”
寇季立马道:“那可不……普天之下有什么东西不是你的?”
赵祯沉吟道:“你这么说也对,李先生曾经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宋的人和东西,都是朕的。”
寇季立马点头。
赵祯思量了一下,皱眉道:“可朕还是觉得不对。”
“有什么不对的?”
“他们退出保塞军军籍,是为了帮你养马。他们从一开始效忠的就是你,而不是朕。朕若是帮他们谋一个亲军的名头,以后你万一带着他们做什么坏事,岂不是要怪到朕头上?”
“我是那种人?”
“太师说过,为君者,就得时时提防臣子,避免被臣子蒙骗。朕知道你不会带他们做坏事,可其他人呢?你我皆在汴京城,距离保州有千百里之遥,他们要是被坏人利用,你我也鞭长莫及啊。”
“那……要不让杨文广征兵的时候,多征两千人?让他们一起宣誓,效忠官家,然后让他们一起去养马?”
“就这么定了!”
赵祯痛快的决定了。
寇季却有些愕然的愣在原地。
他还真以为赵祯是在顾及底下人作祟,蒙骗他。
搞了半天,这小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没得到好处,什么也不肯答应,得了好处以后,立马答应。
“官家,你学坏了……”
寇季吧嗒着嘴感叹。
赵祯灿烂的一笑,道:“朕也是跟你学的……”
寇季狐疑的挑起眉头。
赵祯解释道:“朕前日在太后的寝宫撞见了刘从美,他向太后讲了一见趣事。说是他弟弟惹了祸事,刘府上下急的焦头烂额,却没有办法解决,刘府的人找到了你头上,你向刘府讨要了十万贯钱财的债务,帮他们解决了祸事。
太后说你唯利是图。
朕却觉得你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赵祯说完这话,笑眯眯的看向寇季,问道:“朕说的可对?”
寇季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看赵祯,随后目光狐疑的落在了赵祯背后不远处的陈琳身上。
这小子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聪明了,是谁给灌顶了?
陈琳从寇季的目光里瞧出了询问的意思,淡淡的说道:“官家近些日子可没闲着。自从你把那些需要调任的官员名单递给了官家,满朝文武答应了给那些人升官以后,官家就让奴婢派人把他们的底细查了一遍。”
陈琳这么一解释。
寇季就懂了。
毫无疑问。
赵祯在那些官员们身上,看到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八个字。
那豳州知州,拿了新平县令送他的钱财,所以才会在上奏的时候替他粉饰功过。
京兆府内的官员亦是如此。
满朝文武中有一半人点头,赞成赵祯给那些人升官,也是因为有利益挂钩。
寇季突然间有些同情赵祯。
小小年纪,看到那么多肮脏的东西,看到了权钱交易下的人性,也不知道他的小心脏要受到多少煎熬。
“看了那么多,你有何感想?”
寇季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
但话说出口以后,他就有些后悔。
他有种在赵祯伤口上撒盐的感觉。
赵祯扬起小脸,盯着寇季,认真的道:“朕这个皇帝,就该让你来当。”
寇季心头一跳,不明白赵祯为何突然有这种想法。
这种想法虽然很刺激,但也很危险啊……
寇季在陈琳阴测测的目光中,硬着头皮问道:“官家为何会有此想法?”
赵祯双手抱在胸前,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朕想收拾他们,可朕发现,朕什么也做不了。换成你就不一样了,朕相信你一定能把那些人整的很惨。”
寇季愣了愣,干笑道:“可能吧……”
赵祯认真的问道:“你知道朕为何要在保州养两千的人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