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颂

北颂 第991节

  赵祯也有一颗雄心。

  他那一颗雄心若是得不到满足,恐怕会沦为终身遗憾。

  至于赵祯的安危,曹皇后虽然有些担忧,但也没有王曾那么紧张。

  以赵祯的身份,去了战场上,根本没有机会去战场上撕杀。

  西北有多少兵力,她心里也清楚。

  若是有人能在那么多兵马的防守下,伤到了赵祯,那即便是赵祯躲在皇宫里,人家依然能伤到赵祯。

  毕竟,汴京城内的守军,跟西北的兵马没办法比。

  别看汴京城的守军,一个个名头很大。

  论战斗力,也就天武军能看。

  其他的,说不定连边军中的厢军都打不过。

  至于赵祯会不会步他祖父后尘,曹皇后也不担心。

  赵祯祖父,太宗皇帝赵光义,那是真的万万人之上,没人能治得了他,所以他才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战场上晃荡,身中两箭。

  赵祯就不同。

  有寇准同行。

  寇准若是发了威,赵祯一定会服软的。

  别人都觉得赵祯如今十分霸道,可曹皇后这个枕边人却很清楚。

  赵祯的内心,依然是仁慈善良的。

  只不过他将那些仁慈善良藏了起来,不展露给外人而已。

  寇准是在赵祯最孤苦最无助的时候,扶着赵祯一路走过来的。

  在赵祯心里,寇不是臣子,而是一个长辈。

  二人若是对上了。

  赵祯一定会向寇准服软。

  他会服软,不是因为他软弱,而是因为他敬重寇准。

  赵祯在背后,喊过许多朝堂上的老臣为老倌,可唯独没有喊过寇准。

  寇准虽然有逼迫着君王上战场的先例,但绝对不会让君王真的涉险。

  必要的时候,他一条老命舍了,也会保住君王。

  赵祯在交代了曹皇后协理六宫,处理皇家事宜以后,一路往北而去。

  赵祯和寇准走了。

  汴京城却没有因此陷入沉寂,反而彻底的闹腾了起来。

  被赵祯点到的官员,收拾了东西以后,一个个匆匆去追逐赵祯。

  上下虎翼军、天武军,在辎重送到了营地里以后,带着民夫,押送着辎重,也追着赵祯的脚步而去。

  赵祯出京,影响巨大。

  不仅汴京城跟着闹腾了起来,整个汴京城以北,也跟着闹腾了起来。

第0676章 君臣奏对

  赵祯一行出了汴京城十里地。

  赵祯邀请跨坐在马背上艰难前行的寇准坐上龙撵。

  寇准不肯,赵祯只能让人撤去了龙撵,换了一辆寻常的马车,邀请寇准坐了上去。

  赵祯即便换了一辆寻常的马车,马车大的也吓人,像是个移动的宫殿。

  帝王出行有主车一辆,副车数辆。

  为的就是蒙蔽刺客。

  赵祯很少出宫,所以副车动用的次数不多,但宫里负责打理副车的宦官、宫娥,依旧将副车打理的干干净净,崭新如初。

  车内的吃喝用度,一应俱全。

  正逢夏日,艳阳高照,酷暑难耐。

  所以车内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冰鉴。

  冰鉴内的冰块,往外散发着寒气,车内十分凉爽。

  赵祯、寇准二人脱了靴子,光着脚坐在车内毯子上,赵祯一边吩咐伺候的宫娥给寇准准备瓜果,一边小声的安慰寇准,“寇公不必担忧,前方传来的消息十分模糊,寇季也许没事。朕已经派人去确认寇季是否有性命之忧了,相信不久以后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寇准神色凝重的盯着赵祯,沉声道:“官家以为,老臣请官家北上,是为了私情吗?”

  赵祯吩咐宫娥将端来的一盘冰镇的瓜果送到了寇准面前,眨了眨眼,并没有说话。

  寇准见此,继续说道:“老臣的孙儿遇刺,老臣心中自然悲痛。但老臣请官家北上,却并非是因为私情,而是一片公心。”

  赵祯略微一愣,盯着寇准,给了寇准一个愿闻其详的眼神。

  寇准沉声道:“老臣辅佐过三位官家,深得三位官家器重。老臣深知,国事大于家事。燕云之地的战事,如今陷入到了僵局,朝野为此动荡不安。

  如今老臣的孙儿在西北遇刺,西北恐怕也要陷入到一阵慌乱当中。

  在如此情形下,朝廷就不应该继续在战事上耗下去。

  此次借着老臣的孙儿在西北遇刺的借口,官家和老臣怒而兴兵,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赵祯疑惑的看着寇准。

  满朝文武都觉得他北上是一件十分糊涂的事情,为何到了寇准嘴里,变成了一件大好事。

  寇准解释道:“首先是燕云之地的战事,我大宋后方不动,前方有曹玮率兵挡着,辽皇耶律隆绪肯定也不会轻举妄动。

  如今敌我双方已经虚耗了大半年,往后还要耗多久,谁越说不准。

  如此耗下去,恐怕我大宋国库积攒的那些国财,要被耗费一个干干净净。

  到时候,朝野上下恐怕会将吕夷简和曹玮二人当成祸国的奸佞弹劾。

  守在前方的吕夷简和曹玮二人,在满朝文武的弹劾下,心思必然会产生十分大的变化。

  辽皇耶律隆绪若是趁虚而入,吕夷简和曹玮二人未必挡得住。

  一旦吕夷简和曹玮二人在燕云之地兵败,对我大宋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赵祯皱着眉头道:“据朕了解,吕夷简绝对不是一个喜欢坐以待毙的人。以吕家两代人积攒下的门生故旧的力量,还是能跟朝堂上的文武们抗衡一二的。”

  寇准缓缓点头,“官家说的不错,想必官家已经看到了吕家的门生故旧,正在背后帮助吕夷简平息弹劾。”

  赵祯点了点头。

  早在满朝文武就燕云之地的战事掀起弹劾之战的时候,吕家的门生故旧就已经站出来帮吕夷简张目。

  双方递到宫里的奏折,赵祯都看过,所以了解内情。

  寇准见赵祯点头,就继续说道:“可墙倒众人推的道理,官家应该懂得。吕家两代人积攒下的门生故旧的力量,固然强大,可面对满朝文武,还是不够。

  昔年澶渊之盟过后,老臣在朝中的力量,远比吕家两代人积攒下的要大。

  可老臣最终还是落了个被贬出京城的下场。

  满朝文武若是诚心跟吕夷简作对,单凭吕夷简的那点力量,是不可能挡得住的。

  一旦吕夷简和曹玮在燕云之地战败。

  到时候吕家的一些门生故旧,说不定会倒戈相向,去帮着满朝文武,对付吕夷简和曹玮。

  到那个时候,朝野上下所有的官员都在弹劾他们二人,即便是官家有心袒护,恐怕也保不住他们的地位和官爵。”

  寇准如今功成身退,离开了中枢,没办法再次权倾朝野,也威胁不到赵祯的帝位,所以他不怕在赵祯面前说一些犯忌讳的话。

  为了让赵祯看清楚形势,他分析的很透彻。

  赵祯听完了寇准的话,眉头拧成了一团。

  赵祯有心反驳,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墙倒众人推,在大宋朝堂上,是一件十分寻常的事情。

  一个官员遭了难,没有几个人会上去雪中送炭,反而会有许多人上去踩一脚,彻底的将其踩到肉泥了。

  吕夷简和曹玮若是真的到了墙倒众人推的地步,那他还真不一定护得住。

  李迪倒下的时候,他就没能护得住。

  当时有寇季在朝堂上发飙,震慑了一下群臣,才保住了李迪的性命。

  可如今寇季生死不明,没人帮他震慑一下群臣。

  寇准已经离开了中枢,经常出现在朝堂上,干涉朝政,插手政务,对他们君臣二人都会有所影响,无论是名望,还是威严。

  除非他皇位受到了威胁,不然寇准绝不可能出现在朝堂上帮他震慑群臣。

  寇准此次插手政务,那是因为此次的政务,关系到寇准唯一的孙儿,于情于理,寇准都能插手一二。

  王曾名望和威严上始终差了一些。

  张知白廉洁的有点过分,从而导致了门下依附者少的可怜。

  张知白迟迟没有晋升参知政事,并不是因为功劳不够、资历不够。

  而是他在朝堂上发声的时候,没多少人声援他。

  所以他也震慑不住群臣。

  没人帮赵祯震慑群臣,单凭赵祯一个人的声音,很难压服百官。

  在太祖、太宗、真宗三人的娇惯下。

  大宋朝堂上的官仆们,并不怕主家。

  反而更怕心狠手辣、威望颇高的大管家。

  比起寇准,吕夷简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大管家。

首节 上一节 99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倾南北

下一篇:南宋第一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