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1179节
就在塔海束手无策,沈墨在山上看得惊叹连连的时候。只见下方的蒙古人,已经完成了第二次转向奔射!
这一次,他们的动作更加精准无误,因为西夏军阵地前方的地上,林立着的那些羽箭,已经给蒙古骑兵提供了最好的安全坐标!
沈墨看着下方正在进行的这场激烈的对射,此时此刻,他对西夏军的胜利已经一点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目前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些蒙古人的骑射技术,以及灵活巧妙的战术,几乎不会给西夏人以任何翻盘的机会。
更何况,即便是西夏人现在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势,他们也不可能追得上这只来去如风的蒙古大军!
……
随着第二轮齐射过后,只见蒙古人再次拨了马头,向着西夏阵营冲锋而来,准备进行第三次奔射。
这时候,西夏军的军阵终于做出了反应!
在西夏的中军,两个兵种几乎同时开始迎着蒙古人的兵锋,向前迅猛突击!
排在前方的四排铁鹞子军,在经过蒙古人的大量杀伤之后,还留存下了接近四分之三的兵力可以使用。
他们在领军大将塔海的命令下,这些具装铁骑的马蹄隆隆的向前,开始了对蒙古军阵一往无前的冲击!
而与此同时,始终处在具装铁骑后面的西夏轻骑兵弓箭手,也在迅猛的向前突进!
西夏大将塔海的意图非常明显,他要利用具装铁骑的冲击力,迎面冲散蒙古军队的军阵。
同时,他命令轻骑兵弓箭手向前,进入弓箭射程,以密集的箭矢对具装铁骑发起强有力的支援!
沈墨看到这里的时候,他却在一瞬间,猛的皱起了眉!
西夏大将塔海这一次的战术调动,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却让沈墨的心里觉得异常不妙。
因为西夏这一次的战术举动,实际上是被迫做出来的,这是他们在蒙古骑兵的逼迫之下,采取的被动行为。
如果要是这样的话,西夏军队的这一次战术机动,能够获得多大的成效,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果然,下面发生的情况,恰恰证实了沈墨的担心。
只见西夏的军队脚下尘烟翻滚,开始集群向前冲锋的一刹那,正在向前迅猛冲杀的蒙古骑兵,却在顷刻间队形一变!
他们这支蒙古万人队,就在刹那之间提前一分为二,变成了两队骑兵。
他们居然毫不理会前面的具装铁骑,而是绕过了这支西夏铁鹞子。一左一右分别向着西夏军阵的两面侧翼狂奔而去!
“什么?居然不管那些铁鹞子?”
当沈墨看到了这一幕之后,他差点惊奇的把手上的望远镜扔到一边去!
要知道,西夏铁鹞子人马皆着重甲,一旦等他们跑起速度来,天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拦得住他们!
就在沈墨惊疑万分的时候,只见排成了四列横队,向前迅猛冲杀的西夏铁鹞子。已经和两翼分开,直接插向侧翼的蒙古骑兵擦肩而过。
随后,就见这支西夏具装铁骑,一往无前的向着蒙古大军的本阵冲了过去!
第1186章:四海纵横应无敌、铁鹞折翼、锋镝如雨
此时此刻,分开两翼的蒙古骑兵则是骑在马上,一边奔驰一边拉动手中的角弓,向着西夏铁鹞子后面的轻骑弓箭手展开了进攻!
这一下,沈墨看见双方的阵型,不由得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这些蒙古军,真是了不得!”
此时此刻,沈墨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惊叹了一声。
只见此刻,分开两翼呈纵队形状的蒙古骑兵,和在阵前排成一个长条型阵型的西夏弓箭手,正好形成了一个横过来的“工”字形。
这种阵型,用大舰巨炮时代的海战术语来说,就是那些蒙古人,已经抢占了最有利的T字型阵位!
西夏人的弓箭手为了有效对前方战场进行远程支援,他们的阵型大概有20横列的厚度,但长度却足有一里长!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的整支队伍在经过西夏人的两端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向着西夏弓箭手的阵型两侧射出羽箭。
而西夏那一方,他们中间有五分之四的弓箭手,弓箭的射程却根本够不到蒙古人!
所以一方面,蒙古人能发挥出他们的全部火力,而另一方面,西夏人用来还击的力量却是微弱已极。
也真难得这些蒙古人,他们居然在具装铁骑开始冲阵,西夏弓箭手企图支援的一瞬间,就做出了这样正确的选择!
此时此刻,沈墨已经明白了。
这些蒙古族战士和将领,他们已经经历了数之不尽的战斗。他们每个人对于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都可以在一瞬间做出正确的、有利于自己这一方的反应。
而那些西夏将领却像是一位下了一步之后,看不到后面第二步的棋手。完全不能在对方迅捷如风的动作下,推断出下一步即将产生的后果。
所以西夏人刚才这一步向前突击的决定,顷刻之间就将西夏军陷入了极度不利的境地!
……
此时此刻,只见那些蒙古族骑兵在大量杀伤了西夏人的弓箭手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继续向前冲击。
蒙古骑兵兵分两翼,向着西夏人军阵的侧面,贴着他们阵地的外侧急速奔行过去。
在这一刻,蒙古人的骑兵射出的羽箭就犹如一片锋利的刀片,开始刮削西夏阵地这个苹果的果皮。
只见他们奔行而过的这一路上,奔射而出的羽箭精准的射入了西夏人的阵地,将他们两翼阵地的外围射得一片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随着厚重沉闷的马蹄声敲响,西夏人的具装铁骑,终于冲到了蒙古军阵的前方!
当这些闻名天下的西夏铁鹞子,对了上数万人的蒙古轻骑兵的时候。沈墨的心中暗自想道:“看看这一次,究竟谁是那个最后胜利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