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宋第一卧底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99节

梓潼县距离绵州大概只有300余里,中间还隔着一个魏城县。

伍朝阳带领的这支起义军,毫不犹豫的就绕过了魏城。在三天两夜的行军之后。他们穿过了200余里,来到了一处叫做“马鞍山”的地方。

可是反观对面的那些官军,他们每天只是行军三十里,就要停下来扎营休息。如今他们出了绵州府之后,到现在总共才走了不到百里的距离。

就在伍朝阳下令扎营之后,义军休整了一整夜,随后他们第二天上午继续休整,准备作战。

一直到了中午时分,只见远处烟尘四起,人潮滚滚。

在蜀中崎岖的山道上,一大队官军士兵向这边开了过来。

伍朝阳见状,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披挂战甲,背靠着马鞍山列阵,准备迎击对面的这支官军。

而此时此刻,这些官军一看见他们想要剿灭的那只反贼军队,居然突兀的出现在他们眼前。这些人在猝不及防之间,手忙脚乱的停下了队伍,开始匆匆排列战阵。

这八千官军人数着实是不少,马鞍山下的战场也并不宽阔。

所以等到这支官军勉强列好了阵势之后,队形已经被两边的山势逼迫得形成了一个两边窄,前后长的怪异阵型。

换句话说,在这八千官军里面,能够正面迎敌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到,其他的人就算是原地跳起来,也看不到前方到底打成了什么样!

原本在他们没有排列成阵势之前,在山道上乱哄哄四处乱窜的时候,其实是伍朝阳进攻的最好时机,但是他却并没有让人下令攻击。

伍朝阳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这次的这场战斗,对伍朝阳而言非常重要。

首先,伍朝阳这支队伍还没经过大战的洗礼,严格来说还并不能算是一支军队。所以让他们打打大仗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军队的战斗力快速成长。

其次就是,如果在对方还没有列阵之前就上前攻击,那么义军很容易就会把对方击溃。

在山道之中,对方要是扭头开始逃跑。他们只要跑出百十余里,就可以龟缩回绵州城。

到时候这些逃走的士兵,就会让绵州城立刻警惕起来,加大守城的力度。并且逃回去的官军本身,也会成为守卫城防的战斗力之一。

所以,伍朝阳现在要的是通过大战磨练他的队伍,然后将这支八千人的官军,全歼于马鞍山下!

……

等到对方的阵势列好之后,两支队伍的距离大概是500米左右。

现在的马鞍山下,一边是排列好阵型,严阵以待的三千起义军。另一面是排出了一个酷似棒槌的阵型,仓促应战的官军!

就在这个时候,在伍朝阳的命令之下,义军军阵开始向前移动,以步行速度向着对方的军阵接近!

在伍朝阳的队伍中间,一个个身穿着盔甲的士兵,全都手持着一丈二尺长枪。

他们一边走,一边不住的调整着自己和身边战友的间距。在各战斗小组之间,也尽量保持着互相呼应的阵型。

当这些战士眼看着离面前的官军越来越近,他们的心头也不禁狂跳起来,呼吸开始变得越来越急促!

这个时候,在人群中的战斗组长小麻皮,正咬牙端着枪向前走。

说实话,他也是第一次上阵,心里不免觉得有点发虚。

不过他毕竟是在金谷村里,被伍朝阳带出来的第一批老兄弟。小麻皮本人也曾经用斧头砍杀过官军。所以毕竟他心头的恐惧,还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

只见他一边走,一边注意观察着自己战斗小组的状态。

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手下的那俩组员,脸上都已经紧张得基本没什么人色儿了!

“格老子!有什么可怕的?”

只见小麻皮侧过脸,向着自己的两名组员怒气冲冲的说道:给老子“矮子过河——淹(安)了心!”

“官兵我又不是没杀过,也是两个肩膀担着一个脑壳!老子一斧子下去,脑浆也是哗哗的往外淌!”

只见小麻皮气势汹汹的说道:“别给老子拉稀摆带,记住了一个人头,就是三亩好田!”

“把胸膛给我挺起来,待会打起来注意配合!”

第1390章:惊闻后军起惊雷、官军八千、有来无回

这个时候,不但是他身边那两个比小麻皮年长得多的组员。就连小麻皮身边的一圈人听见了之后,全都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

大家看见这个满脸白麻子的小伙子,如今脸上毫无惧色,大大咧咧的说起他杀官军的事迹。想到了可以世代耕种的军功授田,大家心里不免也都觉得眼前的这些官军,似乎也没什么可怕的!

就在这个时候,眼看着他们两支队伍的距离越来越近。伍朝阳这支义军前进的锋线,已经走进了官军阵前一百米的距离!

眼看着双方再次慢慢的拉近,在60米左右的时候。就见官军的队伍里,随着军官的大声呼喝,一排排的弓箭手举起了角弓,闪亮的箭簇倾斜向上,指向了这支起义军的方向!

就在这一刹那,起义军的队伍里这些士兵们,全身都是汗毛根儿发炸,一股寒意猛然间心头涌了上来!

这成排的弓箭射过来,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说实话,在宋朝一代,民间并不禁绝百姓拥有武器。外面行路的人为了防备盗贼和野兽,手里拿着一把朴刀走路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在大宋朝廷治下的百姓,却有两样武器是不允许民间私藏的,就是铠甲和弓箭。

就是这两样东西的限制,造成了起义军往往即使拥有人数众多的优势,却在和官军的战斗中屡屡失利!

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两样东西,使得起义军既没有远程手段,同时也没有防备弓箭的防护手段。

要知道弓箭这种武器,要想在战阵上射击,准确的命中敌人,没有一两年的苦练基本上想都不要想。

所以大队的起义军士兵,往往手中有了弓箭,杀伤效果也是差的可怜。

反过来说,当官兵用大片的弓箭射向起义军的时候,往往那些壮硕的起义军战士,还没等接近到自己武器能挥舞起来的距离,就被羽箭成片的射杀。因为他们身上根本就没有铠甲!

这是很伤害军心士气的一件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历代的起义军才会在官兵的围剿下屡屡受挫。

首节 上一节 1399/3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颂

下一篇:大明暴力奶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