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1803节
这五万人的红袄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在沈墨消灭了金国军队和李全之后。整个山东东路这个地方就相当于是它一家独大,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和红袄军相抗了!
……
这次俘虏的人员当中,被筛选出来的一万多罪大恶极的凶徒,随即被当场枭首示众,杀得人头滚滚。三万多精兵正式加入了红袄军,使得军队扩充到了五万之数。
至于剩下的六万人,他们则是作为新一批的移民,再次被运往临洮。
在这之后,沈墨带着杨妙真,还有马英、马志远、令飞扬、岳老三、以及她们手下的偏将、副将、队长之类共计两百余人。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红袄军代表团,从草桥镇登船,向通州出发!
……
这一次,沈墨成功的完成了他山东之行,预想的所有战略目标。
山东向临洮移民已经超过百万,早就超过了他的预料。
完颜陈和尚被击败,今后他断然不敢在山东这里继续和红袄军作对,而是十有八九要走上对抗蒙古军队的战场。
整个山东的起义军之中,李全夏全这些害群之马全部被肃清,如今山东境内已经是红袄军一家独大。
这样一来,没有了金兵的侵扰和山大王的抢掠,山东百姓的日子也会轻松一些——其实现在整个山东东路也基本没什么人了。
与此同时,这支红袄军也深深烙下了沈墨的烙印。从今以后,他也可以将红袄军视为自己牢固的同盟。
以杨妙真嫉恶如仇的性格,在将来蒙古兵入侵的时候,他们肆意烧杀百姓的嘴脸,立刻就会引起红袄军的强烈反抗。
到时候山东依靠海边,在沈墨源源不断的支援之下,红袄军立刻就会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抗蒙力量!
到了那个时候,蒙古人进军江南的路线上,一左一右两支侧翼干扰的偏师合击之势,就已经形成。
而且在沈墨看来,他对这支红袄军所能施加的影响力,更是远远比西夏方面依靠项嫦儿,要可靠得多。
……更何况,他还一口气救出了一百多万条人命!
所以这次的沈墨,三四个月来的心血终究还是没有白费。在这盘拯救华夏危亡的棋局上,他又重重地落下了一枚棋子!
……
在船只离岸之际,沈墨独自一人站在船头,看着这片山河壮丽的齐鲁大地,他又轻轻地哼起了那首歌:
“伐木南山,千斤在肩……冲决网罗,历经磨难。烽烟之中,等我归来!烽烟之中,等我归来!”
……
临行时,沈墨带领着四百特战队,在慢慢离岸的军舰上整齐排列,身形英姿挺拔的向着码头方向敬礼。
而码头上五百新上岸的淮扬军教官团,也在岸上齐刷刷的向着船上回礼,为他们送行。
看到这一幕情景,杨妙真她们这些人,不由得心潮澎湃。
此时这些人的心中不禁想道:“唯有这样一群热血男儿,铁铮铮的汉子,他们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军人!”
当战舰终于慢慢离岸远去之时,代表着统帅的天罡北斗旗在旗舰上缓缓升起,开始在海风中猎猎飘扬。
船头触到了温暖的海面洋流,身后的山东大地正在渐渐远去。
阔别数月,沈墨即将再次回到自己的淮南东路。
在前方等待着他的,不知又会是一次怎样的征程?
……
与此同时,距离此地数万里,另一条船上。
了望手马小儿在上旗杆之前,将水壶灌满之后,又拿上了自己的饭盒。
那里面是满满一盒米饭和肉丝炒豆芽……好长时间没吃到青菜了,这些绿豆芽和平时所喝的绿茶,就是给这些远航的水手补充维生素最好的途径。
随后他又走上了船板,在那里朝着波涛浩淼大海,痛痛快快的尿了一泡——一旦等到他上了桅杆顶上的了望岗,他要是再敢往下撒尿,就要受到三十鞭子的惩罚。
最后,在他上岗之前,马小儿的目光还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驾驶舱。
在那里,就在厚重的玻璃窗后面,舵手的位置前方摆着一个硕大的纯金锭,正好是五十两!
按照他们探险队长凌霄子道长的说法,谁要是第一次看到那片大陆,并且将他的名字喊出来,这个金锭就是他的。
所以马小儿在上岗之前,眼看着走到了桅杆的绳梯附近,他还特意把望远镜的镜头擦得一片透亮……虽然他明知道自己没戏。
第1784章:家山此去两万里、遥遥一指、迢迢海东
当马小儿顺着绳梯一路爬上了十来丈高的桅杆。一抬头就看到上一岗的嘹望手,那个李二蛋子的双眼已经被海风吹的通红。
当李二蛋子换岗之后,这小子忙不迭的顺着绳梯就往下爬。看起来他想念那张温暖的床铺,也不是一会儿两会儿的事儿了。
马小儿看着李二蛋子下了绳梯,随后他就把自己的饭盒跟水壶一起,在了望岗的木架子上绑好——由于这个桅杆非常高,所以下方的船只微微的摇晃,都会使得桅杆尖稍上,会像腾云驾雾一样大幅度摇摆。
随后,当马小儿把水壶放好,在他一抬头之际……就见这个家伙猛的就是一愣!
然后,只见他手忙脚乱的把系在自己脖子上的单筒望远镜一下子拉到了极限。之后他颤抖着双手,忙不迭的把目镜凑到了自己的眼前……
就在这一刻,远方的海天之际,那一线又像是黑云又像是海雾的黑道道,瞬间就清晰的呈现在他的面前!
只见马小儿,一下子眼眶中的泪水就奔流了出来!
此时的他张口结舌,喉咙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发出一丁点声响!
情急之下,他一把就抄起了自己的水杯,用力砸在了了望岗的船钟上!
随着一声清脆的钟声震动了整个舰队,几艘巨大而伤痕累累的战舰上,所有岗位上的水手全都向着这个嘹望哨上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