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1976节
要说到陆无惧这个人,他在沈墨的暗箭营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他对人性的操控和把握极为精到之外,沈墨也知道这个孩子的心性十分坚忍。
所以他才能够放心被沈墨派到了东辽,而且成功的活了下来。就是因为他不但对待敌人够狠,对自己也是一样的狠!
这一次,当陆无惧终于完成了老师交给他的任务。当他摇身一变,成了东辽之主的时候。他做事的果决和残酷,甚至让董伟和岳坤这两个人都感到暗自心惊。
这个年轻人的心中似乎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完成老师交给他的任务。在这个前提之下所有人的性命,甚至包括他自己的生命都被无情的漠视,甚至是忽略掉了。
在他面对董伟他们这些人,也就是自己人的时候,有时偶尔还能看见他露出笑容。但是实际上董伟和岳坤他们两个人却知道,这孩子心里根本就连一丝悲悯和仁慈都没有。
只要有人挡在他老师沈墨的目标面前方,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变成个死人。尤其是陆无惧清洗自己军队的时候,那真是有杀错,没放过!
漫说是没打算效忠他的那帮家伙了,在耶律无敌的军中,怀疑犹豫的人是死,骑墙观望的也是死,态度暧昧的还是死!
这样一来二去没过多久,耶律无极的队伍中就已经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
一派自然是誓死忠于陆无惧的狂热战士。而另一派表面上恭顺谦卑、暗地里却心怀异志的家伙,已经被耶律无极打包整理好,就等着下次作战的时候派出去送死!
就在这种情况下,东辽的境内看似宽松。但是实际上内里的知情人却知道,一场腥风血雨已经酝酿到了按都按不住的程度,接下来肯定又是一场血火之战!
……
没过多久,耶律无极忽然接到了一个消息。
远在北方的东夏国三王子,带着一支四万人的东夏军队居然流窜到了东辽境内。
而且那位蒲鲜合哥,竟然还主动联系到了耶律无极,想要和他结成盟友。
弄了半天,原来是蒲鲜合哥一进入到东辽境内,就发现东辽国境内的契丹皇族军队,重新又呈现出了兴旺火热的爆发之势。
所以蒲鲜合哥上来就是一招投怀送抱,打算两家合兵一处,共同对付正在东夏境内的山东军。
这时的耶律无极,看着蒲鲜合哥送给他的这封信,忍不住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
此时此刻,坐在她身边的董伟和岳坤两个人不知道怎么的,看见这位陆无惧少爷脸上的笑容,却打心底里生出了一股寒意!
……
在这之后,两军果然成功结盟,东夏和东辽国这两个曾经打得血葫芦一般的敌人,在换了一波主人之后,这次却合成了一股。
总共十六万人的两国联军,就在东辽都城咸平府的附近会师了。他们打算在这里以逸待劳,一起对抗山东军。
……
所以当王云峰率领着自己的万人队,一路来到辽东境内的时候,他所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怪异无比的情况!
眼下对面的这十六万人,名义上全是王云峰的敌人。但其实这里的十二万东辽敌军,却是在王云峰间接指挥之下的。
至于剩下的四万东夏兵,他们肯定就是敌人了。而那十二万耶律无极的东辽部队里面,也有一些反对陆无惧的人,是必须死的。
而且根据沈墨的命令,即便是面临再大的利益之下,也绝对不允许陆无惧暴露身份,他是要当东辽国王的人!
即便是王云峰如此诡异诈的头脑,遇到这种情况,头围也不由得大了三圈。
眼下的情况真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弄得王云峰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玩儿了!
……
可是王云峰现在还没想到,再接下来,摆在他面前的局势还要比现在更加混乱得多。
事实证明,他虽然对面目前的混乱局面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是他还是太于过乐观了。
因为现在,北方的梁二将军正率领着自己麾下,数万妖魔一般魔王军战士,一批批的渡过图门江,向着南面的东辽国境内疯狂涌来!
……
而与此同时,东夏国内东南方的边角处,谁也没注意到的一个沿海地段,叫做“曷懒路”的地方。正有一群衣衫褴褛的饥民,在一条叫做“离骨河”的河边,冲进了一座州府。
他们扑上去见人就咬,咬下一块肉来就吃,人海一般淹没了守城的士兵。
沈墨布下的第四个火种,在这个谁也没想到的地方,正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第1945章:绸缪数载为一战、活罗海川、把胡岭前
当这群野兽般的饥民冲过这里,向着府衙里冲去的时候。刚才满地的东夏国士兵,已经变成了一堆被啃得鲜血淋漓的白骨!
曷懒路在后世的高丽咸镜南道,位于咸兴城南,州府的名字叫做“五里古城”。
曷懒路一带的饥荒更加严重,这里的饥民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所有拦在他们这支饥民义军前方的人,都被他们啃食的干干净净,
这饥民部队,名字叫做兽王军!
……
如果说现在东辽国那边的王云峰面临的是麻烦的话,那么沈墨这边面对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危险了。
此前,沈墨已经接到了斡难河畔那边的蒙古大营情报站,向他传来的消息。
果然,蒲鲜万奴的大儿子,东夏国太子蒲鲜帖哥就像沈墨预料的那样赶到了铁木真那里,请求大汗发兵复国。
在这之后,铁木真听到自己下面的两个藩属国接连被灭,他立刻就派出了征剿大军。
这个消息是四天前,从蒙古大营那边传出来的。至于这次蒙古人出征的数目有多少,却因为斡难河情报站那边对于蒙古高层打入的不深,所以具体出兵数量他们也没搞清楚。
不过他们对蒙古人的出兵时间,却是汇报得非常精准。
沈墨只要把信鸽飞行的速度,和蒙古人一贯的行军速度做一个对比。他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蒙古大军将会在什么时间到达东夏国境内。
在这种情况下,他做出准备也就比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