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宋第一卧底

南宋第一卧底 第2591节

随即沈墨的人就被飞快的派往了各个盛产蚕桑的地方。

他们都有姜宝山和常春远这样的级别和身份,也都是在沈墨军中屡立战功,被朝廷频频加封厚赏的战将。

这些人虽然没有干涉地方政务的权限,但是他们只要稍一走访当地的缫丝养蚕人家,就知道那些税现在还收不收。

只要有人还敢以各种名目收取蚕农的税赋,随后通州发达的通讯系统运作起来,立刻就会将这个州府税吏的所作所为发送到临安。

在这之后,等到这个名单被沈墨以奏折的名义送到朝堂上的同时。

朝堂上还没开始议罪呢,临安晚报上就已经刊登出来了!这些税吏的所作所为,那是明目张胆的违反了朝廷的章程。

更是让临安百姓看到报纸之后义愤填膺。

再加上报告每个地方情况的人,都是具有官身的通州将领,有的还是三四品的将军级别,所以事件的真实性更是无可辩驳。

就这样,朝廷对那些税吏的处置也飞快发了下去。

此时在大宋的天南海北,还打算发蚕茧财的那些地方官和税吏。

很快就发现他们周围的同僚伙伴全都因为乱收税赋的罪名被查抄家产,自己也身获重罪。

到了这时候,谁还敢到蚕农家里去收钱?

所以大宋朝堂上这次颁布下来的政令,居然以前所未有的空前速度,迅速落到了实处。

在这之后,天下的蚕农百姓自然是欢呼雀跃。

……原先他们一听见敲门响和税吏进门,都会被吓得神不守舍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即便在大街上,他们迎面碰到那些昔日的绢大使,也可以昂首挺胸的走过去,根本不用搭理。

因为蚕农知道,即便这些人可以借着上头的势力疯狂一时。

可是只要通州沈郎的人下回再来,自己这些小老百姓上去一句话,就可以告到他们家破人亡!这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是让这些百姓的心里,觉得无与伦比的幸福!

第2532章:耿耿之心浩荡风、五花蚕神、沈郎真容

一时间江南万家欢庆,所有的蚕农都在感念着通州沈郎君的恩德。

他们现在不但不用再交税,而且在售卖自己的蚕茧时,也可以直接到泰山商社的码头那里,去找淮扬财团的办事处。

那些通州商人都是沈郎的人,在收茧子的时候绝对公平,该是什么价钱就是啥什么价钱,压根不用担心会受到盘剥或是恶意压价。

华夏的百姓是最善良的,他们从来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感谢和崇敬真心对他们好的人。

而这一次整个大宋的土地上从瓷工到茶农,从蚕户到丝户,全都亲身感到了通州沈郎为他们做的这一切!甚至因此,连江南一地桑蚕业的风俗都产生了改变。

……因为在盛产桑蚕的地域,为了保证丰收,他们都有着很多祭祀或者庆祝活动。

就以苏州为例,在每年春蚕季到来之前蚕娘子要“戴蚕花”,然后还要“竖蚕花竹”“坐蚕花床”等等。

而且每年三月开春时节,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就是拜蚕神,祈求神灵保佑蚕事一切顺利,出茧丰收。

在这之后,等一年的五季蚕养出完,乡间邻里才开始恢复串门,这个时候被称为“蚕开门”。

开门之后还有有一系列庆祝活动,如“望山头”“饮落山酒”“敲蚕花鼓”等等。

可是今年的情况却是陡然一变,已经有不少人家拜蚕神的时候,却把一张《临安日报》放在了原本蚕神的神位上……因为那张报纸上,印着一张沈墨的素描画像!甚至在苏州吴江盛泽那里,有一座“先蚕祠”,就是拜蚕神的祠庙,当地人称它为“蚕花殿”。

这座蚕花殿里的残神像,有一次被人整修之后,不知为什么的大家越看那位“五花蚕神”,越像是报纸上那位通州沈郎!……这一次的行动,临安日报社可谓是劳苦功高。

在这里除了主编张天如和他手下的记者之外,用来传递消息的泰山商社和沈墨的情报机构,也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这时的张天如看着自己的临安日报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心中也不由得大为感慨。

这时的他是第一次感受到,报社掀起的社会舆论,也能给大宋带来巨大的变革!在张天如的办公室里,依然还挂着那幅由他亲手书写的条幅,上面写着“真理”二字。

这个时候的他也彻底想通了。

沈墨曾经一度告诉过他,不要为自己鼓吹,而是要呐喊出真理的声音。

可是张天如现在心中清清楚楚,能够给万千百姓带来好处的事……就是真理!至于在这次风潮中,首先出了第一招的那份《儒林要闻》……现在连临安街上的报童都不愿意卖了。

因为购买儒林要闻的,基本上全是一些酸腐儒生和朝廷官员,所以最近这份报纸的发售量也是大大的萎缩。

而且这份报纸也和临安日报走的民间路线完全相反,以至于那些朝廷官员想要看这份报纸,还得派手下人到御街上的报亭去买。

……到了中秋蚕上市之际,泰山商社开始爆发出了他们强大的运输力量。

一船一船的将桑蚕产地的蚕茧大量运往通州。

在通州工业园的缫丝厂里,如今一经是三班倒的工作制。

每个工人工作8小时,但是机器却几乎没停过!在大宋各地,大量的招工广告都贴在了各处泰山商社的门口。

而且只要是报名去往通州做工的一律免船票,并且安排路上的食宿。

那些在织造工坊里,因为工坊停工而失去了收入来源的雇工。

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流往通州,在那里经过培训之后,很快变成了产业工人。

这种兴旺的景象,也使得通州的纺织业正以飞跃般的速度增长。

甚至现在通州的金属加工厂里面,整日全都在成批加工缫丝机和纺织机的零件。

眼看着缫丝厂遍布大宋全境的计划,就要变成现实了。

而这时,统帅沈墨的老丈人张九泰,也一头扎进了江南地区。

首节 上一节 2591/3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颂

下一篇:大明暴力奶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