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2682节
因此赵若愚所在的工部官员,差不多因为受到史弥远的牵连被一网打尽。
就只留下了他这一个,这就使得这个赵若愚不免从众人中脱颖而出了一回。
当时的郑清之也很好奇,不知道为什么他能在诸多史党中独善其身,没有受到史党的牵连。
结果郑清之把赵若愚招过来一谈,却立刻发现此人非但不像看起来那样笨乎乎的,反而还异常聪明!在那之后,郑清之陡然对他产生了兴趣。
因为他越往深想这件事,就越是觉着暗自惊异。
这赵若愚要是一个极其蠢笨的官员,史党不屑于拉拢他那还罢了。
可是赵若愚这样一个聪明人,却能在身边遍布史党的情况下,硬是撑着不与他们同流合污!最难的是,即便赵若愚没有和史党混在一起,却并没有遭到那些史党的忌惮和提防,至今都没被那些史党构陷弄死,甚至也没有把他调职贬出去!这就足以证明,赵若愚此人非但聪明异常,而且手腕也是极端高超,连郑清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郑清之对他另眼相看,给他安排了几次差事。
这位赵若愚都顺利的完成了。
而且他办事的过程还显示出此人心思缜密、头脑聪明、简直是算无遗策。
在这之后,郑清之渐渐的向他委以重任。
上次甚至让他去负责策反临安军那件事。
虽然那次行动失败了,但是郑清之还是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因为之前在沈墨眼皮底下搞这种事的人,还没有活着回来过的先例!所以这一次郑清之把他找来,显然是另有重任。
这位赵若愚大概也是心里有数,所以他此刻的局促和慌乱也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郑清之对赵若愚分外的欣赏,但是毕竟两人之间官阶相差太大。
而且像郑清之这样的身份也无需拐弯抹角的兜圈子,所以他一开口便笑着将赵若愚问道“通州火器,你有办法吗?”
“有!”
听到这里时,就见赵若愚陡然间便是眼睛一亮!此时的郑清之看他的神情,心里边不由得暗自赞叹。
这个赵若愚的表现,就像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却发现老师提问的正是他昨天温习过的内容一样。
这就足以证明此人真的是考虑过谋取通州火器的问题,他已经提前做过功课了!“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就见这时的郑清之笑着向赵若愚点了点头,鼓励他了他一句。
就见这时的赵若愚稳定了一下心神之后,条理分明地说道“首先第一点,谋取通州火器这件事,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做过,但是在这之前却完全没有成功的先例。
而且这些人还在通州安保局的毒手之下有来无回。”
“这就足以证明,通州对火器研究和生产之人的保护,必定是做到了极其周密的程度。
再从这上面打主意做文章,无异于自取其辱……”说到这里时,就见赵若愚偷着看了郑清之一眼。
郑清之随后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就见赵若愚继续开口道“但是小人在私下里曾经想过,若要得到通州火器,却并不一定非朝通州下手不可。”
“哦?”
听到这里时,就见郑清之的眼睛霎时间就是一亮!“这可是一个极其新奇的思路!这个赵若愚眼界真不低!”
一边想着,郑清之随即示意赵若愚接着往下说。
就见赵若愚接着说道“通州崇明岛上的武器工坊,咱们明显是打不进去的。
而且使用火器的军队,小人上次也曾经试探过。”
第2622章:早知离别终相逢、背隐惊雷、笑语杀生
“想把那些火器拿出来,倒也可以试试。
但是想让小人的活着把它带回临安……那可就难了!”
说到这里,赵若愚不由得叹了口气。
随后,他慢慢的说出了自己思考的心得“小人听闻,因为沈贼想要让金国替他挡住蒙古大军,所以曾经支援给金国南京守军,大批的通州huo yào武器。”
“对啊!”
一听到赵若愚的这句话,就见郑清之忽然就惊喜的答应了一声!他现在虽然还拿捏着八风不动的朝廷重臣范儿,但是他的心里,已经兴奋的都不行了!这个赵若愚真是个人才!连这样的弯弯绕他都能想得到!此时的郑清之一边心中赞叹,一边笑着对赵若愚说道“那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办?”
“要是大人让小的去做,只需一笔银钱和两名了解金国风土人情的助手,最好是曾经在金国生活过的即可。”
就见这时的赵若愚正色道“然后小人偷偷地潜入金国,买通金军里使用火器的士兵,从他们手里边买下几件火器肯定不难!”
“在这之后,咱们只需要将这些火器想办法偷运回临安。
咱们就可以让军器监照原样仿造出来了。”
“好!真是有胆有识,我没看错你!”
这时郑清之听到赵若愚不但说出了可行的办法,而且还没等自己开口就主动请缨要去执行这次任务,他也不由得心怀大畅。
欣喜之余,郑清之立刻就赏了赵若愚五十两银子。
然后批了一笔五千两银子的费用,让自己的手下去取。
与此同时,郑清之还让手下去找两个精通金国情况,并且在金国有过生活经历的密谍。
在这之后,郑清之把银票交到了赵若愚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