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宋第一卧底

南宋第一卧底 第3177节

由此这寡妇带着个一周岁的孩子,无奈之下只能流落街头。

可是这个寡妇竟然死活也不肯认同官府的判决,她租了一间不大的小房子住下,一边儿在街边上给人家缝穷(就是替穷人缝补衣裳,换取微薄的薪酬),一边将孩子拉扯养大。

而且这个寡妇在这十年间,一直在不断的申诉上告。

到了后来官府已经不愿再接她的状子了,她还是在衙门口哭泣大骂不休。

以至于每次她都会以搅闹者公堂之罪,被官员打上一顿板子撵出去。

可是她伤好了之后又一边儿拉扯着孩子,一边儿坚持非要告状伸冤……就因为这件事儿,她都成了夔州城内的半个名人了。

十年前的通奸案子,这么一件棘手的事,如今就落在了照宇凡的手里。

可是这个年轻官员却没有任何犹豫,大刀阔斧的着手开始处置案件。

他并没有去管老太爷的那三个儿子,还有那个跪在地上,带着自己十岁的儿子不停哭泣的寡妇。

直接就将当时案件的四名证人单独提了出来。

照宇凡让自己的四个手下,分别对这四名证人开始审讯。

他还有意的将他们隔离开来,使得他们无法串供。

此时这些百姓们听着这个四个证人,被审讯员连珠炮一般的问题问得结结巴巴,张口结舌,他们全都兴奋了起来!这桩十年来都未曾未曾拨云见日的案子,难道今天真的要见个分晓?

……如今这四个证人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当初他们都是受了老太爷的三个儿子的钱财,才出来做伪证的。

而且在当初判案的时候,三个儿子在官府上也使了钱。

所以官府当初询问他们四个的时候,他们只要一口咬定,确实看见奸夫从寡妇院里出来就完事儿了。

可是没想到今天这一审问,提出的问题好像跟案件关联不大,却问得他们这些人胆战心惊!其中的一位证人就住在油坊隔壁,在他面前的一个年轻官员双目如电的看着他,向他问道:“那个人……就是你说的那个奸夫,当晚他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这家伙闻言,心里顿时就“咯噔”一下子!他非常清楚,如果这衣服的颜色他要是说错了,跟其他人交代的不相符,那就是一个大大的破绽!“没看清楚,当时天太黑了。”

这个证人立刻小心翼翼的答道。

“那他手里拿着东西没有?”

“应该……没有。”

“当时的月光亮不亮?”

“天挺黑的,小人连他身上的衣服是深色和浅色都看不清。”

“既是如此,你对他的脸怎么看得那么清楚?”

问题问到这里,对面年轻官员的语气已经严厉了起来。

而那个做假证的证人,就觉得自己的心肝儿都不由自主的一阵乱颤!“你说过当时天色很黑,就说明当夜没有月光。

你说他手里没有东西,所以奸夫如果手里有灯笼的话,明晃晃的灯笼你绝不会看不见……我问你话呢!”

那位年轻官员厉声问道:“你是怎么看清楚他的脸的?”

第3108章:徒劳狡辩作奸伪、旧案昭雪、一路横推

“……当时是……三更天左右。”

这时那个证人在脑海里拼命转着主意,想要把眼前的局面应付过去,他一脸苦相地说道。

“街道两边还有人家未曾就寝,所以从临街的窗户里透出来的光,让小人看清楚了那个人的脸。

小人看得明白,确实是住在巷子口的奸夫无疑!”

“哦?

是这样?”

那个年轻官员笑了笑,又接着问道:“那你现在告诉我,都是哪一家没有睡觉?

是哪扇窗户漏出来的灯光?”

等到这个证人胡言乱语的编了一通之后,总算是把谎话编圆了。

随即他就看见那个年轻官员笑着招了招手,让记录员把写好的供状拿过来,让他签字画押?——这就叫“一字入公门,九牛二虎拉不出”!当这四个人审完之后,四位证人的证词全都汇总到了照宇凡手上。

他坐在椅子上低头翻阅了一下四张供状,便抬头向着四位证人说道:“你们这四个人,有的说当晚天上月光明亮,正好让你们看到了奸夫的脸。

有的人却说当天晚上月色甚黑,什么也看不见。”

“有两个人说,他们是透过街边的窗户里透出来的灯光,才看清楚了奸夫的脸,可是他们供述的这些窗户的位置,却完全对不上。”

“甚至还有人说他的衣服是灰色的,有的人说的是一身黑衣……你们这四个人的证词自相矛盾,各不相符,这里面最少有三个人没说实话!来人!每人四十板子先打了再说!”

照宇凡一声令下,立刻就有衙役过来将这四名证人摁在地上,抡圆了大板子便打!“大人冤枉!”

那几个证人几板子下去就疼得嗷嗷直叫,他们用手抠着地上的青砖缝浑身直哆嗦,嘴里大声地喊道:“当时的事,小的们着实记不清了,所以说出来的供状难免有错漏之处!”

“继续打,我让你们停了吗?”

照宇凡眼睛一看这些打板子的衙役,冷峻的目光立刻就使得他们手上又加了把劲儿。

“告寡妇通奸,这可是事关人家一生的清白!”

照宇凡冷冷的向着下面的四个证人说道:“记不清的事,你们就敢胡说?

首节 上一节 3177/3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颂

下一篇:大明暴力奶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