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宋第一卧底

南宋第一卧底 第3191节

比如说这里面有船只飘没、物资在沿途发霉变质、或者是地方上缴的财赋不足之类。

就以粮食一个品种来说,这一路上造成的损耗和运输费用就不知有多少。

而且当你将粮食从夔州路运到临安之后,有时候你会发现本地的粮价,甚至比你夔州路的还要低!在这种情况下,漕司就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规避运输路程中的风险。

就是直接把银子运送到临安,然后在临安就地买粮再上交。

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漕运上的费用,比如说不用整修船只、雇佣船夫、更不用承担运输过程中沉船和霉变的损耗。

而另一方面,如果两地间的粮食有差价的话,本地的漕司衙门甚至可以利用这一点赚上一票钱。

所以有的时候,地方上的漕司就需要将大笔现银去临安购买粮食。

今天这个商人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年的漕司衙门从商人手中借贷了五千两现银,答应在当年的粮食收齐之后,用粮食折价偿还给他。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笔钱就拖了下来,一直拖了两年。

赵金锭听到这里,他也略微犹豫了一下。

因为郡守衙门总揽地方政务的关系,所以各个衙门的财政支出,如今也在他这位郡守大人手里掐着。

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商人去找漕司衙门要钱的时候,漕司衙门就直接将债主支到郡守府这里来了。

这笔银两的数量着实不小,而且赵郡守还要跟漕司核实这件事是否属实,所以是无法当场赔付的。

赵金锭便让这个人过两三天再来,他要在地方上查实这桩借贷银两的买卖到底是不是真的。

还要搞清楚这里边有没有什么官商勾结的猫腻。

等这个人走了之后,赵金锭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就在当天,一个个商人走马灯一般纷纷来去。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捏着数千两银子面额的欠条,来找这位赵郡守大人要钱!一来二去的,这两天之内郡守府居然接待了四十余位债主。

这里边涉及到的金额加起来,总数也越来越大。

就在当天,赵金锭还没等到接待到第三个商人,他就知道要出大事了!赵金锭立刻派人去各帅漕宪司,稍稍一查就发现这些借银全都是真的。

那些商人手中的借条也属实没错。

可是他们如今一起过来要钱,这件事却太过蹊跷了!很明显,当初他们在出借银两的时候得到过官府的保证,官府答应给他们高额的利息或者其他方面的好处,才让他们出借了现银。

可是今天他们不约而同的一起过来要钱,肯定是受到了某些别有用心之辈的挑唆!这哪里是要钱,分明是要击垮他的郡守府!眼下的情况对赵金锭来说,就相当于是把他放在了一个烧红的煎锅上。

以目前而言,他面对的这些对手全都是商人。

从正常的公务角度上来讲,这些人手上有借条而且情况属实,赵金锭是应该给人家钱的。

并且赵金锭还不能试图赖账,因为欠钱不还还以势压人,就实在是太过下作了。

真要是他那么做的话,赵金锭好不容易在民间树立起来的威望,立刻就会开始消退。

而且他要是向人家动武还不行,毕竟你欠人钱不还还打人家板子,把人家关起来,那就更是蛮不讲理了。

可是现在这么一大笔钱,让赵金锭拿出来也绝不可能。

别的不说,这夔州府里有多少钱他还能不知道?

于是郡守府中的这些年轻官员,心中纷纷焦灼了起来,他们都担心这件事继续发酵下去,恐怕会演变成对郡守府信用的沉重打击。

……可是赵金锭却似乎并没有太过着急,他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这光头佬对于这件事并没有提出任何处理意见,他就这么拖着,反而一有空就静静的思索着。

别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鱼洋和李慕鱼的心里却是清清楚楚,赵金锭这在等着统帅发来的批复!

第3120章:古刹佳人暗香袭、债主催逼、疑云大起

可是统帅的批文久久不到,外面的那些商人却开始有些按不住了。

从第三天开始,四十来个商人就在郡守府衙门口那边聚集着,他们哭丧着脸议论纷纷,大声哀求着让郡守还他们的钱。

毕竟这些商人的钱也是真金白银一点一点赚回来的,借给官府后也不能就此打了水漂不是?

而这个时候,周围的不少百姓也在附近看热闹。

见到这些商人们围在郡守府前苦苦哀求,他们也觉得郡守要是手头上方便的话,不妨把钱还给他们这些夔州商人也好。

可是赵郡守的心里却是清清楚楚,郡守府哪儿有这么多钱?

于是郡守府门口这些商人的声音越来越高,他们央告求饶,让赵郡守还钱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等到这一天好不容易过去,那些商人终于悻悻地离去之后。

郡守府里的所有人都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今天外面债主堵着门要账的场面,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赵郡守紧急召集了会议,眼前的情况已经不能再等了。

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明天一早那些商人们还会来,继续在郡守府门前堵门要账。

照样下去,郡守府的大门口每天都挤着一群哭天抹泪、大呼小叫的债主,那还有什么威望可言?

只怕他们连正常办公都做不到了!现在大家都看出来了,显然衙门口堵门要债的那帮家伙,是受到四大家族的调动而来,这已经是毫无疑问!……“这帮四大家族的人手段也真是够阴的,竟然用出了这种损招!”

这时的李慕鱼皱着眉头说道。

赵金锭闻言神色淡淡地说道:“今天这件事,其实我心里早有了应对的办法……”听到他这么一说,大家同时精神一振,全都惊诧的看向了他。

赵金锭笑着看了大家一眼,无奈地说道:“这不就是元首让我来夔州的原因吗?

毕竟我老赵脸皮厚心又黑,总有些旁门左道的方法,可以剑走偏锋的解决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191/3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颂

下一篇:大明暴力奶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