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3405节
“我也怕他是假的,向他讨要一副楹联来装点书院大门。
结果人家随口就说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他怎么可能是假的?”
此时的廖明轩心中再无怀疑,他整理好了衣服,跟廖明亭一边向外走,一边暗自按捺心神,反复念叨着“每临大事有静气”,然后快步走出了明伦堂!……在这之后,当他们来到书院大门外,一眼看到沈墨时,廖明轩的心里已是再无怀疑!只见面前的这个人满襟风雪,无碍静如深渊。
一袭布衣,挡不住气势如虹!远远看去时,廖明轩只觉得此人似乎融入了这片皎洁的雪夜。
可是当他再往前走几步,却觉得连同周遭的万物,似乎都笼罩在此人沉静深邃的气势中!此人若非大宋元首,还能是谁?
这时的廖明轩连忙上前几步,他一边抬手见礼,一边就看到了沈墨身侧,刚刚立足的雪地上,留下了两个露着青砖的清晰足印——他竟然真的从下雪之前一直到现在,一步都未曾动过!此时的廖明轩连忙上前施礼……他眼角一撇之间,就见沈墨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此时廖明轩的态度,按着他学界宗师的身份来说,稍稍显得有些殷勤了。
和这位儒家宗主的身份稍有不符,不过这也分什么时候!人家元首你门外一个多时辰,以大宋第一人的身份给你来了一个程门立雪。
等他这位山主出来迎客的时候,人家元首还是笑面以对。
这已经是给了他一张大门那么大的脸了,他现在就算是热情一些,那也是应有之义!“元首到此,明轩简慢无礼,恕罪恕罪!”
这时的廖明轩赶紧上前,先赔礼再说。
就见沈墨一边回礼一边笑着说道:“应天书院果然是书冠华夏,我还没进门就觉得气旷神清,廖山主何罪之有?”
廖明轩听闻之下,立刻就是一阵苦笑。
这“书冠华夏”四个字,人家元首就是信口说说而已,不然的话他为什么不在刚才送的那副楹联里,加上这四个字?
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知道,这位大宋元首是带着善意而来,可是人家心里对于儒家的定位却是不容动摇。
想到这里时,廖明轩一边延请沈墨入内,一边心中却是暗自心惊。
而这时,他身边的廖明亭看着这位元首,心里却是大为折服。
说实话今天沈墨在雪夜里伫立良久,以他的身份能做到这一步,已是难能可贵之极。
更何况,这份静气更是天下少有,难得元首年纪不大,却有如此深湛的修养!此时他一边走,一边心中暗自想道:今夜之后,“沈郎雪夜访应天”这事不但会传得天下皆知。
千秋之下,只怕也是青史留名!这会儿沈墨走进应天书院之际,他身边伺候的人也都赶了过来。
这里李凌杰李凌豪两兄弟,一左一右雷打不动。
安俊率领炎黄壁垒作为护卫紧随其后,小蹦蹦李响充作小厮,在旁边伺候着。
以一国元首而言,沈墨这一番进入应天书院,已经算得上是轻车简从了。
此时,廖丹琪姑娘早就在明伦堂内熏香打扫,一见沈墨进来,他们才分宾主坐定,廖姑娘就亲自端着茶盘上茶。
……此时的沈墨,见到绕着红泥小火炉烹茶的廖丹琪,转头笑着对廖明轩道:“方才在外面站着,得了一句诗,倒是还没有下半句。
正好抛砖引玉,请山主指点。”
“哦?
元首大才,必是好诗。”
这时的廖明轩坐稳了之后,连忙接着沈墨的话问了出来。
“雪静天欲晓……”此刻的沈墨说完这一句,大家等了一下没听到下文,才知道元首说的其实只有半句。
不过这“雪静天欲晓”五个字无一字用典,画面却是如在眼前。
诗句中透着清冷寂寥之意,倒是让大家耳目一新。
这边的廖明轩还在想着,这诗句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什么隐喻。
却听到旁边的廖明亭居然信口接了一句:“……能饮一杯无?”
这一下,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失声笑了出来,沈墨也忍不住笑容满面。
第3327章:儒学千载任纵横、天下相从、至此而终
话说廖明亭的这句诗,原本并非是他做的,而是出自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若是以诗句而言,廖明亭这种做法几近无赖。
因为吟诗联句怎么也应该是出自本人之手,没有上人白居易家里去借的道理。
不过大家这么一想,其实廖明亭这一句虽然看似跳脱,接得却也不错。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家伙明显是故意的!若是沈墨这位元首一进来,就要和廖明轩谈正事,那此刻的氛围未免有些沉郁紧张。
倒是这节骨眼上,被廖明亭这么插科打诨的一句,弄得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一见到元首此时的心情,也被廖明亭一句诗弄得明朗了许多,这时山主廖明轩连忙示意自家女儿温了酒端上来。
在这之后,廖丹琪和小厮李响全都到外面伺候,明伦堂里就剩下了沈墨和廖家兄弟。
这时的廖明轩,顺势提起了数月之前在白鹿书院发生的事。
这位山主不免要替天下儒生向元首致谢。
毕竟人家不但救了白鹿书院数百条性命,还有一位弟子因此牺牲。
结果沈墨听到了之后,脸上倒是异常平静,只见他开诚布公地说道:“世人都以为我倡导新学,准备摒弃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