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3493节
以漆黑的海面为背景,慢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这艘大船上完全没有灯光,就像是一艘无人的鬼船。
当它顺着东北风向钱塘江入海口前进时,只有海风刮过帆索时的尖锐呼啸声,才显示出它并不是一个虚幻的黑影。
随即在它的身后,又显出了一个巨大的黑影,然后逐渐的,一支三十多艘巨舰组成的船队,慢慢在海面上显露出来。
这是蒙军的第二舰队,他们由十六艘炮舰和十六艘运兵船组成。
四千余名水兵和八千蒙军铁骑,正在这支船队上无声无息的向着大宋的腹心之地临安城,猛扑而来!……当他们接近海岸线时,远处临安城彻夜不眠的灯光透射在天空上,形成了一片巨大而浅淡的光团。
以这一片光芒为背景,远处黑沉沉的海岸线越来越近。
这一次蒙军舰队的目的是,趁大宋内部空虚突袭临安城,将其屠戮一空,烧杀焚毁这座世上第一大城!他们掐着潮汐表上的时间,接近了临安城外海域,准备在满潮时刻冲滩登陆。
在这之后他们就会拖拽着火炮,进抵临安城下。
按照计划,那个时候正好是天光大亮。
然后他们就可以用火炮攻城,全军突进临安!眼看着远处那黑沉沉的海岸线越来越近,探测锤扔下去之后,显示水深六米。
再有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们的登陆行动就将开始!可就在这时,陡然间!一阵耀眼的炮火,突然从漆黑一片的海岸线上闪亮起来!刹那间,百余发火炮打出的照明弹在天上犹如繁星一般亮起,炽烈燃烧的火球随即将钱塘江映照成了一片白昼。
这里正是盐关桥,当初沈墨破获他的第一桩奇案时,封堵莫尼亚和赵小乙的钱塘江葫芦口!在这一刹那,蒙军官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这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舰队,被天上的火团照得纤毫毕现。
随即他们就看到了海岸线上,那一大排黑沉沉的军舰!海军少将吴俊,这个当初的大舌头少年。
沈墨第一次见他时,就说出了那句:“我嫩识那个团夫”的家伙,如今已经是个年近三十的英挺军官。
如今在他身边,三十余艘内河炮舰正在岸边排列成了一行,虎视眈眈的看着试图偷袭的蒙军。
这一刻,蒙军舰上一片哗然!这支奔着偷袭而来的舰队,见到敌军居然是早有准备,他们心中的惊讶和恐惧,简直就像小偷把手伸进了一个人的口袋里,却突然摸到了另一只手一样!可是现在他们再想要改变航道,已经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了。
因为他们走的本身就是十分狭窄的钱塘江,况且凛冽的东北风使得他们的船在狭窄的水道中,无法做出任何机动。
他们现在要是想借助风力转弯,立刻就会一头撞在自己人的船上!……这时的吴俊静静地注视着前方无所遁形的蒙军舰队,轻轻挥了挥手,三发红色信号弹冲天而起。
内河炮舰上的无数火炮炮口上,升起的火焰有如一条数百米长的火龙,照亮了黑暗中的钱塘江岸!无数大口径炮弹冲出了炮膛,在夜空中犹如闪亮的流星雨,旋转呼啸着向着敌舰狠狠扑了过去!……那么问题来了,吴俊是怎么知道蒙军会选择临安作为偷袭地点的呢?
实际上蒙军舰队偷袭临安,对于老铁山军港的地头蛇陆无惧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这在蒙军的第二舰队出发之际,通过每一条船上携带的军粮和饮水数量,就可以算出舰队预计行走的大致里程数。
然后再用这一段里程的长度为半径,在地图上画个圈……临安城正好就出现海岸线和那个圆圈的交叉点上!
第3412章:一生看花临安巷、背靠城墙、面朝大江
至于吴俊埋伏的地点为什么如此精准,那就更容易了。
大家如果还记得,早在两年多以前,蒙古派密谍第一次勘察临安附近的水温潮汐情况时,负责带队而来的就是无惧麾下大将军,魔王梁二!突袭临安这个计划的要求何等精密,无论是潮汐流速还是河槽深度,甚至是这个季节的风向和风速,全都要打探得清清楚楚。
在这期间蒙军已经派密谍数次来到临安,可是他们每一次又都是经海路而来,正好在陆无惧的眼皮底下出发。
所以这些密谍都在什么地方偷偷测量水深,绘制地图,早就统统落到了大宋安保局锦云姑娘的眼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动这些密谍,不就是等着蒙古人主动把偷袭舰队送到嘴边来?
就在今晚,数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成果。
当吴俊下令开炮时,对面的蒙军舰队霎时间便成了一片火海!……当前的几艘军舰立刻被无数炮弹命中,被炸得四分五裂,这时的蒙军偷袭舰队也随即开始了行动。
他们当然知道,以这样的方向和狭窄的河道,自己的舰队是不可能转向的,眼下的情形只有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蒙军的舰队全速升起了满帆,船头对准了临安城的方向冲刺。
与此同时,战舰上的火炮也开始向大宋海军全力开火!和之前山海关下的海战不同,这次两支舰队一出现,就同时把刺刀顶在了对方肚子上。
一霎时双方的炮弹在空中交错而过,钱塘江上立刻就映出了明亮的爆炸闪光!大宋军舰按照之前设定好的方位,各自划分了炮击区,每一艘军舰都按住了自己对应的目标,抡圆了狂揍下去。
后膛装填的速射炮,发射速度快得惊人,很快各门舰炮就由齐射变成了自由射击。
一连串黄铜制成的炮弹壳,滚烫灼热地退出来之后,“叮铃铛铛”的落在甲板上。
在他们的前方,被照明弹照亮的钱塘江面上,哪艘敌军炮舰一露头,就会被暴雨冰雹般的炮弹从头到尾轰上一遍!……而另一边,蒙古人也在竭尽全力的开炮。
这也是他们这支海军建成以后,第一次有机会把火炮打到大宋军舰上。
沉重的开花弹有如碗口大小,“嘶嘶”作响的在空中翻滚着,砸向了吴俊的舰队。
可是蒙军的火炮没有大宋炮兵那样精密的俯仰机,调整炮口高度用的还是铅坠配合木头楔子,用锤子往炮座里打。
这样的火炮,射击精度真是可想而知。
况且蒙军的炮兵毫无炮击近距离敌舰的准备,训练方面比大宋炮手更是望尘莫及。
再加上粗糙的火炮质量,这一轮对射下去,双方的命中率高下立判。
三百米左右的距离,宋军火炮几乎是瞄准了平射。
对于大宋炮兵而言,敌舰就像是福州军区刘烈将军的大脑袋一样,伸出手指头就能弹个正着。
可蒙军炮弹却稀稀拉拉,落在内河炮舰的一字长蛇阵中。
它们有的落在水中炸起了高高的水花,有的则是呼啸着飞到了内河炮舰后面的河岸上。
当然也有蒙军炮弹在大宋军舰上爆炸,但是黑火药炮弹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而蒙军那边却瞬间就有五六艘军舰,被打成了一片火团!几轮炮击过后,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这时的吴俊果断命令所有军舰调转船头,向着敌军穿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