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不想加班 第490节
“其次,没有办法有独立自主权,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幕僚的角色。”
“最重要的,是身份上还是会被人再提起,有可能会在新东家处被排斥。”
“败臣是战败之后被迫投降的,他们和那些因为矛盾冲突带着旧主的信息来投的不一样,那些人可叫弃暗投明,他们弃暗投明是他们自己的决策英明,但是对于败臣而言,他们弃暗投明的功劳,在于劝说他们弃暗投明的人。”
“所以,私以为,败臣,才更应该要抬着头投降。”
陈琛的声音坚定有力,似乎他将来也会这么做一般。
刘备:嗯嗯嗯?
但是其实陈琛还是留了一些话,比如如果这个败臣不是被人家看重的,那他就这么昂着头提要求,大概率可能是会被直接把脑袋砍下来的。
这个理论只适用于被敌方看重的大将大臣,而不是某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废物。
“其实田元皓此举,与那些投降之后希望能够不与旧主为敌的将领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甚至就按照他这个要求,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没有必要放大化。”
“而且田元皓甚至都没有说不参与到针对袁绍的计划中。”
“玄德公可信我,倘若我们给予田元皓信任,他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的。”
其实陈琛当时知道田丰被留在渤海郡的时候,还是蛮惊喜的,就是沮授没有留下来比较可惜,倒也是他贪心了。
因为当谋臣跟主公分隔开来的时候,他们的中二病可能就不会那么重了。
其实有时候败了之后,就是主公跟谋士、大将他们待在一块,然后哭一哭,喊一喊,互相感染一下情绪,回想一下曾经的美好,然后相互约定共赴黄泉。
其实说实话,这种主公坏得很呢。
你看看那些没有跟主公在一起被抓住的,还没有投降的,都成了无双忠臣了,这说明投降是正常选择啊!
其实按照陈琛的想法。
大家的思想就有点问题。
那些能够无惧死亡,为了忠诚,一腔热血去赴死的固然值得尊重。
但是那些选择活下来的人,他们只要不对旧主造成太大的创伤,那他们也不应该被人唾弃。
因为,他们也只是想要活下去啊!
当然,跟异族的话,另当别论。
陈琛今天他就承认了,他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者,他就是觉得大汉民族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其他异族就是不行,只有汉人才是人,其他人种,那怎么对待还得看心情。
“呼。”
陈琛脑子里的思绪还在飞翔,刘备却是想明白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心中也没有了芥蒂,摆了摆手。
“告诉子龙,准了,让他们把袁谭的尸首护送到青州去还给袁本初吧。”
“诺!”
荀攸到一旁去起草书信,让人把书信送回浮阳城去,也算是给田丰一个交代吧。
他们都知道,按照这个情况的话,这封信写出来的时候,田丰这位大才,也算是进入自己的阵营之中了,至于他能够带来多大的作用,他们还不知道。
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他是被陈琛先生所认可的人,能够被陈琛先生认可的人,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是拉胯的。
就算是之前办事有些轻浮看着不靠谱的郭奉孝,之前也做好了太原的调研,为太原的基建工作和民生提供了很多帮助。
而这次渤海之战之中,更是和郭缊商讨提出了将三军拆解再重组的临时战略,将奇谋发挥到了一种稳妥得不像是奇谋的程度。
可以说在这次渤海之战中,最为亮眼的并不是赵云和张飞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
也不是马超的小失误带来的尴尬和损失。
而是老少两郭商议出来的三军拆解重组战术。
他们在开展这次战术之前,也是征求过了三位将军的意见,张飞、张辽表示了自己带的骑兵肯定够强够听话,而且也都相信子龙带骑兵的实力,所以在合作方面很顺利。
而他们也模拟了解过了赵云的骑兵攻城的成功率。
可能性不用测了,之前赵云就展示过了。
谁都知道刘备如今的骑兵很强,在刘备之前的各个知名战役之中,都是骑兵大放异彩,无论是雁门鲜卑之战,还是白波谷匈奴歼灭战,其实都是骑兵在统领全场。
而青山营偷袭张燕大寨的战斗又没有多少人知道,攻打邺城更是没有什么战斗发生。
所以麹义的两支特殊部队,比刘备军的普通步卒要强一些,能打,对于骑兵呢,又本身就是作为步卒克制骑兵的角度来搭建的部队,自然是有一定的克制消耗效果了。
其实按照麹义的想法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先用己方的特殊部队将刘备的骑兵给打残了,到时候如果对方只有步卒能够形成有力的攻击,那完全有机会放弃渤海,从容地离开渤海,前往青州的。
但是谁能想到这波麹义就是在第二层。
人家老少两郭在第五层。
我们骑兵强在第一层。
你猜到我们骑兵动向,想要克制我们,这是第二层。
我猜到了你相对我们骑兵动手,所以我们干脆只用步兵拦住你们特殊部队,用骑兵去攻城,这是第五层。
没想到吧?
说来也是,除了刘备他们,估计史上也少见有用骑兵攻城的吧?
而且还是以这种速度将城池打下来的。
不过这种战斗方式其实算是不可复制的,这也是陈琛在思考的,另一个时空中并没有这么多的骚操作,想一想,还是这个世界比较奇葩,然后又有自己这么个骚人在这里把他们带坏了,所以才会出现了这么些奇怪的场景吧?
不然怎么前世就没有听说过马踏飞枪登上城墙的操作呢?
第145章 我,即是天命!
邺城的消息送到浮阳城不需要多久的时间。
这个时候麹义和张郃还一脸茫然地固守着南皮城,两军的士卒隔着空气每天见面撒泡尿打个招呼。
他们甚至都还没有收到消息,还不知道袁谭已经被赵云一箭送上西天了。
他们也没有什么渠道得到这个消息,或许还得靠着张飞他们说,才有可能知道,可是这个时候消息也还没有传出去。
刘备和陈琛的指示,是让赵云那里直接派人将袁谭的尸体送往徐晃军中,让徐晃和徐庶他们将尸体送回给袁绍,而且提醒了不要利用袁谭的尸体做文章。
算是给田丰和袁绍的尊重吧。
这丧车南行。
倒是引得冀州和青州交界之处开始有乌云聚拢,隐隐有风吹雷动之色。
似乎瞬而之间,就会下起大雨来。
这送丧车队快速地行进着,徐晃和徐庶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也只能遵从陈琛和刘备的决定,让送丧车换上素衣,以礼丧队的规格出使袁绍军中,好歹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
当这支身着素衣的车队出现在了临淄城外的时候,城墙上的士卒们有些警惕,以为这是定远军他们用的什么诡计。
但是这支车队规模不大,而且还前进缓慢,周围也没有其他的队伍的身影,城外的斥候回来通报,附近也没有什么伏兵出现,所以这个车队真的就是来送丧的。
那这个时候会来送丧的是什么呢?
其实守城的高览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定远军的心理战,他们想要用送丧的名义,来气一气主公,让主公失了分寸,主动去攻打定远军。
但是当这车队在城下停住,为首的那个小将朝着城墙上喊道。
“劳烦开开城门行个方便,我们将你们大公子送回来了。”
高览自然不会不知道大公子是谁,但是他并不相信坐拥整个渤海郡,而且麾下还有麹义和张颌相助的大公子就会这么死了,而且就躺在这丧车之内。
那大公子在这里,其他人呢?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高览让人确定周围无其他军队埋伏之后,让人将这支车队放进来,并且保持警惕,谨防这支队伍暴起发难。
护送这丧车的小将还挺不错,面对着包围住了他们的袁绍军士卒们没有任何畏惧心理,坦然地跟皱着眉头的高览交接了一下子龙将军交代给自己的事情。
“袁大公子不幸在浮阳城之战中陨落,我主仁德,遣我等将大公子送回来,任务完成,我们这就离开,也避免误会。”
这小将把这丧车丢在这里,带着手下面对着高览,一步一步地退出临淄城。
高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也就没有阻拦他们的离开,他到了丧车旁边,伸手掀开了白色布匹的一角,他看了看这具尸体的脑袋。
仅仅一眼,高览额头就有汗流了下来。
这豆大的汗珠滴落在了地上,化作了一摊水渍。
这尸体。
真的是大公子的。
高览是见过袁谭很多次的,而且这袁谭身边放着的头盔,还有他身上穿着的盔甲,高览也能够认得出来,这是袁绍亲自送给袁谭的金甲。
“快!”
“去禀告主公!”
高览喊了几声,呼吸急促了很多。
他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而已,在政治上的嗅觉也算是比较敏感的。
他能够预见到大公子这么身亡的话,己方一定会发生一次新的变动的,而且很可能,主公会再次掀起对刘备的战争。
这事情是他接下来的,这锅还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背。
高览让人继续警惕四周,好好守城,让副将在城墙上继续巡逻指挥,自己则是立马跟着这丧车前去向袁绍禀报。
他们很快就赶到了临淄城的郡府外,但是先是丧车进了郡府。
可是高览没进。
他在郡府之外等待着,有些心惊胆战,他不知道自己等等进去之后会面对什么,但是他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高将军,主公让你进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位幕僚突然从郡府之中出来,喊了高览一声。
这个袁绍的幕僚跟高览私交不错,待到高览起身要进入郡府的时候,他附在了高览的耳边,轻轻地提醒了一句。
“不要说什么想法,只需要点头和摇头就好了,最好不要说话。”
高览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这消息可很重要,这说明袁绍心情并不好,自己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去碰他的霉头,不然有可能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和积累都会在今天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