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26节

日子看似平淡的过去了许久。

这一天,司空府中,曹操宴请了几人。

荀彧,钟繇,荀攸三人,还有坐在末席的贾诩。

“唔,如今兖州无事,许昌繁荣,但却又有一事要与各位商议。”

四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此次,没有郭奉孝,没有郭奉义,却请了他们四人。

这说明什么?

此乃是士族才能做的是,贾诩虽然不是士族,但也是天下名流之士。

而荀氏叔侄则很敏锐的对视一眼。

可恶,不会是捐钱吧?

捐钱就找我们了……我们没钱了呀。

别的不说,荀彧几乎把整个颍水都献给了曹操了。

一滴都没有了。

“如今,皇宫要扩建,各位还有什么办法?”

上一次,乃是用父亲曹嵩之遗物,堵了陛下的嘴,但这一次,杨彪等公卿大臣,以及董承国舅,加上陛下刘协,提出了要扩建皇宫。

毕竟当初许昌建都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打造了一座皇宫出来,但花销甚大。

而现在,稍微好一些了,又必须要这般……

“内戒令吧……”

荀彧苦笑着说道:“推行内戒令,便可其他大人有所顾忌。”

“百姓也会省下些许,这些钱,除了基础发放俸禄,便能汇来一同修建皇宫,又不损害民生了……”

曹操撇了撇嘴,“推行内戒令,谈何容易?”

贾诩这时候在末席轻抚胡须,淡然的说道:“不如,效仿古人,徙木立信,我等可做一立信之法,命人挑战一月只花10钱,吸引百姓注意,若是有人能做到,便奖他1000钱。”

“嗯,此法好!我们现如今,刚好有一个月时日,可用于修生养息。”

荀攸、钟繇都不置可否,但荀彧却觉得此法不错。

“好,文和,那就交由你与荀彧去办,但未必会有人肯来……”

..........................................................................

ps:新鲜出炉的粉嫩小说,作者三百六十度螺旋下跪求鲜花,求推荐票,求打赏,求一切支持!!

............................................................................

第三十四章:无解难题,许昌皆惊

“不错,我也觉得如此,此法虽好,却只能引起士族所关注……难有人能做到,10钱,一月,哪怕是只吃喝米粮,也不够换。”

荀彧苦笑摇头,这些年,兖州境内百姓虽然得了军民屯田之策,自给自足,不再如之前大汉初乱时候那般流离。

而那个人吃人的荒灾也已然是过去,现如今的粮食,虽然昂贵,但并不是没有。

即便是有,也没有多少人卖。

普通的百姓自己都要屯粮以面对冬灾或者秋天粮草欠收之事。

而若是和粮商去购买,价格之昂贵令人咋舌。

“说的也是,先发出去看看便是,越难才越有意义,可令那些士族之人知晓,哪怕10钱可以用上许多时日的。”

“一旦百姓开始商讨此事,兖州境内百姓便会知道我内戒令,日后自然而然好推行。”

这本就是为了向百姓表明官宦之家的廉洁与自强。

10钱,根本买不到一个月的粮食。

可一旦有人达成,再予以重赏,事情就好办了,徙木立信便是如此,以奖励制来激励士族与寒门,或者商贾世家。

越朴素,便有越多的钱财。

“去办吧,此事我叫你们前来,便是要求你们做效仿,奉孝和奉义是不可能了……”

曹操苦笑着说道,与此同时,其余的谋臣也都摇头笑了起来。

郭嘉好酒,郭誉好茶。

两兄弟10钱花一个月都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可能一刻钟就花光了。

“呵呵呵,前段时间我还听闻奉孝在公务之余,于街巷风雅之地,喝酒言欢呢……”

“年轻人,自然如此。”

钟繇乐呵呵的轻抚胡须,传出笑声。

“我年轻的时候,不也是如此,文若可曾去过?”

“去过……”

曹操咂了咂嘴,“此事暂且不说!嗯…文若,日后有机会带我去一下。”

“先行解决这内戒令推行之事,要让士族把钱吐出来,不如文若你来尝试?也好令人信服。”

荀彧脸色一变,顿时摆手,“主公,我光是夜晚点的蜡,便不止十钱,我如何能做到?”

贾诩顿时咳嗽了一声,连忙附和:“我也是……我年事已高,需要吃药。”

荀攸当场瞪了他一眼:“呸!你年事高个屁!宛城的时候恨不得自己骑马冲出去追杀我!”

“并没有!”贾诩老脸一红,说好的不翻旧账呢,“老夫不过是夙夜兴叹,夜不能寐,想要立刻就投降主公。”

钟繇悠然自得的对曹操拱了拱手,“主公,我也就不考虑了,在下每日所用纸张,便是五十钱。”

妈的,智障。

曹操恨不得把这几个老东西一人来一巴掌,一提到让他们受罪,一个个的全是这模样。

钟繇是最离谱的,家里什么条件啊,一天写50钱?一年是多少?

虽然也不是天天写。

一个都靠不上。

“罢了!先贴出去便是!!”

“喏!”

几个老家伙对视一眼,脸不红,心不跳,连忙安排人去贴了。

……

夜晚,许昌告示几乎贴满了这个所谓的挑战。

若是谁能做到十钱生活一月,便可得千钱。

若是士族之人,可拜入名师之门庭,这等优待,瞬间引爆了整个许昌。

士族之后都明白这可能是一次试探。

于是各方家族都暗中在关注着,百姓则是放心大胆的议论纷纷。

有人说绝无可能,十钱用一个月宛如逃荒,当初逃荒是靠着啃野菜活过来的。

北方冰寒之地,因为有小冰期到来,有些人连野菜都没得啃。

有的人说此乃是主公试探士族之人的仿佛,类似于求贤令,谁愿意领此十钱,便意味着肯与曹氏共存亡,从此效忠于曹家。

也有的人说哗众取宠,坐等打脸。

此刻,城中有两家人都在关注此事。

其一,乃是司马家。

司马家之中,司马防膝下二子,司马朗、司马懿都是如今才俊,特别是次子司马懿,细思缜密,喜读汉书。

早慧,如今已然可以清晰明朗的分析这天下大势。

“伯达、仲达,你们可能破解此告示之意,可能猜测曹公之意?”

司马朗安静跪坐,只是低头不语。

如今刚刚十八的司马懿忽然睁开眼,说道:“父亲,我认为,曹公可能是要推行曹嵩的内戒令,因此以身作则,让士族看到,十钱一样能过一月,效仿徙木立信。”

司马防微微点头,面容一下子就高兴起来。

“那么,仲达,你可知此背后的功劳?”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华贵宅院之中,太尉杨彪对儿子杨修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司马懿、杨修都一样,露出了笑容,嘴角上扬,“谁能做到,谁便会成士族最望,紧随曹公,跻身上流。”

..........................................................................

ps:新鲜出炉的粉嫩小说,作者三百六十度螺旋下跪求鲜花,求推荐票,求打赏,求一切支持!!

............................................................................

第三十五章:骑虎难下,还得郭誉救..

士族上流。

末流士族,便是所谓的寒门士子,而上流的士族,一样可以控制整个大汉入仕官吏之人,此番曹操用意,其实和求贤令也没什么分别。

当初的求贤令,看似对天下贤才求贤若渴,但实际上,也并非如此。

士族之人,特别是聪敏之人,几乎可得结论是曹操想要的寒门士子归附,毕竟在兖州境内,所谓的求贤令并不是真的公正。

而是你若是投靠了曹操门庭,他说你是贤才,你才是。

这是另一种控制人才擢升的方法,比起士族来说,要霸气不少,效果也十分不错。

也是求贤令下之后,曹操身边才聚集了戏志才,荀氏叔侄等人,到了如今,戏志才走后又将这人才变为了郭嘉,郭誉两兄弟。

“嗯,不错,既如此,你能否破解这10钱用一月的办法,若是可以做到,我们家族便可分布入曹操麾下。”

首节 上一节 26/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