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275节

但这一次,却听身旁大伴传来了这样的消息,不由得有些错愕。

“刘备?当初的左将军刘备?

“不错,陛下可曾记得此人?”

刘协摇了摇头,“时日久了,不记得了,但他既是姓刘,对外又说是我皇叔,终究还是要与丞相对立,这天下,难道还要南北

交战?

话语之中,居然是他都有些疲累了。

是啊,为何还要交战啊?!

这南北两地,多年战乱,本就是民不聊生了,这些年来北方好不容易安定下来,都已经出现了这么多可供来玩乐之物了,说明

百姓是早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了。

这是好事,证明了治下的这些官更,个个都肯真正为民推行仁政,说明曹操的确有治国之才,说明上下同欲之后,我这个大汉

天子的确是个局外人。

为何现在还要打。

“罢了,朕已然疲累,既是有乱,就等丞相去平便是了,还要那位,那位君侯曾打了朕一手板的。

"郭誉。

“对对对,郭誉,还有他在,乱不了,我是已经无甚兴趣了,天下病了,交给能治之人去治,我便不再增添累赘,便乃是最好

的帮助了。

刘协心气儿没了之后,自己的立场也就没了

说到底,世间之事上哪儿说得了这么多的所谓立场

本身,在这汉末之中,关乎大势的事情,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与否。

是非黑白?那也要分情况来看,自己若是为了大汉天子之名,为了所谓刘氏祖宗,让这大汉千万百姓又重回战乱,那其实和罪

人也没什么两样。

但若是不尊祖宗礼法,将天下禅让出去,有能者居之,何尝不可?万世永昌,昌的只要是我大汉便是.

只要汉人还在,大汉就不会灭亡,至于姓什么呵呵,都是炎黄子孙,又有甚好争的?

人的立场藏在心里不到最后一刻也不可能看得清,而且最后的决断也未必就是他内心的真实体现。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刻,刘协的内心却是已经十分澄明,看得比很多行将就木的老者都要通透很多

“丞相最近不是打了败仗吗?

刘协对身旁的大伴说道,表情里有些奇妙的笑意,似笑非笑,但是给人的感觉又好像很绝望

"和面。

“嗯,请大伴帮我去宣丞相来,还有文武百官,我有话与他们讲,既然是败了,那我必然要宽慰丞相一番。

刘协实际上知道,身边这个大伴温成瑞就是曹操的人,自己的很多话和动向,都会被他毫无保留的拿去告知曹操

邀功领赏。

但是即便如此,刘协有些话还是愿意告诉他,没办法,因为身边已经一个能说话的人都没了

自己的骨血,随着董贵人一同被曹操杀了去,绞死在了金赛殿之外,身边的忠臣们在上一次谋划刺杀的时候就已经全部死光了

那些,老汉臣们,也因为害怕牵连,所以再也不敢和自己这位天子有任何来往,这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太监温成瑞深鞠一躬,神色一凛,立刻转身去招人传唤,他不知道天子为何忽然会有此想法,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此郑重其事,肯定是有话要说。

到得下午时分,所有的官员都到了大殿之上,温成瑞和天子刘协缓缓而来。

曹操脸色颇为有些颓败,两鬓斑自,多了几缕发丝,但是双眸如虎,依旧还是十分有神,让人一(好李赵)下子不敢直视

这么多年过去,直到现在,刘协看见曹操的眼睛还是会觉得有些害怕。

这是来源于内心的恐惧,从董卓,到李催郭,他没有那么惧怕,因为那些人都不是雄主,只是空有蛮横之力罢了

但是这个曹操便不一样,他的确是天下少有的奇人

世所罕见。

“陛下召见文武百官,所谓何时?“曹操的大胡子微微耸动,表情有些许冷淡,这些天他的心情可不太好,战败而归,虽然未动

筋骨

但却给了南方那两个贼人一些多干渔轮的空间,可以拉拢不少百姓与亮士,估计会有一波翻转之相。

天子沉默了许久,听闻了曹操的话之后,一时间似乎不知道从何说起

过了很久之后,等所有大臣们的都莫名其妙的将目光偷偷的看向天子之后,他才一只手敲打着案牌旁的扶手道: "朕,想禅让

丞相为大汉厉兵袜马,立下不世功勋,联,愿将大汉江山,交予丞相之手,从此伴随丞相左右

"什么?!

“陛下,万万不可!列!"

“陛下,切莫如此!"

“陛下,兹事体大,不可胡言乱语!!!”

“丞相不可接,万万不可接啊!’

此话一出,堂上所有人几乎都惊惧炸了,疯狂葡包在地,对刘协不断大呼小叫,甚至有人拉住了曹操的衣摆,牛怕他一脑抽就

答应下来。

禅让是禅让,此话看似诱人,可实际上却是一个巨大的坑害!!!

曹操愣住了半响,然后笑了。

"禅让?

分享

举报

打赏

第二百六十九章稍安勿躁

回到高陵侯府,阿福一看到郭誉回来,赶紧地迎了上去,殷勤地为郭誉摘盔卸甲,手脚极是勤快,

"府里有什么事吗?那个石苞怎么样,吃得住得还习惯吗?"郭誉解下腰间的环首佩刀,随口问道。

一听郭誉说起石,阿福立刻是大吐苦水: "小侯爷,您带回来的那个石苞也太烦人了,今天至少问了我十几遍您回来了没有

我都告诉他您天黑以后才能回来,他依然还是问个不休,真是烦死了。

郭誉笑了笑,没想到这个石苞还真是一个急性子,问自己回来肯定是为了问询他当官的事,他也不想一想,想入仕途,有那么

容易吗?

"行了,你把他叫到我屋里来吧。"郭誉吩咐道,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很快,石苞就过来了,看到郭誉,先指了一礼,道:“参见公子。

郭誉呵呵一笑,让座道:“石兄,坐下来说话吧

石苞勉强地坐了下来,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支支唔唔欲言又止

郭誉当然知道他的心思,不禁有些好笑,道:“石兄想是要问入仕的事吧?

石苞眼睛顿时为之一亮,急急地道:“嗯嗯,不知办得如何了?

郭誉轻笑道:“石兄你也太心急了吧,现在朝廷选拨人才,实施的是九品中正制,不光要中正官推举,还需吏部审核,就这一

套流程下来,没个三月半载的,能办成吗?更何况这是正常的流程,想要入仕,至少也得中正官品评在中中品以上,如果想在京

城任职,那至少也得中上品。以石兄的出身,恐怕走九品中正这条路很难吧?"

石苞神色一暗,他出身寒微,如果真按朝廷的九品中正制度来衡量的话,就连中下品的门槛也达不到

在这个出身决定一切的时代,那怕你再饱读诗书再才华横溢,那也是枉然,没爹可拼,那就意味着你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石苞当过县里的给农司马,这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主官县里的农事,自然轮不到中正官的考评。

也就是石苞遇着了更部侍郎许允,才萌发了到京师混个一官半职的想法,毕竟在三等小县做一个小吏,撑死也混不到县令的职

357位上,只有到了洛阳,才有他真正可以发挥的舞台。

可惜许允这条路断了,石苞倍受打击,幸好有郭誉给他承诺,才让他略感安慰。

虽然说郭誉信誓旦旦地表示没有任何问题,但石苞心里还是忐忑不安,郭誉能不能给他办成,他心里实在是没底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毕竟再怎么看,郭誉也太年轻了。

尽管住在高陵侯府,吃得好睡得软,但石苞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左寻思右合计,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整天没有看到郭誉

回来,急得他如同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现在听郭誉如此一说,石苞心底一沉,脸色陡然地变白了,简直就是万念俱灰。

郭誉看到他的沮丧,便又安慰他道:“不过石兄放心,我郭誉答应你的事,就一定能给你办到,只是时间上我无法做出保证

还请石兄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石苞略感欣慰,道: "等些时日倒也无妨,只要公子实心于某办事,在下便是感激不尽了。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先行告退,在

城中客栈等侯公子佳音。"只是在下平时做事惯了,如此闲赋,在贵府自吃白住,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到不如在下搬出去,在城

里做些话计,顺便等候公子安排。

郭誉微皱眉道:“石兄是嫌我府中食宿粗鄙,还是下人有所得罪?

石苞连忙道:“公子盛情款待,某诚惶诚恐犹是不及,如何还敢抱怨?只是在下平时做事惯了,如此闲赋,在贵府自吃自住

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到不如在下搬出去,在城里做些话计,顺便等候公子安排。

首节 上一节 275/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