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292节

基础,汉高祖刘邦起事之前,还不是一个卑微的小亭长么,本朝太祖皇帝,年轻的时候,不一样干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勾当么?

从现代穿越而来的郭誉根本就没有觉得经商是一种多么下贱多么卑微的事,赚钱只是一种手段,没有经济基础,干什么事都是

畏手畏脚举步维艰,高陵侯府家境看着殷实吧,但仅仅只是造几把连弩,就已经是财力耗尽难以为继了。

如果郭誉大规模地去建造投石车,去招募私军的话(朝廷容不容许放在其次),就算是砸357碎高陵侯府的骨髓,那也拿不出

钱来,只能是望洋兴叹。

所以,郭誉才不会去在乎什么世俗的眼光,什么商业是贱业,经商是下等人干的营生,统统都见鬼去吧,老子不但要赚钱,而

且要大赚特赚,用前无古人的手段去赚钱,至少也得攒够组建一支军队的本钱吧.

和司马家斗,那可不是磨磨嘴皮子,上两本奏折,就能把司马家扳倒的,那可是要真刀真枪要实干才行,自刀子进去,红刀子

出来,不见血也那是不可能的。

司马家笼络世家,培植亲信,掌控军队,拳养死士,已经走有了谋朝算位的不归之路上了,别说高平陵事变是什么竟外,其实

司马家早就拥有了动手的能力,别看曹爽似平是大权独揽风光无限,只要把司马家给逼急了,立马就会在洛阳城掀起一场风暴来。

对于郭誉而言,形势确实是相当的紧迫,司马家已经是先行一步了,自己想要与之争锋,就必须要奋起直追才行,虽然说距离

高平陵事变还有十年的时间,但历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留给郭誉的时间,还真的有十年吗?

第二百九十三章第一桶金

当五石散的销售步入正规之后,郭誉也就变得清闲起来。

这就是直销的最大好处,在起步阶段,郭誉肯定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辛劳,而一旦进入正规之后,销售的终端便会自行地

向前延伸,每一位购买了五石散的顾客都会成为潜在的销售员。

正因为推销五石散有着巨额的利润,所以那些平素对经商嘴之以鼻的名流士子们此刻再也经受不了诱惑,开始千方百计地推销

起五石散来,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路人,只是五石散消费的潜在客户,都成为了他们的争取目标。

在这些名流士子的潜意识之中,显然不会觉得他们的行为是在经商,经商嘛,至少也得有个店铺,有商品出售,他们的举动

充其量算是拉拉人头,和贱业经商扯不上半点关系。

所以这些名流士子们才会心安理得地拉人头拼命地推销五石散,拉两个够本,拉四个还能赚两个,为了自己能免费地享用逍遥

五石散,这些名流士子也确实是很拼的。

有他们这些人不遗余力地拉人头,逍遥五石散的销售就如同是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只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就覆盖了整个的

洛阳贵族圈子。

而逍遥五石散的名号,在这个贵族圈内,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部分的服药士子,都把一品居的五石散换成了道遥五

石散。

很显然,何曼在逍遥五石散的推广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晏做为五石散界的风向标,一直引领着服药界的潮流,之前因为何曼长年服用一品居的五石散,那些名流士子们争相效仿

几乎这个圈里八到九成的服药者,用的都是一品居的五石散。

如今何晏换了五石散,那些拥-们自然也是发先恐后的效仿,纷纷地弃用一品居的五石散,而改服逍遥五石散。

如果说何曼低调一些,那么这些追随者换散的可能性就要低一些,或者说换散的过程会拖得比较长。

但何曼这回却是史无前例的大张旗鼓,不仅高调地宣称换用了逍遥五石散之外,而且还主动地四处拉人,不遗余力地推销逍遥

五石散。

如此一来,逍遥五石散的销量暴增,也就毫不为奇了,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何晏如此卖力地推销五石散,自然与他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逍遥五石散大卖特卖的同时,何晏也

是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其实郭誉主动发展的下线,也只有裴秀和何曼两个,也就是说,一根主干,分出两条枝干来。

这两条枝干,明显地发育不均衡,裴秀这边瘦弱无力,而何晏那边却是枝繁叶茂,昌盛兴隆,而且何晏那边发展出来的分支

都远胜裴秀这边。

出现这种状况,显然与悲秀和何曼的人脉厚薄有着极大的关系,裴秀的交际圈子就是那么大,亲戚好友也就那么多,发展了几

十人之后,也就没啥潜力可挖了

而何曼不同,似乎何晏生来就带着吸引人的光环,让众多的服药者是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地奔向他这里,纵然是粉身碎骨也

在所不惜。

光是何晏直接拉来的下线就达到了上百位之多,而下线之下线,发展地更为迅猛,据不完全估算,光是何晏这一条支系上,已

经有千人之多了。

发展一个直系的下线拿百分之五十返利,下线的下线拿百分之十的返利,下线的下线的下线拿百分之五的,以此类推,虽然说

层次越多,拿到了返利点越少,但胜在基数庞大,何晏躺着就能赚钱,估计睡觉时都能笑醒,

何晏赚到了不少的钱,邓以及那些百十来个直系的下线的也都各自发展了为数不等的下线,各自或多或少地也赚了一些钱

最不济的也能发展一两个下线,让自己可以自白享用五石散。

这无疑让许多人产生了错觉,买逍遥五石散完全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只要自己人脉广的话,发一笔横财也不是难事

除非那些人品差到家的,连一个下线都拉不来的,只好是自认倒霉。

不过但凡购买五石散的名流士子,莫不是家底殷实非富即贵,逍遥五石散品质卓越,远在其他五石散之上,价格贵点,也无人

抱怨。

一文钱一文货,这个道理谁也懂,凡是服过逍遥五石散的士子,让他们回头再去服别的五石散,还真觉得差太远了列。

转眼就到了月底,傅玄将整理好的帐目拿给郭誉过目。

当月共计出售逍遥五石散十五万三千八百份,多数是按一百份一包打包出售的,也有少数一次性购买几百份的,也有一次购买

十份二十份的,总计购买人数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人,扣除返利,净赚五千四百三十二万钱。

虽然说郭誉心里有一些计算,但五千多万钱真正摆在他面前的时候,还是让他的心狠狠地震颤了一把,只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郭誉就P经赚到了普诵人几辈子都嘴不来的钱,

五千万钱如果全部换成铜钱,那堆起来,至少也是一座小山啊,那怕全部换成金子,也可以铺满一间屋子了。

这可(好李赵)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傅玄每日掌管帐目,对于每日暴增的数字都已经不再那么敏感了,但悲秀不同,当他看到这个数字之后,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

裴秀发展了几十个下线之后,自己也赚了不少的钱,所以现在他和郭誉的关系很铁,隔三岔五的,必然要来高陵侯府一趟,那

怕是无事可做,也要来转转。

郭誉当然是乐见其成的,相比于金钱,他更看重的是人才,裴秀和傅玄可都是将来司马家的胧股之臣,挖司马家的墙角,是郭

誉最喜欢的干的事,通过五石散就把傅玄和悲秀笨络过来了,这才是郭誉真正的大赚之处,

裴秀小富即安,得意洋洋,但他看到郭誉月结帐目的时候,才明自,什么叫做小巫见大巫。

第二百九十四章始作角者

夜幕降临,整个洛阳城都被黑暗所浸染,漫漫长夜,风雨飘摇

而此刻的一品居,却是灯火通明,掌柜的和众伙计,都没有因为关门打样而歇息下来,个个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几位掌柜噼哩叭拉地拨弄着算盘,神情严峻,个个一丝不苟,虽然春日的雨夜让气候变得无比的凉爽,甚至有一丝乍暖还寒的

味道,但这几位掌柜的额头之上,都沁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

他们时不时地用袖子去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右手中的算盘始终不敢停下来,而左手则是不停地翻着帐折,仔细地逐一核对着

帐目上的数字。

三国时代,还没有发明出线装本,那些记帐的帐本自然不会是本子,而是象奏折那样折起来的帐折。

其实记帐最初使用的是竹简,在竹简上记载,称之为帐卷,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纸张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到三国中

期之后,纸已经基本替代竹简,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不过纸产生之后,使用方法上一直沿续着竹简的用法,竹简笨重无比,使用时展开357,存放时则需要卷起来

纸虽然很轻便,但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之下,还是习惯将纸裁成很长的样式,存放时将纸卷起(:【"梦,幻,;】众筹小;:说群:?五!四!.七六.:六一二!'五!:四')来。

但纸卷太长的时候,却又不便于打开,所以人们在实用之中,发明了折纸法,将卷纸每隔一段折起来,将文字记录在折纸上

这样便省去了将整卷纸打开的麻烦

一品居的生意繁杂,所有的帐目都堆放在这儿,堆得就如同一座小山似的,掌柜的为了核算清楚具体的帐目,已经是连续地奋

战了几个时辰了。

这已经是他们第三遍复核了,但结果依然是让人心寒,几位掌柜的不冒虚汗才怪。

“夫人驾到!"随着一声高亢的呼喊,几位掌柜如坐针毡一般,立刻地跳了起来,齐刷刷地欲起身到门外迎接

不过还未等他们出门,一位紫衣贵妇已经是迈步入堂,高高信起的发善上还沾着些许的雨滴,她的神情冷漠,虽然是美艳的不

可方物,但那高贵逼人的气息,却让这几个一品居的掌柜管事不敢生出半分的非分之想,皆跪伏于地,口称:“奴婢参见夫人。

紫衣贵妇轻轻地挥挥手,朱唇轻启,道: "起来吧,本月的帐目算得如何了?

几位掌柜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由大掌柜的道: "启享夫人,本月的帐目已经是核算清楚了,收支相抵之后,结余二百四十五

万四千八百六十三钱。

紫衣贵妇大为诧异:“怎么回事,以前一品居每月净利润至少也有一千万钱,最不济时也有七八百万钱,为何这个月会如此惨

大掌柜的一脸苦相,道:“禀夫人,五石散一直是本店的主打货品,至少占到销售额的七成以上,本月以来,五石散大量滞销

销量较之以前暴跌了八成以上,若非是其他货品支撑,恐怕仅五石散一项,就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首节 上一节 292/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