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42节

州郡兵强悍一些。

当然,调三河兵马也是为了动作能迅速一点,在中军不足的情况,三河兵马一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否则调动其他州郡的

兵马,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等他们赶到洛阳再出兵,黄花菜估计也都凉了。

这个结果曹爽一系的人比较满意,而司马懿的党羽,则个个兴高采烈,认为吴国这次也太"帮忙"了,让最近比较失意的司马鼓

又复得意起来。

旨意还没有传达下来,消息就已经先传递到了太傅府

此刻的司马懿,正在太傅府的后花园里从容地打着五禽戏,一招一式,舒展大方,动作规范

已经六十有二的司马懿看起来红光满面,精神叟烁,丝毫没有一点苍老之态,更没有任何生病的迹象,之所以抱病称羔不上朝

是因为目前曹爽太过强势,司马懿不得不再行韬晦之计,以退为进,等待机会。

神医华陀亲传给司马懿的这套五离戏他练习多年,早已是纯熟无比,一套五禽戏打下来,有如行云流水,有板有眼

司马懿和毕陀可是有着不错的私交,这可惜这套离戏之法虽然流传了下来,但其创造者却早已是墓草青青尸骨已寒。

司马煞收势住,轻叹了一声,自语道: "伴君如伴虎啊!

这时,司马师从外面进来,他走得很急,却是满面春风,看到司马懿,远远地便道:“父亲,喜事了,有大喜事了!

司马师自出狱后,经过调养,身体状况已经恢复如常了,只不过他散骑常侍的官职早被撒了,如今闲赋在家。

司马煞神色从容,古井无波地道:“有何喜事?

司马师道:“东吴伪帝孙权亲率四路二十万大军进犯淮南、荆州诸地,本欲挂帅出征的征南将军夏侯玄被曹爽撤回,今日朝议

之时,司徒高柔、太尉蒋济等人保荐父亲为平南大都督,征调中军及三河之士十万,南下伐昊。此消息是朝议之时有人透露出来

的,诏书稍后即至。

司马懿闻讯之后,淡淡地道:“何喜之有?”

司马师为之一怔,纳闷地道:“父亲因孩儿之故,痛失中坚中垒二营的兵权,此番如果能重新执掌征南大军的兵权,亦不失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难道还不算是喜事吗?

司马懿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道: "那曹爽态度如何?

司马师道:“曹爽那边并无可征战之人,就连先前委任的征南将军夏候玄,也不过是赶鸭子上架,勉强行事罢了,此番应对吴

国的二十万大军,除了父亲这般久经善战的大将,何人可当之?曹爽那怕再不甘心,也得接受这个提议了。

司马煞轻轻地摇了摇头,道: "师儿,你还是太年轻,曹爽虽无谋略,但身边却是不乏多谋之士,那个丁说就非善类,这个'驱

虎吞狼'之计,显然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驱虎吞狼?"司马师诧异地道

司马懿道:"不错,当年着文若就曾献计给太祖,令袁术、刘备、吕布三人自相兼并,先后覆亡,如今东吴兵锋强盛,朝中无

人可挡,语令为父挡之,如果侥幸得胜而还,倒还罢了,如果为父与东吴斗个两败俱伤,却是正中曹爽的下怀,也会给曹爽诛杀

我司马氏一门的口实。

司马师顿时惊出一身的冷汗,道:“好歹毒的计策,这个丁谧,真是该死!那父亲您该怎么办,还是托病拒诏吗?

司马懿轻轻地摇摇头,道:“无妨,曹爽欲借吴人之手除掉我,可惜他们却不知,吴人只思守成,不思进取,别看他们二十万

大军来势汹汹,其实内容不过是稀松一泡水。为父和吴人打过不止一次的交道,403他们的北伐之心,远没有诸葛亮那般坚定

不过是想着偷机取巧,谋点小利小惠罢了,只要我们能挫其锐气,吴人自会退兵罢战。二十万,那可是孙权的全部家当了,他如

果把这些兵马全折损在淮南荆州,那么他这个皇帝也就当到头了。

司马师喜道: "那父亲是准备接受语令出征了?

司马煞淡淡地道: "圣旨不可违,为父就算明知是计,也要给他们来一个将计就计,为父倒要看看,他们的这个如意算盘,又

能打得如何?

司马师拱手道:“此番出征,孩儿恳请父亲让孩儿随行吧。"司马师被削职之后,一直谋求着重新出仕,只是曹爽当权,他再想

重整什途之路,难度重重,所以这次司马煞挂帅出征,可是他出什的一个最好机会了,若能再获得一些军功,那更是有机会青步

平云的。

他老爹就是统兵大都督,只要能凯旋而归,均点军功出来给他,还是顺手的事

以前司马煞可没带司马师玩过,不过这次不同了,司马煞郑重其事地道: "好。那你就做个参军叫。

第三百八十二章决不退缩

征南大军的班子很快就确定了下来,由司马懿领衔挂帅,征南将军夏侯玄为其副手,除了已经征调的三万中军之外,朝廷此番

又征调三河都兵等七万余人,凑足了十万之数,克日出征

曹爽的原意是想让夏侯玄退出,毕竟夏侯玄和司马家有仇怨在身,同军共事的话,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而在前线军中

远不比洛阳城中,就算曹爽有心照应,那也是鞭长莫及,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曹爽并不建议夏侯玄随军出征。

不过夏侯玄却不肯轻易地退出,自己好不容易才爬到了征南将军的位子上,又怎么可能因为主帅是司马懿就轻易地退出呢。

自己和司马家有仇不假,但夏侯玄不相信司马懿就敢公然地暗算自己,毕竟在征南军中,自己做为司马懿的副手,那也是一人

之下,万人之上,司马懿想要动他,没有一个合适正当的理由,绝对是不行的。

何况自己也并不是光杆将军,原先的三万中军,可都是他的部下,假如说司马懿心怀不轨,想要谋害于他时,夏侯玄完全有可

能率部反抗,司马懿虽然持节,战时有权斩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但以夏侯玄的身份,却是他不能轻动的,就算夏侯玄有罪,也

需得押送回洛阳,交由廷尉审理,那怕司马懿身为平南大都督,也是无权定夺他的生死。

何况大敌当前,夏侯玄认为司马懿也是一个知道深浅,懂得进退的人,所以此行只要自己小心从事,必定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如果夏侯玄放弃这一次机会的话,不但是为人诟病,而且晋级之路也将要蒙尘受阻。

所以,夏侯玄要拼上一把,为自己的前程。

曹爽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

其实司马煞出征,曹爽肯定是不会完全放心的,必然要在司马煞的身边安插一个自己的亲信,或为副手或为监军,坦白的说

就是来监视司马懿的,以防他有二心。

十万大军交在司马懿的手中,曹爽焉能安心?

夏侯玄坚持不肯退出,到让曹爽省得再找监视司马煞的人选了,由夏侯玄来做司马煞身边的这颗钉子,倒也再合适不过了

曹爽给夏侯玄一道密令,如果司马懿有通敌叛国或自立之心的话,夏侯玄可以先斩后奏,不必通报朝廷。

夏侯玄高调地回到城南军营,召集诸将,宣布了朝廷的决定

众将都为之沉默,这一转眼的工夫,夏侯玄就由主将变成了副将,虽然依旧统率诸营兵马,但主事之人却变成了司马懿,夏侯

玄都得仰人鼻息,更何况是他们呢?

夏侯玄倒不以为意,这次出征,不管他是主将也好,副将也罢,总而言之都是为朝廷出力,为国效命,他要求诸将一如既往执

行军令,保持高昂的斗志,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出征。

现在征南军中是小道消息满天飞,多数传言都在说夏侯玄将会被解职,不再担任征南将军一职。夏侯玄重返军营,则等于让诸

将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那些流言是戛然而止。

众将离开中军帐的时候,夏侯玄单独叫住了郭誉

“子明,想必你也听说了司马懿将出任平南大都督之事吧/?“夏侯玄首先提了此事

郭誉点了点头,这消息也并不是什么隐秘事,早已在军中传开了

夏侯玄道: "这样吧,我会安排你离开征南军中,并且保证无人敢追究你临阵脱逃之罪。

现在郭誉的身份已经是征南将军参军,而不是羽林军期门督,如果郭誉不随同大军出征的话,那么很快就会被有司定为临阵脱

逃之罪,按魏律,临阵脱逃可是重罪,一旦被捉获,那是要被处斩的。

郭誉和司马家的关系,夏侯玄比谁更清楚,此番司马懿执掌帅印,郭誉如果还留在军中,那么将会是非常的危险,夏侯玄为了

他的安全考虑,决定安排郭誉退出征南大军乔。

郭誉笑了一笑,道:“为什么?

夏侯玄皱了一下眉头,郭誉这话显然有些明知故问了,不过他还是很有耐心地道:“子明,你和司马家的矛盾已经是无法化解

,此番司马懿担任平南大都督,执掌兵权,有生杀予夺之权,而且司马师也将随军出征,担任平南都督参军,以我对司马师的了

解,他是毗必报,你若继续留在军中,或恐会受到司马家的迫害,所以有可能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及早离开军营,免受无妄之

郭誉无动于衷,淡然一笑道:“泰初兄,真正说起来,司马师最为记恨的人,并不是我而是你,那你为什么还要执意地呆在

征南军营中,不思退路?

夏侯玄为之语塞,不过他很快地道: "我虽然和司马师有些仇怨,但我好歹也挂着征南将军的名号,司马煞持节可以斩杀二干

石以下的官员,却是奈何不了我。而你不同,只是一个比千石的参军,司马懿想要弄死你,比掐死一只蚂蚁还简单,你我相交一

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在我这儿出事。

夏侯玄的意思其实是很简单,(吗的好)由于他的地位足够高,司马懿持节杀人的权力并不会威胁到他,而郭誉由于职位较低

司马懿只要找一个借口,一个合适的理由,就可以轻易地治他死罪。夏侯玄现在是自顾不瑕,不敢让郭誉留在军营冒险

郭誉当然也会考虑其中的利害关系,有夏侯玄的安排,退出征南军不受追究倒也不是难事,但从此之后,郭誉必然会蒙受一个

临阵脱逃的骂名,甚至会被人耻笑为懦夫,在这个极重名声的时代,很可能会让郭誉一直抬不起头来。

这可不是郭誉所愿意看到的,如果自己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一看到司马家的人就退避三舍,那么以后还怎么来和司马家的人斗?

"不,无论如何,我不会离开的!"郭誉斩钉裁铁地道。

第三百八十三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首节 上一节 342/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