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45节

既然大帝孙权有令,诸将莫敢不从,各自领命下去,各做安排

403

安风是魏安丰郡郡治所在,是魏国淮南防御体系之中较为重要的一座战略重镇,一直以来深受魏吴双方的看重.

魏国的看重是如何守住这座城池,吴国对安风则是舰觑多年,欲夺之而后快,此次吴国派遣诸葛恪这支人马进攻安风,就是对

安风志在必得。

诸葛恪的摩下,可是有着一万名悍勇骁果的丹阳兵,这些步战精锐虽然组织性纪律性要差一点,但论攻击能力,却是令任何军

队都为之胆寒的,,庆阳兵作战之勇猛,冲击力之强悍,确实是许多军队的逗号梦

安丰大守于基就是深有体会。

自从得到吴军来犯的消息之后,王基立刻是紧闭城门,严令诸将谁也不准出城应战,安风城中,只有八千守军,而诸葛恪这一

路人马,便有五万之众,如果野战的话,那纯粹是找虐,唯有坚守城池,才是不二的选择。

安风城虽然没有合肥新城那么宏大,但做为边境第一线上的军事重镇,也确实是坚固非凡,各种城防工事应有尽右,军械粮草

的储备也是极为完善,坚守半年以上,丝毫没有问题。

第三百八十七章安风之战 (上)

吴军调整了布署之后,诸葛恪很快地便挥师从六安北上,直指安风。

诸葛恪自从丹阳太守调任威北将军以来,一直驻守在长江北岸的庐江郡皖口,这里山险路崎,很是适合丹阳乒活动,诸葛恪轻

丘突讲,偷袭讨舒具,掳芬数千民众,魏军其至来不及做出反应。

诸葛恪名义上是奉旨在皖口屯田,但他到任之后,却从来不打理中田之事,反倒是屡次出兵,倚仗着丹阳兵的机动灵活,不断

地骚扰魏国边境,劫掠人口,破坏中田,让魏国边境的将领和太守都是颇为头疼。

其实诸葛恪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滋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试探的过程,诸葛恪不断地出兵,就是想要摸清魏国在淮南

一带的兵力布署,他还多次派出斥侯,打探寿春、合肥、安丰的情况,绘制比较详尽的地形图,并上书孙权,请求孙权同意他偷

袭寿春的计划,只不过因为孙权担心太过冒险而没有实施。

此次吴军大举北伐,诸葛恪被孙权委以重任,单独指挥一路人马,进攻六安。熟知淮南地理军情的诸葛恪并不热衷于打六安

因为六安是魏军淮南前线的一座要塞,守备精良,吴军想要拿下,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足够的时间,是很难成功的。

这次诸葛恪统率五万大军,兵力上是足够的,但时间上却是仓促的,只有十几天的时间,根本就撼不动六安的城防,魏国的援

乒就已经抵达了淮河北岸

继续攻城的话吴军便有腹背受敌的可能,而且吴军目前分散在寿春、戈阳、六安三地,呈一个巨大的品字型,但三地之间相隔

都在数百里,彼此难以照应,很容易被魏军各个击破

所以诸葛恪建议孙权改变策略,将分散在三地的军队集合起来,攻打三地中间的安风。

安风也是淮南防线上的一座重镇,地位虽然不及寿春合肥,却和六安犬阳不相上下,尤其是安风城北连淮河渡口安风津,一旦

攻陷的话,就等干是在魏国固若金汤似的淮南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东可直逼寿春,南可钳制合肥,西可直通荆州,向北更是

可以进军汝南,威胁中原。

如此左右逢源之地此前一直不受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安丰郡地势险要,道路崎岖,擅长打水战的吴军对这种山地并不精通

所以主攻的方向一直放在淮南东路上,就是合肥那边,那儿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有利于吴军行动。

不过随着诸葛恪带来四万丹阳兵入驻皖口,吴军山地作战能力大为提高,诸葛恪审时度势,将这次的主攻方向,放在了安风.

安丰太守王基以前并没有什么名气,所以诸葛恪丝毫没把他当一回事,诸葛恪根据斥候的报告,知晓安风城的守军不过只有八

千人右,如此一座孤城,拿下自然不在话下

如果呈军可以顺利地攻克安风城的话,那必然会深深刺激到司马煞,司马煞肯定会立刻抢渡淮河,试图夺回安风的,

当然,就算吴军没有攻克安风,司马懿得知安风危急,也必定会倍道而行,救援安风的。

所以拿不拿得下安风,对于诸葛恪来说,都并不太重要,他真正的目标,是盯着司马懿的那十万大军的,小小的安风城,还没

放在他的眼里,

诸葛恪将攻击安风的任务交给了副将唐咨和留赞,让他俩各率五千丹阳兵和五千吴军,围攻安风城,自己则率三万大军屯扎在

安风以北,密切地注视着安风津方向,随时准备北上,参与在安风津对魏军的伏击。

唐咨和留赞得令,立刻率领两万吴军向安风城发起了攻击。

自从淮南战事打响,王基就下令安丰郡的所有军队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不管敌人是否前来进攻,安风城的城门一律紧闭,无他

本人的将令,任何人一律不得出入城池。

虽然说战火尚未烧到安风城,但寿春、弋阳、六安那边的战况消息不断地传了过来,隔岸观火,王基时刻不敢掉以轻心,说不

定那天风向一变,吴国军队就会转头来攻打安风了。

事实证明,王基的判断果然正确,进攻六安的吴军连攻十余日受挫之后,便放弃了再攻六安,转头北上,直扑安风而来。

唐咨和留赞想要诱使王基出战,他们率军攻打安风城下之时,并没有急于发起进攻,而是率三两千人到城下挑战叫阵,百船身

问乔

王基手下的将校听了,怒不可遏,区区三两千吴兵,就敢这么滋意猖狂,简直就是目中无人

他们纷纷向王基请命,请求开城出战,杀一杀吴军的锐气。

王基摇头道:“听闻吴人此次大举来犯,大兴兵马二十余万,如何单单只有两三千人前来安风?此必有诈,切不可轻举妄动

于是王基下令封闭四门,不让任何人出城,调动城中所有的魏军,投入了城墙的防御作战之中,全员戒备,随时准备战斗,

吴军从清早就喊上了,但一直到午时,始终没有瞧见魏军有开城出战的迹象,很显然,这诱敌出城之计,已经(吗的好)是失败

吴军死活不肯上钩。

于是唐咨和留赞将后面埋伏的精兵全部调到城下,架设云梯,开始强攻安风城

安贝城的将校看到吴军如蝗虫一般扑天盖地而来,这才始信王基之言,吴军果然在城外设有埋伏,一旦魏军出城,必然会落入

到敌人的圈套之中。他们个个是冷汗,脑袋都快掉了还犹不自知,此时都佩服起王基来,还是王太守有卓识远见,方让他们

轨遭厄难。

捡回一条性命的魏军将校,都在暗暗地庆幸,守城时自然是格外地卖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守城大战之中

但见安风城下杀声阵阵。人影婶幢,绵延数十里,如乌云委地,双方都投入了重乒,你攻我守,展开了血腥而残酷的攻城战

第三百八十八章安风之战 (下)

丹阳兵的悍勇果然是名不虚传,这次唐咨和留赞所率的兵马,丹阳兵就占了一半,他们在指挥攻城的时候,特意地将丹阳兵安

排到了最前沿的位置上,丹阳兵果然是骁果非凡,战意凛然。

吴军在攻城器械上在准备的并不太完善,两万大军,攻城器械最多的,也只是云梯,其他的器械,只有很少很少(【梦;.幻】:众筹小说群"'五四七六六,.一?二五四),而被称之为

"攻城之王"的投石车,则一个也没有。

不是说吴军缺于这样的重型装备,而是诸葛恪所讲军的这条路线,多以山地斤陵为主,道路崎收狭隘,大型的攻城器械,很难

运得进来,所以诸如攻城车,投石车,床弩车等等攻城利器,并没有装备于军中。

直正硬撼安风城池的,正是丹阳兵的血肉之躯。

丹阳兵人人身披一件皮甲,就连铁甲都很少看到,手挽木盾,手执短刃,动作如风,对着安风城墙,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强硬

攻势

城上是箭矢如雨,滚木擂石,呼啸而下,做为淮南防线的重镇,安风城的城403防器械,准备也是极为充分的,面对吴军的猛

攻,王基亲自冒着箭矢,登临于城头,指挥若定。

那怕城外的吴兵多如牛毛,王基也是一脸的从容之态,并没有因为吴军的兵势强胜而生出半点的畏惧之态,他平静地指挥守城

的军队,与扑上来的吴军展开珠死的较量,决不让吴军踏上城头半步。

在王基的指挥之下,原本军心不稳的魏军变得众志成城,誓死而战,倚仗着城墙,魏军挡住了吴军如潮水一般的攻势

王基很清楚,现在吴军的气势正盛,如果挡不住这一轮的攻击的话,安风城就会很快陷落。

同样,如果吴军进攻受挫之后,士气必然低落,再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守住安风城的希望反倒是变得最大。

所以王基认为,这场攻防战,最为关键的其实就是开头的几天,只要魏军能挺过吴军的这前几轮冲击波,接下来的战斗就会进

入相持阶段,守城的难度会(ceef)相当变得小一些。

城下吴军的尸体堆集如山,但这似乎并没有让后续攻上来的吴军望而生畏,他们目无表情地踏着袍泽的尸体,前仆后继,舍生

忘死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似乎踏不破安风城头誓不罢休。

王基暗暗地心惊,吴军的战斗力其实他是早有耳闻的,而现在这支吴军表现出来的强悍攻击力,可是跟他先前听说过的截然相

反,这些家伙,简直就是疯了一般,不要命地进攻,吴军何时拥有了这么凶悍的军队?

丹阳兵的悍不畏死,其实背后是有着巨额奖励的刺激,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诸葛恪亲自承诺,斩杀一名敌兵,赏十亩良

田,斩杀一名敌兵头目,赏耕牛一头,如果能斩杀掉敌人的主将,赏百户侯。

如此巨额的悬赏,如何令这些丹阳兵不动心,这些山越人世代居于深山,土地贫,生活困苦,如今被朝廷收编,安置于平原

地带,他们也渴望过上富足的生活,有田地有耕牛,便是他们最大期盼。而这一切其实并不太遥远,只要他们能在战场上斩敌立

功,就能获得牛田,所以这些丹阳兵一上战场,个个生龙活虎,打起仗来,跟杀红了眼一样,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对面的并不是

敌人,而是一亩亩的田地,一头头的耕牛,不拼命行吗?

守城军队的伤亡也变得越来越大了,王基脸色也变得格外的凝重,吴军的强悍攻击力让他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么不要命的打

法,王基还是前所未见的。

"王太守,快向寿春合肥求援吧,再怎么打下去,安风肯定是守不住的。"都尉齐平左臂被箭给射穿了,顾不得医治,斩断了箭

首节 上一节 345/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