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56节

如果夏候玄运气好点,或许此刻已经逃离了吴军的包围圈,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后果还真是不可想象的,

但愿他能平安无事叫

第四百零七章步步杀机

他抬头看了看夜空,幸亏今夜天气晴朗,虽然没有月亮,但是繁星点点,郭誉在天空中很快就找出了北极星的位置,确定了他

们现在所处的方位。

自天靠太阳,晚上靠北极星,就已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最简单实用的辨别方向的办法了,郭誉庆幸今晚的天气帮了他的大忙

否则绕来绕去,很可能会绕到最初的出发地点,那可真得就悲剧了。

有北极星指明方向,一切就变得顺利了许多,至少郭誉不会迷路。

但如果今天是阴天雨天呢?

军队中到是有司南,司南就是那种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

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可司南体积笨重,不利于单兵携带,整个征南军中,也不过才有几个而已,郭誉现在根本就没有这玩意。

看来这次回到洛阳之后,还得找马钧研制点体积小巧的指南针,方便于单兵携带,这样再遇到这种情况,那怕是极端恶劣的天

气,大雾大雨之中,也不会辨别错方向。

郭誉的突围方向是西南,确定了北方之后,很容易就辨识出西南来,稍做休整之后,郭誉便下令队伍出发,望西南方向继续前

这一路前进,一路战斗,队伍的减员非常的严重,最初郭誉带出来的时候,有两百多人,这还不包括一路之上收编的落单掉队

的成员,经过数场血战,只剩下百十来号人了。

而羊那边损得得更为惨重,最初带出来三四百人,经过几战之后,也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尤其是最后一战,差一点就全军覆

灭,饶是郭誉救援及时,可那一战他们还是损失了近一百人。

如此惨烈的伤亡比率,让郭誉都黯然而叹,这些逝去的生命,昨天或许还曾笑脸打过招呼,或许还在一个行军锅里吃过饭,但

今天今夜,他们便都躺在了冰冷的大地上,血染异乡之土。

现在郭誉所带的这支队伍,存活率尚且十不足三,那么整个三万人的队伍,郭誉不知道现在还能尚存几何?

骁骑营是郭誉最为关心的,也不知道文钦邓艾石苞他们的情况如何了,骁骑营可是连人带马,动静极大,难免会引得来吴军的

重兵围剿,但愿他们强悍的冲击力可以冲破吴军的重重围困,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

战场对人对锻炼无疑是最大的,羊沽和杜预尚未及冠,如果在洛阳城里混的话,完全是轻裘缓带年少轻狂的世家郎,如今亲身

经历这血与火的战场,早已稚气不在,浑身浴满鲜血,目光却是坚定如铁。

也许他们杀第一个敌人的时候会感到恶心难受,但是这一路砍杀下来,反倒是热血澎湃,慷慨激昂,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

知道生的可贵,如果在战场上你不想倒下,那就必须要让你的敌人倒下,这就是战场法则。

一场战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可以让懦弱者变得坚强,也可以让胆怯者变得无畏,还可以让人快速地成长起来

因为这一场战斗,或许可以让羊和杜预的名将之路,起步得更早,走得更远。

再往前走,郭誉的运气显然不错,没有再遭遇到吴军的伏击,虽然一路之上还是碰到过几支吴军的人马,但吴军点燃着火把

将自己完全地暴露出来,郭誉只需要避开他们,就可以避免战斗。

这里已经属于了外围地段,喊杀声已经是渐趋平静了,吴军驻守的人马似乎也有些松懈,他们只驻守在一些大道隘口之上,封

锁着交通要道,并没有再展开地毯似的搜索

这无疑给郭誉的突围提供了便利,不过大道是没法走了,郭誉只能是率领着队伍迁回着从小路上前进,有的时候甚至没有路

只能是从荆棘满地的山坡上踏过去,只能从小溪河流中趟过去。

还好这一片的区域没有那种险峻崎岖的山峰,也没有那种宽阔湍急的河流,这边的丘陵比较低矮平缓,纵然有些起伏,但并不

险峻,河流也多是淮河的一些支流,水深之处尚且不过顶,遇到横渡河流时,魏军只需要越河而过即可。

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比及天明之时,郭誉一行已经到达了距离出发点大概二十多里的地方,此时可以看到的吴军队伍已经是

越来越少了,郭誉预计他们距离突出重围,已经是不远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东边已经是微露曙光了,晨雾在林间弥散着,重重的雾霭影响了他们的前进方向,也

影响了他们的视线。

这个时候,吴军也不用再点燃火把照明了,所以郭誉已经是很难远距离地发现吴军,只有走到近前数十丈的距离,才能看得到

对面是否有人。

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么近的距离一旦发现对方,对方也必然可以发现自己,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将不可避免。

如果对方只是一支小规模的吴军,那倒(吗了的)也无惧,只要将他们杀散即可,但如果遭遇到大队的吴军人马,那情况就会变

得很糟

郭誉还真是暗自庆幸,这一路上有吴军在帮助他们"一照/明",所以他们才有机会走到这里,看来敌人的愚蠢还真是他们

的一大助力。

现在天快亮了,这个优势不在了,郭誉就更需要小心翼翼,他下令队伍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就连脚步声都尽可能地轻一

些,不要发出任何的一点声响,以避惊动突然出现的敌人。

而郭誉更是竖起了耳朵,侧耳细听着周围的一切动静,这个时候提前发现敌人尤为重要,浓零虽然是最大的保护伞,可以挑避

敌人的阻击仰。

但同样,浓雾着也潜藏着危险,杀机重重

长按喜欢的段落可记录想法

第四百零八章发现一条大鱼

这时,在前面探路的斥侯折返了回来,低声地告诉郭誉,前面发现一条宽有十几丈的河流,水流甚急,恐怕难以泅渡,问郭誉

是否绕道。

河流是东西走向的,如果绕道,还不知道会绕道哪儿去,只会距离郭誉原定的目标越来越远。

更何况,河流一带一直是吴兵防守的要点地带,顺着河堤走,只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带我去瞧瞧。"郭誉决定亲自去看看。

斥侯立刻引郭誉前往,一行人轻手轻脚地接近了那条河。

这条河显然要比郭誉他们之前渡过的那些河流明显要宽得多,水流也比较湍急,此刻河面上浓雾弥漫,只能隐约地看到对面河

岸的树影,朦朦胧胧,也不知道河对岸是否藏有伏兵。

郭誉看了看河流的宽度,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十几丈的河面连中等的河流都算上,只不过水深水浅还不知道,

郭誉派两名水性好的魏兵去下河查探一下河水的深度,如果合适泅渡的话郭誉准备泅渡过去,如果水太深不适合泅渡的话,4

20郭誉只能是另想办法了。

两名水性好的魏兵很快地就跳进了河里,河水虽然很湍急,但却并不太深,大概只到了齐腰深的位置,郭誉见状大喜,这种水

深一点都不影响渡河,他正准备招呼队伍下水,就听对岸有人在高声喊道: "什么人?擅闯者死!

那两名已经达到了河心位置的魏兵不禁一慌,事先确实没有想到河对岸竟然会有人,听口音,乃是吴地的口音,确信是吴兵无

疑,大概是他们下水的声音太大,惊动了河对岸吴军的巡兵。

两名魏兵不敢再动,也不敢开口,一张嘴就是一股子浓重的北方话,想忽悠也没法忽悠

两人不开口并不意味着没事,对方见等了半天都没有回应,干脆就用弓箭来招呼了,数十支羽箭嗖嗖作响,穿过浓雾,向着河

心位置疾射而来。

可怜那两名探路的魏兵躲无可躲,当场被乱箭射死,尸体顺流漂走。

突然出现这种状况,让(ceef)正准备下水的郭誉连忙暂停了行动,浓雾之中,根本就无法分辨对面有多少的吴兵,单看射出箭

吉的数量,都不少干几十支,也就是说对方的人数是高于几十人的,甚至达到上百人也有可能,毕竟对方不可能全是弓箭兵,至

少还应该有其他的兵种。

虽然说郭誉这边的人手不一定会弱于对方,但隔着一条河流做屏障,而且对方拥有弓箭兵这种远程兵种,还直是让郭誉是一愁

草展,

虽然现在浓雾重重难辨人影,但对方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这边渡河时产生的响动放箭攻击,人到了河中则是全无还手之力,那

两名不幸遇难的魏兵就是前车之鉴。

但郭誉不想绕道而走,谁也不清楚这条河什么地方没有吴兵防守,而且太阳升起之后,浓雾就会消散,没有了大雾做掩护,隔

着几里就会被敌人发现,突围必将会变得更为艰难。

郭誉眉头紧锁,苦苦地思索着办法,忽然他眼前一亮,冲着身后的人低声地道:“你们之中,有谁会说东吴话?

众人皆是纷纷地摇头,魏军所有的士兵都是来自于北方各州,所讲的话自然都是北方各地的方言,大部分人一牛都没有机会离

开故土,就算是打仗出征,也是偶尔的短暂的时间,所以根本就没有能会讲东吴话。

就在郭誉感到失望之际,站在队伍最末尾的一个瘦小个子的老兵道:"曹参军,小的年幼之时跟随父亲经商,曾去过几年吴地

倒是会说几句东吴话。

郭誉大喜,立刻将那小个子老兵叫至身旁,对他道:“好的很,你这样朝对面喊话,就说你是右将军全琼的部下,追击一路魏

乒至此,还请准以渡河。

小个子老兵立刻朝对岸喊话,将郭誉所交待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小个子老兵的东吴口音甚是标准,比东吴人说得还更流利,对方一听之下,倒也没有什么怀疑,只是道:“此处乃是大将军的

驻地,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大将军?郭誉清楚,此时的吴国大将军可是诸葛瑾。

首节 上一节 356/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