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66节

求鲜花

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宛如一盆凉水济头,美梦破灭的同时,他们也不禁地哀叹,赏金虽好,但有命能拿才算啊

唐咨留赞垂头丧气地集合起了残兵,现在借给他们十个胆子,也没人在敢往前走一步了,恐怕骁骑兵留给他的噩梦,这辈子都

不会忘记了。

往前是不敢了,唐咨留赞只好率兵往回走,和诸葛恪的大队人马汇合之后,再做打算。

不过诸葛恪率兵杀到的时候,恐怕又是一个态度了,这就不是唐咨和留赞所能决定的了

这边吴军败逃而去,这边晓骑营则是顺利地回归了本营,郭誉远远地就迎了上去,文钦跳下了马,冲着郭誉拱手道: "末将幸

不辱命!

郭誉笑道: "文伯父,多亏了你们弊骑营,大军总算是转危为安了。

现在征南军疲惫不堪,除了骁骑营有一战之力外,其他的部队真要参战的话,恐怕是损失惨重,现在骁骑营击退了吴军的先头

部队,情况终于算是有所缓和了。

但郭誉可不敢大意,现在骁骑营击退的,仅仅只是吴军的先头部队而已,如果后续大军赶到,情况还会恶化,晓骑营就算是再

猛,也恐怕只有自保之力,如果想要护征南军的话,还是力不从心的。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先进城再说。

先前和王基谈的两个条件,击退吴军郭誉算是办到了,斩杀敌将么,就只好拿诸葛瑾的人头来凑数了,但愿王基不会出尔反尔

"任长中,带上诸莫理的人头。咱们再去会会这个干大守。"郭誉冲着任监喊道

诸葛理的人头任览早已是取过来了,拿一块布包着,其实距离斩下人头时间也并不是太久,所以皮肉还新鲜着呢,颈部的断口

还沁着暗红的血,把那布包濡湿了一大片。

听得郭誉吩咐,任览立刻是答应下来,紧紧地拎着那个布袋,随同郭誉,一起赶往了安风城下。亿

第四百二十五章首级

到了安风城下之时,看到安风城的城门依然紧闭,不过城头上燃着火把,郭誉看到王某依然还守在城头之上,干是郭誉道:

王太守,在下如约而至,方才击退吴军之事想必王太守已经是亲眼目睹了吧,至于敌将的首级,还请王太守过目。

郭誉从任览的手中接过那个带血的布包,高举过顶,示意给王基看。

方才骁骑营击败吴军的一幕,王基看得确实很真切,只是他没有想到,郭誉居然会如约送来敌将的人头,这让他感到有些匪夷

所思。

战场之上,打败击退敌军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便可以办到,但斩杀敌将,尤其是敌方的主将,一般却不是那

么容易的事,除了“四二零"具备绝对的实力之外,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要知道三国时代发生过那么多次的战争,斩杀敌方主将

成功的例子却屈指可数。

王基不相信郭誉运气真的就这么好,黑漆麻乎的,居然就能斩了吴军的一个将军,他猜疑郭誉是在战场上随便找了一个人头来

凑数,不过今天他们的表现确实已经是够出色了,王基也不再怀疑他们是吴人的奸细了。

"此乃何人的首级?"王基随口问道

郭誉微微一笑,道:"王太守只需亲自查验一下,不就清愁了吗?”

城上悬下一个罗筐来,郭誉把布包放到了罗筐里,城上的士卒立刻将罗筐提了起来,取出布包,呈给了王基。

王基命人将布包打开,一颗人头立刻是呈现了出来,在场诸人都是经历过战场杀伐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惧怕的心理,大家都

围拢了过来,借着火把的光,都想瞧瞧这究竟是何人的首级。

王基虽然诸葛瑾不曾相识,但做为边郡太守,又怎么可能不对敌方的大将有所了解?

魏国官方曾派出细作,将吴军政首脑人物的肖像描绘出来,分发给边郡的官员和将军们,让他们对对手有所了解。

所以说,王基没有见过诸葛瑾本人,但还是见过他的画像的。

而眼前的这颗人头,无疑与诸葛理的画像赫然相识,难道说,他真的就是吴国大将军诸葛理吗?

王基惊呆了,斩杀吴国的大将军,这怎么可能呢?

要知道诸葛理可是吴国的重臣,在吴国朝堂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啊,这样的显贵要员,身边的护卫如云,就算是在战场

上,想要取得他的性命,那是何其之难。

可是,诸葛理的人头就活生生地摆在他面前,不容他不信。

“秦功曹,你曾经到过东吴,认识诸葛瑾,你且来瞧瞧,这个人头可是诸葛瑾本人的?"王基为了稳妥起见,便将以前去过江东

的秦功曹叫过来,让他看个仔细。

泰功曹以前当过密探,在江东潜伏多年,自然是识得吴国那些重臣高官的,他上前端详了片刻,笃定地道:“诸葛瑾面相异于

常人,脸长似驴,所以下官断定此首级必是诸葛理本人的。

都尉齐平疑惑地道:“诸葛瑾是何等身份,又怎么会出现在吴军的先头部队之中,就算是吴军大败,想杀诸葛瑾也非易事。而

某瞧这人头,砍下来已经是有些时候了,绝非刚刚斩首的,所以还请王太守谨慎一些,小心有诈。

王基摆了摆手,道: “只要确信是诸葛瑾的人头,那就足够了,至于何时所斩,这并不重要。来人,立刻打开城门,迎候征南

将军入城!"

王基以前因为怀疑他们的身份,所以不敢轻易地将他们放进城来,现在疑虎解除,王基如果再做刁难,朝廷那边追究下来,他

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城门隆隆地打了开来,郭誉和任览相互对视了一眼,为了开这个城门,还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如今城门一开,整个征南军终

于算是转危为安了。

王基亲自出城相迎,冲着郭誉任览拱手道: "先前不知诸位身份,不得以才将诸位拒之门外,真是抱歉之至,得罪之处,还请

海涵

郭誉抱拳还礼道: "王太守职责在身,在下深表理解,说到底,终究还是一场误会,如今能冰释前嫌,再好不过了。

其实郭誉也清楚,这事还真不怪王基,如果易地而处,让郭誉来守城,突然间冒出一支军队来,号称是友军,如果郭誉想也不

想就打开城门放其入城,恐怕很有可能中了敌人的诡计。

战场之上,永远是充满着阴谋和诡计的,为了攻陷城池,敌人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王基如此谨慎,自然也情理之中。

一旦麻癣大意,后果很可能是城毁人亡的下场。

所以说,王基做的并没有错,所幸征南军有晓骑营的存在,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总之到最后,还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王基心里还存着一个巨大的疑间,客气地道:“不知阁下高姓大名,现居何职?

郭誉道:“在下郭誉,乔为征南将军参军

"原来是曹参军,失敬失敬。诸葛理贵为东吴大将军,却不知曹参军是如何斩并其首奶的? "

事到如今,郭誉也无需隐瞒了,简单地把安风渡之战的情况说了一遍,让王某也大概清楚了征南军到来的前因后果,

王基这才是恍然4.5大悟,原来征南军在安风渡经历过如此一场的恶仗,难怪看起来这支军队军容不整。

任览暗暗着急,毕竟吴军虽然被击退了,但是后续的大队人马依然会很快赶来,魏军现在滞留在安冈城外,一样情况危急,只

有讲入城中,才可以确保无虞。

于是任览道:“王太守,具体详情还是入城之后慢慢再谈吧,吴国大军随时可能杀到,还是先让军队入城为好。

干基连忙地道: "好好好,入城要紧,入城要竖。

守城的军士已经彻底地将城门打开了,让出了通道,任览下令,征南军立刻入城,大军是鱼贯而入,用不了小半个时辰,就全

部进入了安风城中

第四百二十六章不止是人头

诸葛恪率大军赶到安风的时候,正遇到了垂头丧气的庸咨和留赞,问明了情况,不禁是勃然大怒,喝令刀斧手将唐咨和留赞推

出斩首。

别说唐咨和留赞一脸懵逼,就连军中诸将都大吃一惊,连忙劝谏,刀下留人。

诸葛恪虽然治军严谨,但对部下还是比较宽容的,唐咨和留赞做为帐下先锋,也曾多次立功,此番虽然打了败仗,但罪不至死。

不过诸葛恪自从诸葛理死后,性情大变,动辄就杀人泄盆,这一天来因为小事,他已经杀了好几个人了,搞得他身边的人都战

战兢兢,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会人头落地。

不过先前所杀之人,地位低微,也就没人在意了,但唐咨和留赞不同,他们可是军中大将,怎么可能说杀说杀呢?

众将纷纷地给唐咨和留赞求情告免,诸葛恪余怒未消,虽然没有要两个人的脑袋,但还是死罪恶可免,活罪难逃,一人打了一

百军棍,以为惩24罚。

诸葛恪的脾气本来是没有这么暴躁的,但在得知诸葛瑾的死讯之后,他整个人的性情为之大变,尤其是看到父亲的无头尸体之

后,诸葛恪简直就要暴走了。

若真正论父子关系,其实诸葛瑾和诸葛恪并不太和睦,诸葛恪聪明归聪明,但在诸葛理看来,他是有些聪明过头了,所以诸急

瑾曾常常叹息,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因为这个缘故,诸葛瑾时常不忘敲打诸葛恪,让他自敛一些,不可聪明外露,得意忘形。

诸葛瑾和诸葛恪的关系,属于那种严父慧子的情况,诸葛恪对父亲也极是尊重,在父亲面前,永远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丝

毫也不敢造次。

如今父亲突然死于郭誉之手,如何不让他悲愤欲绝,恨不得将郭誉碎尸万段,来解他的心头之恨。

所以刚听说魏军投奔安风而去,诸葛恪便是率军一路狂追,想要在半路之上追杀郭誉,并许下了巨额的悬赏。

诸葛家的一半资产加上千户侯的爵位,光是听听就让人垂涎三尺了,也难怪唐咨和留赞不顾一切地冲在最前面,想把这悬赏拿

到手

首节 上一节 366/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