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81节

心不稳,他们刻意地把自己和司懿的私人恩怨隐瞒起来,尽量地不让众人知晓

这次安风渡之战,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做的也是滴水不漏,尽管征南军之中颇多怨言,但谁也不清楚其中实质的东西,就连任览

也是胡乱猜测,只是认为司马懿或许有针对征南军不利的举动。

不过接下来任览的担心,郭誉却认为是没必要的,司马懿做事填密,绝不会轻易地落人口实的,安风渡之时,他刻意针对的就

是夏侯玄,或许郭誉也只是一个稍带而已,如今夏侯玄不在军中,司马懿自然也没有去算计的必要了。

何况司马懿做事,肯定是不会留下什么破绽的,安风渡之战,事先是夏侯玄自己争取的,战时司马懿的大军也没有袖手旁观

而是表面上也竭尽了全力,至于征南军被围困,司马懿只能表示力所不及,爱莫能助了。

这件事只能是猜疑,就连给司马煞定罪都办不到,因为从各方面来看,司马煞做的是无懈可击,完全没有指责之处,

所以说,那怕司马懿再要有针对征南军的举动,他也只能是暗中进行,绝不会在明面有什么动作的,洛阳朝廷有那么多双眼睛

在背后盯着呢,司马懿公然地把征南军往火坑里推,似乎他也没那个胆量。

如果是一个记仇且莽撞的人,那郭誉倒是不得不防了,那种人做事只凭好恶,从来不考虑后果,一意孤行,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但司马煞明显不是那种人,他老谋深算,心机深沉,那怕是算计人,使得也是阴招,绝不会去忍正面的,只有他自己认为算无

遗策的时候,才会来动手

对于这种人,要谨惕的,是他的阴谋,而不是阳谋。

任览有些不信,道: "曹参军,你所言为真?

郭誉呵呵一437笑道: "那我们拭目以待如何?

司马懿派出了大量的斥侯去探明无强口的情况,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拿到了最为确切的情报

无强口驻守的吴军数量并不太多,大概只有两三千人,他们凭险而据,修筑工事,试图阴挡魏军的前进路线

山区作战和平原作战最大的不同就是,平原上到处都是路,此处不通,可以绕道而行,从别处绕过去。

但山区道路狭隘,往往还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绕道的话,很可能会多走上百里甚至几百里的路,所以有的隘口,是必须要拿

下来的,才能保证大军顺利通行的。

牛金主动请命出战,司马懿同意了,牛金兴冲冲地带兵向无强口发起了攻击。

牛金也算是一个善打硬仗的猛将,安风渡一战之时,便展现出过他顽强的一面,他身先士卒,浴血而战,奋不顾身,大军都撤

离了,他还不顾危险来断后,硬是凭着一己之力挡住了吴军的进攻,让魏军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失

此番出战,牛金也是憋着一口气,主动出战,想要报安风渡的一箭之仇。

第四百五十二章押运粮草

无强口的战斗并没有想像之中那么激烈,牛金的攻势确实比较猛,但吴军似乎守得并没有那么太顽强,抵抗了一阵之后,便开

始了溃败,把阵地让给了魏军。

无强口是淮河平原进入大别山区的第一道屏障,之所以叫无强口,确实地形也不太险要,谷口形如喇叭,谷底平坦宽阔,吴军

把守的两侧高地,坡度也比较缓,这也是牛金可以轻松得手的原因。

拿下无强口之后,魏军等于是打开了通往夹石的通道。

其实夹石并不是一个特定地点的名称,这一条绵延几十里的谷口通道,都被称为夹石口,是南下庐江郡皖城的必由之路,魏军

想要拿下皖城,就必须要占领夹石,攻破石亭。

魏军以牛金为先锋,携攻破无强口之势,迅速地向夹石挺进,意图快速地拿下夹石。

但是攻打夹石的难度可不是和攻打无强口可以相提并论的,诸葛恪在夹石布下了重兵,几乎是清一色的丹阳兵。丹阳兵至了夹

石,就是如鱼得水,他们完全可以发挥出他们的最佳战力来。

悍勇晓果的丹阳兵确实给魏军的前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阳击着魏军,甚至有时候会神出鬼没一般地出现

在魏军的后面,对于魏军而言,这里已经是难以攀爬的险峻之地,累得气喘吁吁,而对于丹阳兵来说,翻山越岭却如同吃饭喝水

一样,轻松自若。

进入夹石,整个战斗的攻防节奏完全被吴军所掌握,魏军的进攻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魏军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所以战事一度地陷入了胶着之中。

如果换作是其他主将,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焦躁万分,这种战斗,简直就是泥泞战,陷入其中,便不可自拨。

而司马懿则是沉稳的多,那怕进攻再不利,也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眉头紧锁的模样,司马懿深沉的就如同是一潭秋水,深不见底

这恐怕是以前长年来诸葛亮交战留下经验,什么叫八风不动?全军恐怕也只有司马懿能给出相应的答案来。

面对难有进展的进攻,司马懿似乎并不着急,他每天看得最多的,就是夹石口的地形图,而他研究最为透彻的,也正是这儿的

形势

司马懿并不急于进攻,那怕战事再胶着,他也照样是不动如山,每天也只有夜晚在何处宿营,如何来宿营算得上是一道难题

司马懿必是亲力亲为地反复地看过宿营地,只要在他确认无误的情况下,魏军才会开始安营扎赛。

或许有的人很奇怪,一个常堂的魏军主帅,不去研究和操心怎么破敌,反倒是对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心,真让人费解。

其实军旅无小事,那怕是这种宿营安寨的事,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大事,进入到了地形狭隘的山区,魏军再想象从前一样扎营

安塞,似乎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在夹石口,想找出一片比较平整的土地来,都算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那么这片土地上扎营,就变得需要十分的谨慎了,如何防止吴军的夜袭,这是司马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丹阳兵的强悍,司马懿肯定是已经领教过了,这种作战能力,不光是自天能给魏军带来困扰,而且夜间,也绝不会让魏军安然

入睡。

所以整个大营的防卫,就显得格外重要,老成持重的司马懿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每次宿营,他总要严格把关,绝对不露出半点

的破绽来,让对手有机可乘

前方的进攻受阻,战事便无限期地拖延了下去,司马懿又没有退兵的打算,所以战事就这么耗着,时间则是在日复一日之中消

掉了。

现在最为困扰魏军的,就是粮草给养的问题,战线每向前推进一里,后勤补给线便会延长一里,脆弱的魏军补给线让司马懿都

有些为之头疼,丹阳兵在一旁早已是虎视眈眈,如果没有得力的军队来护送粮草的话,很可能这条补给线会被吴军所破坏掉。

军无粮必乱,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懂的道理,诸葛恪当然更清楚,他在夹石口有计划地步步后撤,诱敌深入,就是等着一个机会

要给魏军致命地一击。

司马懿瞻前虑后,将押运粮草的任务交给了征南军。

经过安风渡和安风城的两场战斗,现在的征南军,充其量只能是算一支残部,战斗力较之前要锐减少,以前的征南军,那可是

披坚执锐善打硬仗的先登部队,而如今,却只能是在战场之上打打酱油。

因为安风渡的事件,整个军中包括朝中都有人对司马懿是上颇多微词,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司马懿当然不可能再耍什么阴谋

把征南军摆到一个风尖浪口的位置上。

押运粮草这类的闲职,似乎挺合适征南军来做

现在征南军唯一能保持着高端战力的队伍,恐怕只有骁骑营的三千骑兵了众。

而骑兵,在夹石之战中,却是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崎岖坎坷的山路,完全限制了骑兵的发挥。

但如果押运粮草的话,似乎这个任务骁骑营及征南军都很合适。

目前从洛阳转运(吗好赵)来的粮草经过漕运,大多都堆集到了弋阳的码头之上,而从弋阳到夹石,尚有二三百里的路程,全部

鲁要从陆路转运

司马懿大军和王凌的寿春军,合起来有十一万多人,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每日的粮草消耗都是十分庞大的,二三百里的路程

一大半是平原,一少半是山地,如果没有一支得力的军队来护送,肯定是十分危险的。

粮道几乎是一支军队的生命线,一旦有失的话,必然会使前方的军队陷入到绝境之中,军中不可一日无粮,再战斗力强悍的部

队,一旦陷入到粮荒之中,军心必乱,所以押粮运草,看似一个简单的任务,却是维护大军生命的存在,司马懿思虑再三,最终

还是将押运粮草的任务,交给了征南军来做,

长按喜欢的民落可记录棋法

第四百五十三章给我绑了

对干司马煞的这道命令,有征南军中还是掀起不小的波澜。

本身押粮运草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以前在战场上充任押运粮草任务的,大多是老弱残兵的部队,司马懿的这项任命,让征南

军的许多人都觉得深受悔辱,原本是冲锋陷阵的队伍,现在却要干后勤保障的活,太跌份了。

这不消息刚传开,其他诸营的将士看向征南军的目光都有些异样了,嘲弄之中带着一丝的鄙夷的味道,有些人则是出言不逊

公然地奚落起来。

那些不甘受辱的征南军士兵立刻是拨刀相向,双方很快就起了冲突。

正好郭誉路过,看到此情景,立刻喝止住了,在军营之中私自斗械,那可是很严重的罪责,轻者挨两百鞭答,重者可能就会人

头落地。

行伍之人大多是目不识丁的粗人,经历过战场的搏杀,个个都是宁折不弯的血性汉子,那些条条框框名目繁多的军法条例,其

实懂得人并没有多少,就算是有人稍微懂点,如此场合之下,又有谁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郭誉不禁暗皱眉437头,如果双方真的冲突起来,甚至伤及人命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征南军原本在魏军之中,就属于特立独行的一支队伍,中军的优裕地位,确实不是外军和郡兵所能比拟的,被羡慕嫉妒恨,自

然也是在所难免。

而且征南军的一举一动,很有可能被司马懿的亲信盯得死死的,他们巴不得征南军出事呢,只要捉到征南军的错处,司马懿那

边很可能就会下黑手下死手。

首节 上一节 381/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