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第722节

第八六五章 先打弱的

随着中国远征军第二路军二十万大军抵达马来亚南部,远征军第一路军有些部队因为战损过大奉调回国休整,但有些部队因为战绩卓著而被留了下来,这其中就包括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而且还被升格成军,加入两个师之后改编为新一军。

新一军的编制辖下三个师,有38师,师长李鸿,新30师,师长唐守治,暂编55师,师长陈勉吾。

另外还有戴安澜将军的200师,因为战功显赫,先后受到了同盟国几个国家的嘉奖,华泰国国王东方霸亲自飞到前线慰问200师官兵,并给戴安澜将军颁发了一枚三等龙魂勋章,这是迄今为止,华泰国颁发的第三枚龙魂勋章,华泰国绝大部分将军都没有获此殊荣,到了少将和少将级别以上的将领,只有获得龙魂勋章才算真正的荣耀,至于虎魄勋章,这是将军级别以下,尉级军官以上的军人才能获得的,与将军无关,而蛮牛勋章则是尉级军官以下能获得的。

戴安澜将军的第200师改编为新编第六军,辖下三个师,200师师长郑庭岌,新22师师长廖耀湘,49师师长彭壁生。

新编第六军与历史上不同,戴安澜将军在历史上原本是在1942年第一次入缅作战时阵亡了,不过这个时空因为没有入缅作战,而且戴安澜战功彪炳,因此升任新编第六军军长。

第66军被留下了,张轸继续当任军长,新38师改编为新一军之后,余韶的96师被补充到了第66军。

远征军第一路军还有三个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66军,司令官罗卓英被调回国内,由杜垏明接任司令官,授上将军衔。

新到的远征军第二路军辖下两个集团军和一个直属军。与第一路军进行合并,统一归于长官司令部辖下指挥,司令长官是卫立煌,副司令长官为黄琪翔,参谋长萧毅肃。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副总司令黄杰。第2军王凌云(军长),钟松(副军长)。第9师张金廷(师长),第33师杨宝(师长),第76师夏德贵(师长),辎重团段寿涛。

第6军黄杰(军长),预备第2师顾葆裕(师长),新39师洪行(师长)。辎重团郑殿起,通讯营冯行之,战车防御营梁中介,

第71军钟彬(军长),陈明仁(副军长),新28师刘又军(师长),第87师张邵勋(师长)。第88师胡家骥(师长),辎重团吴涛,另集团军直辖第36师李志鹏(师长)。

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副总司令方天,第53军周福成(军长),第116师赵镇藩(师长),第130师张玉挺(师长),辎重团刘宝华。

第54军方天(军长)第14师龙天武(师长)。第50师潘裕昆(师长),

第198师叶佩高(师长),另集团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第8军山炮营,辎重团雷震波,工兵第2团林松,

远征军司令部直属部队。第8军何绍周(军长),李弥(副军长),梁筱斋(参谋长),荣誉1师汪波(师长)。第82师王伯勋(师长),第103师熊绶春(师长),第93师吕国铨(师长),炮兵部队指挥部邵百昌,工兵部队指挥部傅克军。

6月15日,华泰国第一集团军第1师率先展开进攻,从新加坡南面渡海,只三天时间就先后占领了布兰岛、巴淡岛、加朗岛、滨坦岛、苏吉岛、布鲁岛、昆杜尔岛、门多尔岛、塞邦卡岛、林加岛、新及岛、邦加岛、勿里洞岛等等这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之间的大型岛屿,日军如果在苏门答腊岛撑不下去了,也只能退往爪哇岛,不能再向婆罗洲退却,因为两个大岛之间的小岛已经全部被华泰军占领。

由于华泰国和中国远征军的快速进攻,使得印尼的日军兵力上已经捉襟见肘,在西南太平洋,日军对澳洲以及周边岛屿的进攻已经停了下来,这也使得美国人得以喘息,但日军又不能把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的兵力抽调过来,因为美国人在那里还有很强大的实力。

日军负责苏门答腊岛地区的是隶属于25军的近卫第2师团、第4师团、独立混成第25旅团、独立混成第26旅团,不过近卫第二师团前些日子抽调到马来亚参与防御被盟军歼灭,因此只剩下第4师团、独立混成第25、26旅团一部分,总人数不到四万人。

?而负责婆罗洲地区的日军是隶属于第37军的第56独立混成旅团、两个独立守备步兵大队,第16军的独立混成第27旅团、独立混成第28旅团,负责爪哇地区。

?按照军事常识,苏门答腊岛距离马来亚和新加坡最近,盟军应该首先进攻苏门答腊岛,至少日本人是这么认为的,可就在日军正在苏门答腊岛沿海岸大量修筑防御工事时,处于日本人的意料之外,盟军竟然放弃了进攻苏门答腊岛,而是先渡海进攻了婆罗洲。

?6月17日上午,由华泰国第一集团军第3师两万六千人在海军舰队护航下,于婆罗洲西海岸坤甸登陆,率先向日军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天奋战,第3师以阵亡300余人的代价在坤甸沿海登陆成功,击溃日军第56混成旅团大部,歼灭日军三千多人,大伤800多人,俘虏200多人,并于次日占领了坤甸。

日军的独立混成旅团不隶属于某个师团,遂行独立的战斗战役任务,多为守备部队,配备轻便步兵武器,为战术单位,于山地作战,一般人数约在5000人左右。有临时编组和非临时编组两种。

临时编组的混成旅团就是从已有部队抽调单位与人员临时编组、任务完毕归还建制的混成旅团。日本陆军在战前即有“混成旅团”的编制,例如“九一八”事变时从朝鲜抽调第20师团的第77、78步兵联队与炮、骑、工、辎部队组成“混成第39旅团”侵入中国东北;“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有“混成第24旅团”于2月初在吴淞口登陆参战,4月底回国归建。

非临时编组的混成旅团,即有正规编制,战争期间曾有8个非临时编组的混成旅团,即第1、2、3、4混成旅团,台岛混成旅团、桦太(南库页岛)混成旅团、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仰光混成旅团(这个时空不存在)。

而驻守婆罗洲的日军独立第56混成旅团显然是一个临时编组的旅团,总人数约莫5000多人,华泰军第一集团军第3师一个登陆战,就报销了日军第56独立混成旅团绝大部分人马,这个旅团的残余1000多人狼狈逃出了坤甸,并紧急向日军驻菲律宾的第14军求援。

驻守整个婆罗洲的日军总共才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两个步兵守备大队,这么一点兵力怎么能抵挡住盟军的进攻?第56独立混成旅团被击溃之后,日军在婆罗洲只剩下两个步兵守备大队和第56混成旅团残余部队,总共只有三千人,不需要盟军其他部队,仅仅第3师就足够搞定这些日军了。

为了快速占领婆罗洲,第3师在重装备运上岸之后发动闪电般的进攻,三天之内就占领了婆罗洲所有大城市,残余的日军部队躲入山林想继续顽抗,但是第3师随即派出多支精锐小股部队进山清剿那些日军残余,在武装直升机部队的配合下,日军藏无可藏,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被彻底清除。

很快,远征军第71军和华泰国第一集团军两个团的部队在海军护航下从婆罗洲进攻苏拉威西岛,这座大型岛屿位于婆罗洲的东南面,班达海的西北面,爪哇群岛的北面。

日军在苏拉威西岛的根本没有多少部队,只有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一个守备大队,不过日军在这里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放弃了沿海防御,而是转入内陆进行抵抗,日军在这里毕竟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熟悉地形,而盟军的主力部队中国远征军第71军人生地不熟,刚开始吃大亏,幸亏有华泰国海军舰载机部队帮忙才稳住阵脚。

随后大批重装备被运过来,后勤补给得到了充足的补充,加上华泰国海军战机日夜不停地轰炸,日军很快抵挡不住远征军第71军的疯狂进攻,远征军诸多将领当中见戴安澜和孙立人等几个师长都立了大功,很是眼热,就存在着攀比的心理,凭什么别的部队能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我的部队就不行?因此71军的将士在主要将领的严令下向日军阵地发起悍不畏死的进攻。

日军当中也是有很多能打战的,并不是头脑一热就发动自杀式进攻的蠢货,日本人凭借熟悉地形在苏拉威西岛上带着71军到处兜圈子,竟然把游击战的战术用了出来,双方就在这里进行了惨烈的争夺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六六章 战力最差日军师团

日本人根本没想到盟军会先打婆罗洲和苏拉威西岛这两个防守薄弱的印尼大岛,这两个大岛位于印尼的北面,被苏门答腊岛、爪哇群岛和菲律宾群岛包围在中间,因此日本人在这两个岛屿上没有驻扎多少军队,而日军在东南亚的海军基本上报销了,即使想派兵救援在时间上也来不及,日军在菲律宾方向的部队都已经做好了支援婆罗洲的准备,但是还没有增援部队上船就听闻婆罗洲已经被盟军占领,因此只得作罢。

盟军进攻苏拉威西岛之后,在爪哇群岛和苏门答腊岛上的日军就有被孤立的危险,想要与菲律宾方向的日军取得联系,就必须走西南方向,可是自从东南亚的日本海军大部分实力被华泰国消灭之后,日军想要从爪哇地区沿西南方向与其他新几内亚的日军取得联系就十分困难了,因为没有了制海权,海上的日本船只只要被盟国海军发现都有被击沉的危险。

日本南方军一些重要的将领,寺内寿一死了,山下奉文等人被俘、本间雅晴在国内,黑田重厚在菲律宾,今村均在拉包尔带领第八军守要塞防备美国人,可以说在印尼方面,日军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重要将领主持大局,在印尼的日军已经被日本本土抛弃了,而印尼的日军这时也成了孤军,不过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将领,不过日军在印尼的各部队领军人物都是受过军国主义教育的顽固分子,盟军想要轻松拿下恐怕还不是那么容易。

苏拉威西岛上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盟军已经开始准备登陆苏门答腊岛了,这里还有四万多日军部队,由第四师团师团长关原六任总指挥,第25、26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也归他指挥,因为在这里已经没有其他更高级别的日军军官了。

第四师团也成为大阪第四师团,是日军陆军甲种师团,是战前日军17个常设师团之一。这个师团也被人们称之为商贩师团,还有最窝囊、最有趣师团之称。

为什么人们称这个师团是商贩师团呢?因为这支部队中成员商贩占了大多数,经常在打战的时候还跟别人做生意。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

对于第四师团的表现,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认为。这是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

于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大阪人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还是不死。看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第四师团在清朝时期参加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过卢沟桥事变,此后转战北支和满蒙。1940年(昭和15年)7月被中支派遣,汉水作战,豫南会战,江北作战等参加。1941年(昭和16年)9月,第1次长沙作战作。之后,该师团成为大本营直辖。

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参加菲律宾攻占作战,第2次巴丹半岛攻占作战。回国后被再次动员,主管苏门答腊岛警备。所属步兵联队: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

寺内寿一还曾经担任过第四师团的师团长,有一次,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

山下奉文也曾经当任过第四师团的师团长,不过他也拿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集训两年后,第四师团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1939年,苏联与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台师团(即第二师团)接到命令后,急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与此相反,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按兵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剧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的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由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极怠工”。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4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

首节 上一节 722/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投奔舅舅赵高却被献给太后

下一篇:抗战:都别抢了!这小子是我李云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