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第334节
所以每天王门都要运粮,从乌巢这里囤积的五十万石米里,每天运走五千石去前线,供官渡前线的将士们吃,而在官渡前线里,则是有五天的粮草,吃掉一部分,就弥补上一部分,这是一定不能出什么问题的。
相应地,乌巢的粮草,则是从邺城方面运来。
邺城本身就是一个大粮仓,就别说出兵的时候,从冀州四处征集起来的粮草,都是先源源不断的朝着邺城集中,然后再运往前线了。
所以乌巢这边的粮食,也是每天运出去五千石,而后方,每天也会运来五千石,保持乌巢的五十万石粮食总数不变--这是足够前方大军吃上一百天的粮食,有这些粮食在,军心才会稳定。
王门虽然不是什么名将,却也在袁绍麾下干了很长的时间了,一直以来忠诚勤勉,深得袁绍信任,所以才派他驻守乌巢。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靠谱的人,起码比淳于琼靠谱得多了。
可是他就是太靠谱了,也太事必躬亲了。
所以发现邺城方向的粮草已经有两天没送到之后,他就想去探查一下,去问问延津那边的鲜于辅部,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因为是后方,所以王门也不是太在乎,就带了几百亲兵就去了。
结果他一去,本来以为自己进的是鲜于辅的营寨,进去之后,就被留守在那里的周仓给抓了。
当然,现在乌巢的守军还不知道,可是主将不在了,他们台无疑问,就会有些懈怠。
王门治军还是严谨的,因为他是个勤勉忠诚的人,可是对下属的控制力,就有点差了,他在的时候,整个乌巢井然有序,几乎没有破绽,可是他一不在,巡逻的人就开始偷懒了。
曹操听到探子的汇报之后,心里算是安定了一些,这里既然有人巡逻,那就说明肯定有点什么东西,是粮草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而看探子的回报,对方的巡逻也不是很严密,等到深更半夜发起突袭,一路火烧过去,那取得更好的效果的可能性,又大了不少!
长期相持,前线可能还会保持足够的警惕,可是在靠后的地方,出现懈怠就太正常了。
当下曹操示意士卒们下马休息,先养养马力再说,出发前不管是人还是马都已经吃饱喝足了,所以这个时候也不用闹出动静来补充食水。
静静地等待了两个时辰,一直到三更过后,曹操才悄然发出了命令。
一万多最精锐的骑兵,悄然上马,然后缓缓地向乌巢前进。
为了安静,之前休息的时候,骑兵们已经用厚布,将战马的四蹄都给包住了,这让他们前进的动静,变得更小了。
别说乌巢的巡逻比之前懈怠了,就算没有懈怠,短时间内,也反应不过来。
悄然靠近乌巢之后,一批下马的精锐,率先冲向了乌巢大营的大门处。
把守在那里的袁绍军士卒们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的中箭倒地。
冒着守军的反击,许褚纵跳如飞地冲到了营寨之前,然后抡起山君刀,吐气开声,一刀就将寨门劈了一个大洞!
身边的亲兵护卫们一拥而上,奋力将乌巢大营的大门,给打了开来!
“与我冲!”
曹操拔出了倚天剑,低声地吼道。
他身边的数百虎豹骑,如同潮水一般地冲了过去。
马超率领的骑兵,也同样地冲了过去。
冲进乌巢大营的虎豹骑们,纷纷选择了一个目标,然后扔出了自己马匹旁边挂着的瓦罐。
瓦罐砸在粮草堆上,纷纷碎裂。
下一刻,这些粮草堆,极其迅速地燃烧了起来。
“点火箭,先射出去!”马超高声地喊了起来。
他麾下的精骑冲入乌巢大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展开冲刺,而是纷纷的点燃了自己携带的火箭,远远地射出去之后,这才发起了冲击。
看着乌巢内的火头,纷纷的燃烧了起来,曹操这才算是放心了一些。
他当然不会亲自上阵,而许褚也已经回到了他身边护卫。
曹纯率领的虎豹骑,马超率领的西凉精锐,此刻已经在乌巢内纵横驰骋,见到衣服和自己不一样的守军就杀,骤然受袭的守军很难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而且缺乏指挥的他们,在很多时候,也只能选择各自为战。
点燃一垛粮草,就继续往前冲,去点下一垛。
当然,乌巢占地是很大的,粮草也不是全部都堆放在一起,而是分批堆放,所以就算放火,也要逐步的才能够全部点燃,就别说他们一边放火,还要一边冲杀。
“快点啊,更快一点。”
曹操站在乌巢外的山坡上,看着已经开始燃烧起来的乌巢,心里不断地念叨着。
当然,他也清楚,数十万石粮草,就算没有人把守,看着让他们烧,也得烧很长的时间,才会烧完。
实际上,只要整个乌巢的粮草开始蔓延着烧起来,那就基本没救了。
虽然附近就是乌巢泽,取水也算容易,可是这么多的粮草烧起来,那得要多少水才能够浇灭?
所以一定要将火头彻底的点燃才行,这样才能够让乌巢的粮食,没法救出来!
而要烧到那种地步,就得有自己人在里面待更长的时间,让火势彻底地蔓延起来才行。
等火势彻底蔓延起来之后,他们想要逃出来,也很难了。
指望马超的部下做到这一点,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他们虽然冲进去不断的杀人放火,也是也就是从营寨前方冲到营寨后方然后冲出来,想要让他们深入粮草最多的地方去放火,那人家也不傻--火放起来,自己的退路多半也就完了!
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他最忠诚的那些虎豹骑了。
实际上那数百虎豹骑,都是死士。
他们就是专门来干这个的。
上一篇:我玩命辅佐祖龙,终于取到老婆
下一篇:皇帝颁奖典礼:开局颁发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