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第82节
不够光彩,最重要的是,周瑜这样一个名将,肯定就要和自己不死不休了。
更何况留着孙策,比干掉他要更加的有利。
江东的大族,确实太根深蒂固了,孙策不先大杀一番,王易在江东的改革,又怎么能顺利地推行下去呢?
------------
第88章我不是吓你
在东海,在下邳,在汝南,在淮南,王易推行的,实际上都是动摇大族根基的做法--高产粮食,能够让自耕农更好的保持自主,简化字推行,能够让文化在基层传播开来,当简化字真正推广开来之后,王易开准备进行农学的基础知识推广,以及妨害防灾经验的推广,尽量的增强自耕农避免风险的能力。
在封建社会里,自耕农,其实才是整个国家稳定的最大根基。
自耕农是一个国家税赋的最大来源,也是一个国家兵源的最大来源,还是一个国家徭役的最大来源,可以说,几乎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国家的统治,都是建立在对这些自耕农的剩余价值的剥削上的。
所谓的盛世,就是自耕农足够多,国家在有着足够兵源税赋的同时,绝大多数的人民还能够活下去,这就是盛世了!
而末世的到来,就是因为土地的产出,不足以养活这么多的人,人民失去生活的来源,就会流离失所,反过来更大的破坏生产,让的人活不下去——旦出现了这种局面,那就只能是乱世的来临。
混战,杀戮,死掉足够多的人,剩下的人有着足够多的土地可以养活自己,然后就稳定下来了,开始了所谓新的盛世。
封建时代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代代的下来的。
增强自耕农自保的能力,就减少了统治阶层掠夺财富的可能性,然而却能够让社会的根基变得更长远。
当然随着人口的膨胀,土地总归是不够的,而且在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土地也总是会朝着某一部分人集中的,那么高产的作物,以及对外不断地扩张,让财富并不仅仅集中在土地上,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用最时髦的话来说,不扩展,就只能内巻。
内巻的后果,不是死很多人,空出来空间让其他人活得更好,就是大家一起过得苦一点,来熬过这段时光。
有士族,王易的这些策略,就很难推行下去,会有各种的阻碍,甚至是层出不穷的刺杀手段,来阻止这些政策的实行。
现在的江南,绝对不会像王易之前推行过这些政策的地方那么好说话。
所以孙策可以在前面,把整个江南犁一遍,让江南干净一些,王易才正好做事。
更何况王易也很欣赏孙策,更不希望这样的一个英雄,死得无声无息。
重新坐下来之后,气氛就好了很多。
王易可以要孙策的性命,却没有暗算孙策,不得不说,这一手玩得相当地漂最。
孙策毫无疑问是个英雄,英雄虽然往往会死于小人之手,可是却会更加的对同样的英雄,惺惺相惜。
“我父节制徐荆扬三州,所以整个扬州,我父是一定会拿下来的。现在淮南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下,前日,我父挥军过江,拿下了石头城,也拿下了在江南至关重要的一个落脚点。伯符你觉得,以会稽一郡之地,再加上半个吴郡和半个丹阳,就有能力阻挡我军的铁蹄吗?长江天险,我们已经共有。现在我军正在淮南练兵,不是吓你们,到时候从石头城往下推的,就是至少十万大军!”
王易的话让孙策和董袭都有些默然,十万大军--王易说的,当然不是包括民夫之类的十万大军,而是十万实打实的精兵!这是什么概念?
孙策麾下现在,能算得上是战兵的,也不过就是不到五万人罢了。
甚至整个江南联手,包括庐江的刘勋、吴郡的许贡严白虎、丹阳的雷薄陈兰,再加上豫章的刘繇,这些人就算把所有的战兵凑在一起,有没有十万人,都是个问题。
而王易显然也不是虚言恐吓,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手里就有四五万兵马,击破张勋乔蕤,收编了一万多人,王易在汝南用一年的时间练了两万黄巾精锐出来,寿春之战,收编袁术六万人马,加上拿下合肥,收拾整个寿春的豪强,又得了差不多两万人,这些加起来,就是十六七万实打实的战兵了。
要知道刘备父子招降纳叛,也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什么都要的,他们选拔人马都是经过筛选的,老弱者去屯田,精壮才为兵,这十六七万,都是可以作战的,如果算上虚数的话,在东海、广陵、淮南这些屯田的兵,加起来有不下三十万大军了!
当然这个数字其实也并不是多可怕,曹操招降的青州黄巾,一次就有不下三十万,其中不到十万人成了曹操的手下,也是他的部下主要组成部分青州兵,其他人都在屯田。
而且刘备的情况和曹操一样,地盘不小,所以兵马虽然多,也要驻扎各地。
可是就算驻扎各地,王易说到时候能率十万大军南下江南,这还真不是虚言。
周瑜和孙策都是知兵的人,随便在心里算一下,就知道王易并没有吓他们,反而是保守的说法。
可是孙策这样的英雄,又怎么会被几句话,而动摇心智呢?
“我才下江南的时候,手里不过千余人!而现在不过一年,就已经有了五万能征惯战的人马!更何况在江南之地作战,与在北地作战,完全不同,少使君不管有多少人马,孙策都在这里接着,我孙家在江南,不管面对谁,都有一战之力!”孙策豪迈的道。
“好,好豪气,当浮一大白!不愧是江东小霸王!子敬先生,此时此刻,岂能无酒?”王易笑道。
鲁肃长笑一声,亲自去取了一坛酒来,七人就在庭院之中,一人饮了一碗。
“江南,我父子是一定要取的,到时候如果是我父镇守徐州淮南,那么下江南的,就会是王易了!伯符兄,我斗胆在这里说一句,如果我能够击败伯符兄,伯符兄是否愿意在我帐下为将?当年文台将军在虎牢关下的英姿,我父一直都对我说起。伯符兄两代勇烈之人,为国又有大功,我实在不忍看到伯符兄兵败身死啊。”王易放下酒碗,然后诚恳地对孙策道。
------------
第89章约定与选择
王易这话说得很诚恳,在场的也都没觉得他是故意嘲讽孙策,毕竟现在看来,刘备军要是下江南,那真就可能是摧枯拉朽一般!
这和历史上赤壁之战还不一样,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的人马也许,然而东吴完全的占据了长江天险,有水军之利,最重要的是,他们内部就算不稳,可是至少表面上,他们是铁板一块!
就算文官都要投降,可是开始打仗之后,张昭为首的这些文官们,可没一个拖后腿的。
刘备军要是下江南的话,至少在三个方面,要比当时的曹操军更有优势。
刘备的部下不会全部都是北方人,江淮之间的这些士卒,在江南之地,不存在水土不服--就好像现代,一个北方人来南方可能会水土不服,可是你能想象一个安徽人去了江苏,会水土不服吗?
其次,刘备军现在已经占据了石头城,在江南有落脚的地方,他的步兵大队,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青徐之地的悍卒,在平地上的战力,还是比江南士兵要出色—点的。
最后,江南现在不是铁板一块,反而是好几股势力占据,孙策的势力,只不过是最大的一股罢了。
“只有战死的孙家儿郎,没有投降的孙家儿郎。”孙策冷然道。
“好,我就知道伯符兄会这么说,战场上,刀剑无眼,如果是在战场上丧命,我想大家都无话可说,可是如果王易能将伯符兄逼到走投无路的局面的话,那么伯符兄是否愿意为了天下,而协助我们,匡扶汉室呢?文台将军当年讨伐董卓,可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王易道。
“如果你真能把我逼到那一步,那我为你麾下将领又如何?可是如果我在战场上有机会取你的性命,我是不会手软的!”孙策大声道。
“伯符兄可千万不要手软!战场上,各安天命!如果伯符兄有本事能把王易逼到走投无路的话,王易也愿意为伯符兄的马前卒!”王易哈哈大笑起来。
上一篇:我玩命辅佐祖龙,终于取到老婆
下一篇:皇帝颁奖典礼:开局颁发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