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45节

杨昭淡淡说着,平静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

===第211章 幸福烦恼,东西两帝(三更求全订)===

李渊攻下长安,意味着关中已属于李家。

东西两京,相距不远,无论杨昭还是李渊,都不可能容许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

杨昭以唐王身份执掌朝廷军政大权,代表着是大隋的正统所在,岂能放任李渊这个反王威胁东都,发兵讨伐是必然之事

至于李渊,无论是出于私仇还是野心,夺取关中之后,下一步必定是染指中原。

洛阳城,便是他挥师东进的必经之路,他势必会发兵攻取。

这场生死对决,已再所难免。

“你……你打算么做?”李秀宁试性的问道。

“我想怎么做不重要,我需要知道的是,你是否依然站在我这一边?”杨昭目光望着她,正色问道。

李秀宁没有一丝迟疑,重重一点头:“我早说过,从楼烦关我向你坦白时起,无论天下人如何非议,我都会站在你这一边,现在不会变,将来也 不会变。”

初心不改,立场依旧,李秀宁给出了杨昭想要的回答。

杨昭满意的笑了,按了一下她的手,接过了她手中的酒壶。

仰头一饮而尽,酒壶往地上一扔,他一跃而起。

“诸将听令!”

众将精神一振,刷的一下齐齐跃起,肃然而立。

杨昭喝道:“本王要先行回京,调用白马义从直奔潼关,尔等率后续步骑大军,随后赶到,我们潼关会师,与李渊一战。

“末将遵命!”

杨昭号令传下,也不拖泥带水,当晚便起程前往东都。

他要抢先一步,先于李渊,拿下潼关天险。

那潼关位于洛阳与长安之间,乃连结东西两京的咽喉天险,易守难攻,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无论杨昭还是李渊,谁先得到了潼关,谁就占据了地利上的优势,令对方处于被动防御的局面。

此前驻守潼关的,乃是隋将裴仁基父子,麾下有精兵三千。

杨昭拥立新帝,执掌朝廷之后,曾以天子杨侗的名义,派使者前往潼关宣抚裴仁基,并试图召他回洛阳,以安排忠于自己的将领,接管潼关重镇。

裴仁基表示了对新皇帝的效忠,也表明将继续接受洛阳朝廷的号令,却又以种种理由,委婉的拒绝回京述职。

裴仁基的小算盘,杨昭当然知道,无非是因为李家正在进攻关中,所以想采取观望态度。

他本是打算,趁着李渊尚未破长安,率大军前往潼关,以武力逼降裴仁基。

只是,杨林意外的率军北上,却打乱了杨昭的全盘布局。

现在,长安已破,李渊下一步必定会引兵东进,想方设法招揽裴仁基归降。

杨昭不可能把赌注,押在裴仁基继续忠于朝廷上,所以要率白马义从,出其不意的武力夺取潼关。

阳城离洛阳不远,天亮时分,杨昭便抵达了洛阳。

白马义从还在集结,杨昭利用短暂的空闲,回王府与长孙无垢报了个平安。

长孙无垢得知他大破杨林,自然是惊喜万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杨昭说又要赶往潼关,去与李渊交锋。第229章

“这大隋的江山,就靠夫君一人撑着,真是难为夫君了。”

长孙无垢一声叹息,瞧着杨昭那略显疲惫的脸庞,心中甚是心疼。

短暂的感叹后,她旋即也忙碌起来,令单盈盈赶快通传厨房,为杨昭准备些吃食,好吃饱了才能继续赶路。

长孙无垢则亲自侍奉杨昭,解下身上沉重的衣甲,好让他能缓个片刻。

只是,杨昭甲胄极重,她到底气力不济,便有些笨拙。

“我来帮王妃吧。”李秀宁走上前来,站在了长孙无垢身边。

两位同样明艳动人的女子,彼此对视了一眼。

没有敌视,也没有嫉妒,只相视一笑,心领神会对方的心思。

二女便合力,将杨昭铠甲卸下。

这时,饭菜也端上来,长孙无垢便给杨昭亲自盛满一碗。

杨昭赶了一宿的路,腹中空空,正也饿了,便囫囵吞枣的吃了起来。

“秀宁,你也累了一宿,吃点吧。”长孙无垢也给李秀宁盛了一碗。

“多谢王妃。”

李秀宁感激一笑,便也吃了起来。

杨昭一边吃饭,脑子里却在想着如何夺下潼关,一案几的菜都没动几筷子。

李秀宁和长孙无垢见状,不约而同的夹了一片,几乎同时放在了杨昭的碗中。

她二人一怔,彼此看向对方,眼神不禁掠过几分尴尬。

“咳咳~~”各自一声轻咳后,她二人忙收回了筷子。

杨昭看着碗里两片菜,心下自是一热,能感受到她们对自己的那份关怀。

他只得一大口,将两片菜伴着饭同时吞了下去。

一旁的单盈盈看在眼里,忍不住笑道:“王上,你是不是感受到一种幸福的烦恼啊。”

杨昭一声苦笑,筷子点了点单盈盈。

单盈盈忙是掩住了口,不敢再放肆,却掩面窃笑.. .....

“禀唐王,白马义从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亲兵飞奔前来禀报。

杨昭精神一振,胡乱扒拉几口后便起身。

长孙无垢和李秀宁,忙是侍奉他,重新将衣甲穿上,又送他一路出府。

“秀宁,答应我,照顾好他,我要他平平安安回来。”长孙无垢携起了李秀宁的手,郑重的嘱托道。

李秀宁重重点头:“你放心,如果可能,我宁愿代他死,也绝不会让他有事。”

长孙无垢这才稍稍宽心。

杨昭却已翻身上,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妻子,笑道:“无垢,安心等我回来。”

长孙无垢也笑了,轻轻的点点头。

杨昭再无儿女情长,策马扬鞭,飞驰而去。

长孙无垢挥手告别,目送着自家丈夫离去,许久之后,却是一声轻叹。

“大哥,你为何就是不听我劝,非要把赌注押在李家呢,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自己错了。”

长安城,皇宫,太极殿。

一场盛大的登基仪式,刚刚举行完毕。

此刻,刚刚被拥立为“大隋”皇帝的杨侑,正在太极殿中设宴,与众臣共襄盛举。

这场宴会的主角,却不是他这个傀儡皇帝,而是刚刚被他策封为晋王的李渊。

为了表明自己对大隋的“忠诚”,为了与杨昭争夺正统,李渊在攻下长安的第三天,就仿效杨昭,拥立杨广的另一个孙子杨侑为帝。

而作为拥立的回报,杨侑只得下旨,封李渊为晋王,大丞相,全权执掌军国大权。

此时此刻,李渊2.3正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恭贺,享受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

“父王,现在还不是高枕无忧之时,我们当尽快招降潼关的裴仁基,以确保对洛阳的地利优势。

尔后,我们当西定陇西,南取巴蜀,介时挥师出关,必可一举荡平杨昭等各路逆贼,一统天下。”

作为王世子的李世民,却未有李渊那般志得意满,冷静的献上了平定天下之策。

李渊却笑道:“吾儿莫急,那杨昭还正与杨林交锋,被拖在洛阳以南动弹不得,我们有的是时间去招降裴仁基。”

“报——”

“洛阳急报,杨贼已于数日前大破杨林,连斩六员隋将,太上皇与靠山王杨林已逃往江都。”

一道晴天霹雳般的战报,轰响在大殿之中。

李渊脸上的轻松得意,瞬间被击碎。.

===第212章 李二不服,杨昭诡计(四更求全订)===

太极殿上,立时一片哗然。

“那靠山王何等人物,麾下十三太保,个个都是猛将,竟然就这样败了?”

“杨昭用兵如神,击败靠山王倒不稀奇,只是胜的这么快,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杨昭用兵之能,只怕晋王世子,也有所不及呀。”

一时间,殿中众臣议论纷纷,无不为杨昭所震惊。

李世民听得众臣,将他与杨昭相提并论,本是同样吃惊的脸上,不禁眉头深深皱起,流露一丝厌恶。

自晋阳起兵以来,他统军作战,连战连胜,先后击败宋老生,来护儿,魏文通等大隋名将,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以说,李家现有的江山,都是他一人打下。

他本就自负,种种胜利,更是令他对自己的用兵,自信到了极点,自问放眼天下,无人是他敌手。第230章

纵然是名动天下的杨昭,也在他之下。

但现在,杨昭以一场大胜,万丈光耀,令他自诩25辉煌的战绩,都黯然失色。

他岂能咽得下这口气。

“父王,看来我们得调整方略了,那杨贼听闻我们夺下长安,必定会去争夺潼关,我们现在首要目标,就是拿下潼关!”

李世民一跃而起,慨然进言。

首节 上一节 145/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