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29节

李秀宁心中这样安慰自己,强压住了心中那份不满,恢复了平静。

“我还想告诉你,今天你教训了宇文化及的儿子,你做的很对,是大丈夫所为!”

李秀宁犹豫了好一会,终于说出了这番心里话。

话出口,她忽然发现,赞扬眼前这个男人,这个自己的丈夫,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启齿。

杨昭心头微微一震,抬头再次看向李秀宁,以为自己听错了。

44

第45章

李秀宁,她是在夸自己吗?

太阳,怎么可能从西边升起来呢…

“早点睡吧,明天的比试,希望你还能给我李秀宁长光。”

李秀宁一笑,转身而去。

婚房的房门关上后,隐约还听到里边传出了她哼着小曲的声音,似乎心情甚好。

“今天她有点奇怪呢……”

杨昭喃喃自语,目光落在了那碗鸡汤上,或许是香味的作用,他还真有些饿了。

迟疑了一下后,他便端起碗来,尝了那么一口。

“嗯,味道还不错。”

他便放下书卷,将那一碗鸡汤,仰头灌了个干净,一滴不剩。

“,姑爷把你给他的汤,都喝光了呢。”

躲在门缝边打探的婢女,笑嘻嘻的冲着李秀宁报喜。

“喝完就喝完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梳妆台前的李秀宁,却是不以为然,只顾对镜卸妆。

当婢女转身之时,她却悄然抿嘴一笑。

次日,兵部衙门。

办公的正厅已清空,摆满了案几笔墨纸砚。

昨日晋级的五十余名参试者,陆续的进入了考场。

今日,他们要参加的,是武科第二轮,兵法谋略的考核。

参试者将根据事先出好的题目,写出自己的兵略见解,由大隋三大名将,来护儿,于仲文以及张须陀评判,选出打分最高的前二十名,晋级到最后一轮的金殿比武。

“杨昭,甲三号座。”

唱声响起,大堂立时响起阵阵议论,几十名参试者,不约而同的回头向大门望去。

只见一袭青衫,从容踏入大堂,目不斜视,淡然从容。

“你们听说没有,昨天杨昭打了许国公的儿子,竟然没事!”

“可不是嘛,我听宫里熟人说,天子还大骂了许国公一顿,夸杨昭干的漂亮呢。”

“你说这杨昭一介寒门出身,怎么运气这么好,如意公主照拂他就罢了,现在连天子也袒护他。”

羡慕,嫉妒,困惑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先入座的柴绍,却眉头深锁,闪烁着记恨的目光,死死盯着杨昭。.

===第049章 兵略考核,魏武遗风(一更)===

“世家才是天子的根本,天子绝不会为了一介布衣,寒了世族的心,天子定是看了唐公的面子,才没有收拾他,是了,定是这样……”

柴绍心中这样宽慰自己,深吸一口气,平伏下心中那股妒火,让精力回到即将开始的兵略考核。

他自信,这第二轮比试,自己就算不能夺得头筹,名将必定也在杨昭之上。

想他出身将门,又世家豪门,家里所藏的历代兵书著作不计其数,平素又时常能向张须陀,来护儿这样的当世名将讨教兵略。

反观杨昭,不过是一介乡下农夫出身,凭他那点家财,又能买得起多少兵书。

“哼,杨昭,这一次,我绝不会让你再出风头!”

柴绍嘴角钩起一抹冷笑。

众目睽睽下,杨昭信步入堂,在自己的位次坐下。

他心无外物,视周围的窃窃私议于外物,满脑子都在琢磨着昨晚新学到《孟德新书》。

“来公,昨日我听说,有个叫杨昭的年轻人,在校场上出尽了风头,不知是哪位?”

刚刚抵京不久的于仲文,对杨昭还太熟悉,便向来护儿问道。

“就是那位,唐公的女婿。”来护儿遥指道。

于仲文远远端详一番,微微点头:“倒是仪表堂堂,只是看起来有些清瘦,没想到还有一身的神射,不知唐公从哪里招来这么一位贤婿。”

“于兄还不知道吧,这位杨昭可是个寒门出身,一个月前还是乡下一农夫。”来护儿笑道。

“没想到,寒门中竟有这等英才?”

于仲文啧啧惊叹,却又道:“不过听说昨天在宫里,陛下很维护这个杨昭,一介寒门,能得陛下的重视,倒是有些出人意料呢……”

他话音方落,一直不作声的张须陀,沉咳了几声。

张须陀乃是天子最信任的大将,对天子绝对忠诚,平素只各听命行事,从不对时事,对天子的决策有任何自己的意见。

他这么一咳,显然是在提醒那二位,莫要私议天子。

“咱们今日只管做评审,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就不必谈啦。”来护儿会意的快,便笑呵呵的扯开话题。

于仲文心领神会,不再多言,目光却盯着杨昭,心中暗暗琢磨。

哗啦啦~~

一面黑布覆盖的巨屏,被掀了开来,上书四个大字:

淝水之战。

秦琼面朝众参试者,大声道:“淝水之战,前秦号称百万大军,挥师南下,与东晋决战,最终遭至惨败,这场著名的战役,想必诸位都清楚吧。

今日的考题,就是这淝水之战,请诸位就这场战争,秦晋两国用兵方略,胜负得失,畅所欲言吧。

三位将军会给你们的大作,做出相应的评分,前二十名将晋级最后一轮,有机会在天子面前,展示你们的武艺。”

咣!

一声锣响,比试开始。

五十余名参试者,纷纷提笔。

有人才思泉涌,奋笔疾书,有人则凝眉苦思,迟迟下不了笔。

45

第46章

柴绍一看这题目,不由乐了。

他依稀记得,去年的时候,他去来府中参加来护儿的寿宴,就曾跟来护儿请教过用兵方略,当时来护儿就以淝水之战为例,给他讲了整整半个时辰的兵略。

今天这道试题,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他只需把来护儿讲过的那些方略,加以修饰写上去便是,必然最能得来护儿欣赏认同。

而来护儿又是三位评审官的主审,只要他大加推荐,他的这篇兵略拔得头筹不在话下。

柴绍强按下内心的窃喜,略略回想过片刻,便开始书写起来。

不多时,大堂内,所有人都奋笔疾书起来。

唯有杨昭,却盘膝而坐,盯着“淝水之战”四个字出神。

心中先有完整的腹稿,然后再落笔,一气呵成,这是他行文的习惯。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大半炷香已经过去,杨昭还不动手。

“来兄,这位唐公贤婿,到现在也不动笔,该不是肚子没货,写不出东西吧?”

于仲文瞧着杨昭迟迟不动笔,不由有些疑心。

来公儿也眼中有疑色,低声道:“我也觉得有些怪,莫不是他布衣出身,家财支撑不了他购置兵书,所以只通箭术,不通兵法?”

“那也不对啊,听说他的诗文书法,都堪称一绝,说明家里也买得起书,不可能没读过兵书。”于仲文摇头道。

他二人心下好奇,便不动声色,继续悄悄观察的杨昭。

突然!

杨昭睁开眼来,嘴角扬起一抹会意笑意,心中方略已成。

他一挽衣袖,提笔疾书,不作任何思考,转眼间,一篇兵略已成。

咣~~

锣声响起,比试结束。

所有人都停下笔来。

有人摇头叹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有些则是自信十足,笑的得意。

监考的兵部文吏,便将他们的大作收起,送到了三位评审大将跟前,让他们三人一一评分。

“嗯,柴绍的见解,与我所想不谋而合,很好——”

来护儿看到柴绍的文章,看到妙处,不由点头喝彩。

柴绍听得清楚,嘴角掠起一丝微妙得意,目光瞟向了杨昭。

首节 上一节 29/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