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352节

蓝玉震撼,背上渗出冷汗。

他庆幸自己反应快,稍慢一步,已被射成蜂窝。

不只蓝玉这一队,其余明军也遭连弩士毁灭打击。

惨叫回响,铁锁阵变成生死线,数以千计明军被射死。

九江城。

杨昭扬起一抹冷笑。

杨业惊喜万分:“原本陛下暗调连弩营给郑将军啊,是臣多虑了。”

城头诸将一阵哄笑,所有人兴奋到极点,痛快到极点。

杨昭就怕走漏风声,让明人有防备,会提前配备大盾。

杨昭便令连弩营,藏于各船中,等明军登舰突然发动,杀敌个措手不及。

猝不及防下,明人遭沉重打击,士气跌落谷底。

血雾中,蓝玉战意全无,挥动战刀,拨射来密雨,趴着退下,逃回战船。

一上船,蓝玉大叫道:“我们上当了,撤退!”

号令下,幸存士卒放开钩竿,掉头逃窜。

旗舰上,常遇春目睹一幕,方知杨昭早有准备,心知无法再战,急是下令撤兵。

江上,鸣金声响起,敌舰纷纷放弃,顺流而撤。

连弩士立于船首,索命利箭欢送敌人。

箭雨狂扫下,明军付出三十艘战船损失,狼狈逃离。

远处“明”字旗舰,信心百倍朱元璋,目睹己军狼狈一幕,脸上凝固成骇然一瞬。

“可恨……”

朱元璋拳头捶击在船上,眼中尽是恼色。

他没想到,杨昭调来连弩营,没料到杨昭沉得住气,还藏这么深,只为射他个措手不及。

看着退下常遇春和蓝玉,朱元璋眉头深皱,显然这场败仗,除让他恼外,让他尊严受到打击。

这场仗,他不惜背上射杀功臣的骂名,抱必胜决心,不顾沐英生死进攻,谁料想到,非但没胜,反损兵折将,吃了败仗。

他焉能不觉尊严受辱。.

===第519章 誓斩朱元璋(一更求全订)===

刘伯温却轻叹一声:“陛下,我军侦察有误,没料到杨贼调来连弩,我军士气已挫,不若退归大营,再做打算。”

“杨贼连弩威力大,我军没坚盾,再战徒损性命,陛下息怒。”张居正劝说道。

朱元璋心情平静,咬牙切齿,恨恨道:“朕不能再中杨贼诡计,传令,撤回大营。”

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旗舰。

令旗摇动,千艘战舰黯然向东退去。

隋军震天动地-嘲笑声响起。

朱元璋只能强-忍,撤往下游。

白天斗志昂扬,挟必胜信念出营,却损兵折将而归,明军精神都受到打击,士气消沉。

朱元璋火大,进帐就将头盔砸在案几上。

诸将吓了一跳,低头不敢作声,恐撞在朱元璋气头。

朱元璋气了半天,情绪平伏,意识到自己为一场败仗乱了情绪,实有失王者之风。

朱元璋再次抬头,脸上恢复冷傲,冷哼道:“胜败兵家常事,今日不过是我们的疏忽而已,尔等休要泄气。”

朱元璋恢复斗志,刘伯温忙道:“陛下,今杨贼主力正受疫病困扰,无法前来,这是天赐良机,当鼓舞士气再战,攻破铁锁阵,夺回九江!”

大帐中,杀气如烈火般燃烧。

常遇春拱手道:“陛下,臣无能,损兵折将,臣有罪,请陛下惩罚。”

蓝玉见状,不便让常遇春背责,上前一并请罪。

“此战非尔等之罪,起来吧。”

朱元璋大度一拂手:“沐英乃被杨贼逼死,不关你们,你们若想将功折罪,拿出精神来击破杨贼,为沐将军报仇。”

朱元璋宽恕了他们,常遇春暗松口气,连连谢恩。

朱元璋望向众文武:“杨贼调来连弩营,我们想要近敌阵,砍断铁锁很难,你有什么计策。”

众将相视,束手无策。

这时,刘伯温自信一笑:“此事易也,杨贼连弩,登船不太合适,再战时,船上多设大盾,两船相接用火攻,只将敌舰烧毁,铁锁失去支点,自然无用。”

火攻!

刘伯温一献计,诸将点头称是。

朱元璋兴奋道:“好,全军休整数日,朕用火攻策,烧光杨贼铁锁,看他怎么阻挡朕西进!”

550

第551章

帐中,明国君臣士气复振,哈哈大笑。

……

九江。

郑成功守住铁锁阵,斩敌千余,振奋士气。

杨昭没放松警惕,知朱元璋元气未伤,不可能退兵,下次进攻必会更加猛烈。

昨日一战,杨昭令加固九江防御工事,派出大量细作,监视明军一举一动。

自失利后,明军除小部队扰外,再不发动大规模进攻。

明军越沉寂,杨昭就越有预感,朱元璋在酝酿新的攻击。

果然。

午后,杨昭巡视江边诸营,细作送回最新情报,明军又添生力军,百余艘战船。

朱元璋平定张士诚,得数万兵丁,个个凶悍,所以还能向九江增兵。

若比兵力,杨昭远胜朱元璋,只因疫病,步军无法赶到。

明人数量优势越发明显。

根据情报,明军开始有动静,可能要向九江进攻。

明人不但增加两万兵马,还从后方运来大量易燃之物,表明朱元璋想发动一场火攻。

“朱元璋想用火攻,必是刘伯温计谋。”

杨昭赞赏同时,剑眉微微一皱,显示忌惮。

武媚娘却一笑:“水战火攻乃再正常不过,臣妾有一策,叫明军火攻计失去用处。”

“有何妙计?”

听武媚娘有计,杨昭精神一振。

武媚娘移马近前,凑近杨昭,将计策说与他听。

听罢计策,杨昭目中闪过诡色:“此计不错,很好,就这么办。”

杨昭当即令郑成功早做准备,按照武媚娘计策去做。

杨昭前脚交待,紧接着又得一道情报,让杨昭精神紧绷。

下游传回消息,明国水军再次离营,向九江浩荡杀来。

明军这次进攻,与前番进攻大不相同。

朱元璋不再以水军进攻,而是变为了水陆并进。

朱元璋命常遇春为主将,率两万水军溯江西进,向郑成功所守铁锁阵进攻。

陆上,朱元璋自统步军,于九江东面登陆,沿江向九江而来。

朱元璋尽起大军,水陆并进,向九江杀来。

·· ·····求鲜花·· ····

杨昭方面,主力步兵无法赶到,杨昭实际可用兵力不过两万。

软肋就是水军,只有不到一万水军,守备铁锁阵。

陆上,朱元璋虽五万多人,杨昭却有一万铁骑。

不过江南不比北方,骑兵并不适展开,骑兵优势要打折扣。

这一战,杨昭处于被动。

九江行宫。

正殿上,一片安静,诸将脸上流转忌惮。

明军来势汹汹,明国诸将皆为猛将。

明国水军占了绝对优势,隋军再想杀敌一个措手不及,显然不可能。

明国有备而来,挟必胜信心,战力远超上一次。

殿中诸将眉头暗凝。

大江边上,敌人占据水军优势下,不免让他们心里没底。

首节 上一节 352/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