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845节

挥刀而至的奉林风,还来不及多想,就本能的便将身子伏向了甲板。

.... ... ...

隆隆之声从头顶掠过,扫得奉林风一阵发麻。

这时,身后惨叫之声骤然而起,奉林风闻声,回头一望,却他惊俱的发现,紧跟在身后的百余士卒,竟然全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难道就是杨昭的连弩么,没有想到真的这么厉害……”

奉林风早先听闻过元戎连弩之事,所以多少有些心里准备,所以才本能的躲闪过这个俱人的武器。

可是其他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前一秒还想着为邓庆报仇的热血将士,转眼间就命丧在这利器之下。

看到此景的杨昭,终于扬起了复仇的微笑。

元戎连弩,善用于埋伏,但是适用于近距离相对静止的搏斗,所以薛安都将这个利器,留在两军战舰相接之时。

猝不及防之下,宋人的士气瞬间跌落了谷底。

惊恐中的奉林风,看到身后战死的自己兄弟,再看看孤身的自己,立刻没了战意,赶紧翻身跳回了自家的战舰。第1317章

“敌军有连弩埋伏,赶紧斩断飞钩,撤退,全军撤退——”

奉林风一边跑一边叫道。

其他的宋舰,得令以后,立刻将绳索斩断,借着顺流之势就往回逃去。

此时正坐在楼船之上的赵匡胤,眼看着奉林风溃退而归,不由目瞪口呆起来。于.

===第1076章 敌强我弱悬殊大(求全订)===

赵匡胤万万没有想到,杨昭竟然在最后一刻,使出了杀手锏。

看着奉林风独自跑下敌舰,赵匡胤又惊又尬,惊讶的是连弩的杀伤力竟然如此之大,瞬间将登舰的前锋几乎全部消灭,尴尬的是自己头发也割了,邓庆也死了,现在还溃败下来。

这是赵匡胤亲自指挥的第一场战斗,他怎么能不尴尬?!

赵匡胤恼羞成怒,立刻下令,让下面的将士们再次进攻。

“主上,如果不能破解那厮的连弩,就算所有人都进攻,都没有用,再加上我军士气已挫,还是先回大营商量对策,他日再战比较好。

这时候,田川赶紧劝道。

田川一开口,赵勇也附和起来,将利弊一一分析给冲动的赵匡胤听。

有了两名谋臣的劝谏,赵匡胤的心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权衡了半晌,赵匡胤咬牙道:“好吧,全军暂且撤退,他日再战。”

赵匡胤号令发下,数万宋军立刻开始退去。

黄昏时分,宋军终于退还到了自家的水寨当中。

经历了邓庆之死,以及刚才的败仗,宋军的士气十分受挫,归营的将士脸上全是黯然。

入得中军大帐,赵匡胤看到身后黯然的诸将,立刻扫去脸上的,自信的对众人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们这般泄气,难道不想报仇了?”

有了赵匡胤的激励,众将的情绪很快就振作起来,众人咬牙切齿的发誓,定要为邓庆报仇。

大帐之中,杀气再次腾起。

这时,奉林风拱手上前,愧道:“末将攻敌不利,还误杀了邓将军,请主上治罪。”

赵匡胤长叹了一声,道:“此战罪不归你,都是敌人太狡诈,你赶紧起来吧。”

奉林风听到赵匡胤如此宽容,自然是感激不已,口中连连称谢。

赵匡胤将奉林风安抚好之后,就环视诸将,高声的问道:“杨昭狗贼阵中有连弩利器,诸位可有何破敌良策?”

这时,田川拱手道:“杨昭军有连弩,那么下回用兵,我军可在船上广设盾手,用以抵挡他的连弩,直到两船相接,然后再施用火攻,如果敌舰被烧毁,那些铁链自然没了支撑,就会瓦解开来。”

听完田川的计策,诸将纷纷赞同的点了点头。

赵匡胤也赞扬的点了点头,然后捋须道:“此计甚妙,很好,就我们就休整几日,待恢复士气后,再一把火烧了他的铁锁阵。”

听到赵匡胤自信的话语,帐中诸将的情绪也高涨起来。

“主上,如果单靠我军的正面进攻还不够,不如再好好利用一下萧绎那一支兵马。

赵勇也提议道。

赵匡胤眼前一亮,问道:“何出此言?”

“萧绎还有一万谢玄的水军,都是精锐,定能威胁到杨昭后方。”

顿了顿,赵勇接着道:“所以主上可以派人去往长沙,令萧绎出兵,到时前后夹击,将杨昭困在中间,动弹不得。”

听得赵勇献计,赵匡胤冷笑起来,道:“此计也甚妙,没错,就按你说的做,不能便宜了萧绎那小子。”

众中听完都哈哈大笑起来,气氛一下恢复到空前的团结……

九江城。

虽然杨昭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但是杨昭并没有半点放松,他一边加固九江城的防御工事,一边严密的监视宋军的动向。

一日,九江城军府。

杨昭正在议事,亲军急入,将李松的急报送上。

“李松有急报?难道萧绎那小子长胆子了?”杨昭好奇的打开了急报。

内容很简单:细作侦察得知,萧绎纠集了一万四千水陆兵马,似乎要举兵北上。

“萧绎好不容易逃的一生,现在突然又主动挑衅,其中定是有诈。”杨昭将季报往案上一扔,然后冷哼道。

祖狄捋须道:“萧绎想必是应了赵匡胤所邀,想要前后夹击我军。”

祖狄顿了顿,又道:“虽然萧绎早已是手下败将,但是眼下,南墓等地守备不足,若有差池,后果还是不堪设想,所以我以为,还是应该给李松再加些兵马才好。”

杨昭沉吟片刻,然后点了点头,对祖狄的分析表示赞同,然后杨昭高声道:“陈霸先何在?”

“末将在。”陈霸先拱手出列。

“本将给你五千步骑,立刻去增援李松,务必要坚持到我方大军击败赵匡胤那儿,再挥师去荡平萧绎那厮。”

“末将得令。”

陈霸先领令而退,立刻集结五千步骑,准备出发。

这样一来,留在九江城的兵马只有三万之军。

而宋国方面,赵匡胤的兵力约有八万之众。

兵力上的悬殊,让杨昭身处劣势,这让杨昭十分头疼。

一日黄昏,杨昭正在岸边策马视察,看到自家“穷酸”的水军,杨昭不禁感慨2.4道:“看来本将必须得大造战船才行。”

心意刚决,一位斥候绝尘而来,汇报了最新的情况。

据斥候们侦知,沉寂了多日的宋人,终于开始有了动静,似乎准备着新一轮的进攻。

斥候们还声称,宋人从后方运来了大量的火油硝石等易燃之物。

易燃之物?!诸般迹象表明,赵匡胤是想要发动一场火攻。

“看来赵匡胤这厮是想用火攻烧船,如此一来,这厮真实不好对付了。”杨昭眉头微凝,神色忧虑。

这时,祖狄反而微微一笑,自信道:“主上别担忧,我这里有一计,定叫宋人的火攻毫无用武之地。”.

===第1077章 强大的敌方阵容(求全订)===第1318章

祖狄有计?!

杨昭精神立刻振奋了起来,急忙问道是何妙计。

祖狄不紧不慢的移马近前,将自己的计策附耳道来。

听完了祖狄的计谋,杨昭冷笑道:“祖狄,你这个办法真是精妙啊,既简单又实用,你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谋士。”

第一谋士,祖狄能得到杨昭如此高的评价,心中燃起了难以抑制的得意。

就在祖狄得意之时,杨昭就将计策安排下去,可是计策还没有实施,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杨昭不得不再次紧张起来。

几天之后,下游传来情报,报道说宋过的大军倾军开动,再一次杀奔而来。

这一次,赵匡胤也对自己的战术做了改变,将以前单纯的水军破阵,改为水陆并进。

水军一路,赵匡胤任老将谢亚南为主将。率吕25乔和奉林风,率两万水军逆江而上,直奔薛安都的铁锁阵而去。

陆路方面,赵匡胤自统四万大军,率田川、刘浩明、周武诸将,在九江城附近登岸,然后一路逼近。

而杨昭这边,为了补充上次水战的损失,杨昭将四千多士卒,增调给了薛安都,所以留在陆路之军,只剩下一万七八千兵马。

面临着赵匡胤这水陆并进的战术,杨昭不管在兵力上,还是战术上,都处于被动的位置。

九江城,军府之中,一片肃静。

四万宋军,谢亚南、刘浩明、周武,都是宋国一流的猛将,久经沙场,身经百战。

在场的彭越、樊哙,甚至是项玲,面临着这么大阵势的宋军,加上敌方水军占有绝对优势,诸将都免不了皱起了眉头。

沉寂中,陶侃道:“主上,宋军来势汹汹,硬战可能太过于鲁莽,如今九江城的百姓都已迁走,不如弃却九江城,等我们水军强大了以后再做打算。”

陶侃提出了的建议,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方面,宋军派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阵容,确实让人头疼,如果硬扛,必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杨昭目前的兵力,也确实消耗不起。

另一方面,九江城的百姓已经迁走,物资也基本都耗尽,如果杨昭撤军,那么九江城可以说是废城一座,确实也没有坚守的意义。

众将听了陶侃的建议,虽然没有出声,但是基本都是默默的点头,表示赞同。

杨昭却冷笑一声,道:“当年的萧衍的陆战能力不比赵匡胤强?我们连陆上强敌都不怕,难道还怕不善陆战的宋人不成?”

阶下有人干咳了一声。

“若单是步战,末将自然不会惧之。只是宋人眼下水陆并进,还打算用火攻烧我铁锁阵,到时候江上一败,我陆军必被宋人牵制,到时候……”彭越担忧的说道。

其余诸将,又是暗自点头。

“宋人想用火攻,本将早就知道了,难道本将会坐以待毙,任由宋人去烧我的战船不成。”杨昭不屑的说道。

众将听完,神色一震,眼中也流露出惊奇之色,情绪也被主上的胸有成竹给带了上来。

毕竟众将都追随杨昭许久,每一次面临困境,杨昭都是临危不乱,成竹在胸,出奇制胜,反败为胜。

首节 上一节 845/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