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第133节

此刻,大殿上气氛安静的可怕!

看着李二陛下时阴时怒的脸色,满朝的大臣皆跪坐在大殿两旁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惊扰了皇帝年纪轻轻落得个告老还乡的下场。

虽然大家都知道李二陛下是个英明神武的帝王,

可天子一怒,血染千里,谁也不敢赌。

臣扣请陛下,

愿陛下以大局为重,

此刻幽州城破,数万百姓全部落在渊盖苏文的手里,恳请皇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林轩看了一眼说话的魏征,心里不由一阵敬佩,和前排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对视了一眼,这才是帝国的巩固之臣啊!

敢于独自面对陛下的怒火,以此来巩固时局的安稳,当为吾辈楷模啊。

李二看了看这不合时宜的老家伙,老匹夫欺人太甚,朕的儿子都被俘虏了啊,生命不知道是否能够保全,你竟然还明里暗里威胁我。

虽然李治是因为急功近利最后才落得这个下场,可那毕竟是我的儿子啊,亲生的啊!

不是你儿子说话就那么轻松的吗。当然,这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房玄龄:臣附议。

杜如晦:臣附议。

臣等附议,请陛下不要过分担心,料想渊盖苏文也不会真的伤害晋王殿下,陛下应以大局为重。

所有的文臣武将伏在地上。

魏征感激的看了一眼房玄龄和杜如晦,

三个老家伙对视了一眼。

凭着多年的相处经验,魏征读懂了他们眼里的想要表达的意思,

那就是怎么能让你独自面对陛下的怒火。。。

李二看了看满座伏跪在地上的大臣们。

这班从隋末乱世就跟着他一起打江山已经逐渐老去的兄弟们,本来已经燃起来的怒火也渐渐熄灭。

看着瘦弱的连站着都吃力的魏征,李二陛下心中终究再生不起一丝怒意,吾这千古一帝的名号,玄成居功至伟啊。李二心想

想到此处,李二愤怒的脸色也变得温和起来。

李二语气温和的说道:“听闻玄成近来身体抱恙,下朝后某让李将军去太医院拿些补品送到玄成府上,

爱卿要注意身体啊,帝国的未来还需要各位多多辅助于朕啊!

魏征:“微臣惶恐,何以能得陛下如此错爱。

微臣谢陛下。

林轩看着变脸比翻书还快的李二有些吃味,不过也对其的真情流露很是敬佩,自古皇家薄情,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这番话说的倒确实很有用处,满座大佬皆是老泪纵横。

古往今来,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啊!

看着这些老兄弟们声泪俱下,李二是极为享受这种氛围的。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有几个帝王能够像某一样,只要你不造反,某就给你们世代富贵荣华。

正当大家都沉浸在这种氛围里的时候,李二陛下突然面色一沉,

无任何感情的说到:“不知赵国公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是叫的赵国公而不是辅机,这明显感受到了李二陛下对长孙无忌的不满。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充斥着长孙无忌和关陇集团的身影,可以说晋王殿下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去幽州,进而主动出击高句丽都是长孙无忌在推波助澜。

李二心中最无法接接受的是,那可不仅仅是我和观音婢的儿子,也是你长孙无忌的外甥啊。

可在你长孙无忌的眼里,那就是一个筹码,一个满足你利益的物品吗。?

从曾经的我卧膝长谈到现在的互生隔阂,两个人的情谊已经相去甚远0 .

长孙无忌自早上踏入太极殿就感觉心里有点不安,以至于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没太在意。

直到被李二陛下叫了之后才晃过神,看着李二陛下的冰冷的眼神,方才注意到李二陛下刚刚问的是他赵国公而不是辅机。

往日情分不知还有几分,圣眷又不知还有几分。

可现在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作为朝堂第一阴人长孙无忌。

他很快的便做出了判断。

佝偻着身躯,缓慢的走出班列,朝着李二陛下鞠了一躬,

回陛下:“幽州已然被渊盖苏文率领的高句丽兵士占领,

而弹丸小国也敢犯天朝须眉,

屠杀我大唐子民迫使百姓流离失所,

占领我幽州之地而不归还,使我大唐领土不在完整,

更俘虏我大唐亲王,致我大唐名誉为何地。

若不能开拔军队收复失地并让高句丽付出惨痛的代价,那么周围各国都将以为人人都可以在我大唐分一杯羹。

因此,微臣建议,选调军队,派遣大将,只有来犯者鲜血才能祭奠我大唐战死的英灵。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李二陛下的反应,见李二陛下果然陷入了沉思。

长孙无忌抖了抖肥胖的身体,尽力的做了一个看上去挺拔一点的身姿。

佝着身体继续说道:“微臣愿亲率大军,将来犯者全部留在幽州的土地上”。

长孙无忌知道,其实自己前面说的都是一些废话,

大家都知道。

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须做出表态了,作为一切的始3.3作俑者,只有把这一切都由自己承担才能平息皇帝的怒火,而他代表的是整个关拢集团,他的态度就是关拢集团的选择。

果然,李二在听到这句话以后皱着的眉头也舒张开了。

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从来不怕做错事的臣子,他更讨厌的是做错了事不愿意承担后果的臣子。

而此时,

各文臣武将都站出班列,

齐声说道:

臣等附议....

长孙无忌都已经表态了,李二陛下也不能继续再说些什么了。

毕竟,都是一起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兄弟了。

既然各位都这样认为,那么此事就这样定了。

接下来由政事堂各位宰辅做出一个章程来,选定由哪只军队前往,选择由谁来统领军队前往幽州。

就这样,

退朝吧!

李二陛下心里苦啊,朝堂上的事是处理完了,可后宫里还有事没处理完啊,观音婢怕是不好哄哦.

第一百六十四章 征东元帅镇北王林轩

诸位宰辅退朝以后并没有离开皇宫,而是转身又来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是由三省的长官担任的,他们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由魏国公晋升为郑国公的魏征、梁国公房玄龄、蔡国公杜如晦。

不过今天又多了两位大佬,他们分别是军中第一人和军中第二人,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绩。没错,就是军神李靖和徐茂公。

临时添了两张椅子,几个人就这么坐在这里,自有宫女过来奉茶了。

一般这种时候皇帝都是不会出现的,政事堂做出的决定一般来说皇帝也不会否决,除非他李世民不想要千古一帝的名声了。

更何况,此刻李二可没时间来听这几个老家伙说些什么,现在回后宫安慰观音婢才是他的重中之重啊。

如今晋王殿下深陷敌营,我们还是该早点做下决定的好啊。

在这种尴尬的氛围中一般都是老好人房玄龄先开口说话。

在座的各位也都是老奸巨猾的人,大家都不会说晋王殿下被俘虏,而是说深陷敌营。

前者01是耻辱,后者是孤勇,可见其中的区别有多么得大。

作为房玄龄的老友,杜如晦语重心长的接着房玄龄的话语说道:“今日晋王殿下深陷敌营,就如同当年的陛下签订渭水盟约一般。这如同一根针深深的插在陛下心里”。

几个人点了点头,深表赞同。

要说此刻这几个人最急切的人是谁,那肯定是长孙无忌了。

毕竟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在于他,事情一天不能解决,他就一天承受着李二陛下的愤怒。

看着这几个人不慌不忙的聊着天,长孙无忌别提有多郁闷,可是他又不能指责什么,毕竟,在座的各位,身份地位谁都不比他低。

长孙无忌只能轻“哼”了一声来表示他的不满。

语气不太好的说道:“诸位,食君禄,当为君分忧也,此刻情况紧急,我希望各位能够快速写下章程来,切莫耽误尔”。

但若是老陈此刻在这里,那他肯定不会理会长孙无忌,甚至还会骂一句长孙阴人。

只不过,老陈还不够资格在这里啊!几个人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也放下了随意的态度认真了起来。

之所以今天李靖和李绩能够在这里坐着,完全是因为所论之事需要出兵。

既然如此,李靖就需要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了,毕竟出兵已成必然,所需讨论的也就是细节问题而已。

李靖清了清喉咙说道:“我推荐镇北王林轩为征东大元帅,领右武卫为主力,从幽州周边各州刺史分配兵马,共60万兵马,出兵幽州。”

对于李靖所说,几个人也深感认同,自从捷利可事件以后大家也看到了镇北王林轩的能力。

而如今晋王被俘虏,大唐的军队和主帅行事都会受到很大的约束。

也许林轩那种突如其来的鬼点子会给大家意外也不一定。

首节 上一节 133/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下一篇:大唐暴力亲王

推荐阅读